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3 20:17:16
主業不振,為了扭轉業績頹勢,東方鉭業想到的是收購。據東方鉭業3月13日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結合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東方)所持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材院)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每經記者|沙一舟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CFP
每經記者 沙一舟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作為一家大型稀有金屬生產企業,東方鉭業(000962,SZ)因重大資產重組于3月13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不超過10個交易日。
據東方鉭業3月13日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結合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色東方)所持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材院)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我們面臨著虧損,不想第二次(股票)再被戴帽!”東方鉭業證代黨麗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記者查詢發現,東方鉭業2017年凈利潤預計虧損2.4億~4億元。因為2014年、2015年連續虧損,公司股票曾在2016年被*ST。
3月13日東方鉭業稱,公司于3月12日與控股股東——中色東方簽訂了《資產收購意向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西材院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
Wind資訊顯示,東方鉭業為一家大型稀有金屬生產企業,是中國最大的鉭鈮專業研發生產廠家,主要從事稀有金屬鉭、鈮及鈹合金等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業務。
而本次收購的西材院注冊資本為3872.7萬元,主要從事稀有金屬冶煉、加工及銷售等業務。
此外,控股股東中色東方將根據證券監管政策的相關要求對西材院2018~2020年的凈利潤進行承諾,并以其于本次交易中獲得的上市公司股份對不足業績進行補償。但對于具體業績承諾金額及補償安排,東方鉭業稱還需具體協商確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3日下午致電東方鉭業證券部,詢問本次收購事項的具體過程和原因。
證代黨麗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原因我們還不是特別清楚。”對方進一步表示:“證券部雖然是對外披露的一個窗口,但是對于這次重大資產重組我們并沒有參與。也是在昨天閉市的時候,下午3點鐘臨時接到控股股東(中色東方)的通知,突然領導就說要停牌了。”
記者隨后致電東方鉭業董秘辦詢問相關情況,但截至發稿,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東方鉭業此次收購,主要是出于提振業績的考慮。
黨麗萍表示,雖然2017年度財務報告在4月17日才能披露,但是根據業績預告,本次擬收購西材院的大背景正是公司面臨著虧損的局面,公司不想股票再度被*ST。
根據東方鉭業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度公司凈利潤虧損2.4億~4億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900.49萬元。
具體來看,業績虧損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傳統產業市場仍然低迷,未有根本性好轉,主要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速度、上漲幅度高于產品價格上漲的速度與幅度;二是公司的新產業仍處于虧損狀態;三是根據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產業政策和戰略發展的需要,關停了相關生產線,并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對關停的生產線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記者查詢發現,上述所提到的關停的生產線分別是鈦材分公司管材生產線和研磨材料分公司生產線。其中,2017年1~11月,鈦及鈦合金管材類產品收入占東方鉭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4.54%;碳化硅類產品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1.75%。
記者注意到,2018年2月11日,公司收到政府補助流動資金貸款貼息300萬元。根據相關規定,上述政府補助款項將沖減2017年度財務費用。但是,這個300萬元的“紅包”,對于2017年業績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2014~2016年報發現,東方鉭業分別實現凈利潤-3.37億元、-6.37億元和2900萬元。由于2014年和2015年連續虧損,東方鉭業股票曾在2016年被“披星戴帽”。
對于2014年、2015年業績虧損的原因,東方鉭業在年報中曾表示,主要是受鉭粉、鉭絲傳統產業市場需求持續萎縮、市場低迷,以及新產業虧損較大,導致公司經營業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6年業績扭虧為盈的“功勞”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非經常性損益。2016年,東方鉭業獲得重組方3.52億元的補償,而扣非凈利潤仍為虧損狀態,虧損額達到3.29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