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1 17:16:51
在中國行政體系中,“鄉”和“村”是最小最基本的行政單元,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作為我國行政體系里最小的單元,“鄉”和“村”要怎樣讓鄉村振興落到實處?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陵水縣英州鎮母爸村黨總支部書記陳飄在海南代表團駐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林靜 實習生 黃一粟 朱玫潔
每經記者 吳林靜 實習生 黃一粟 朱玫潔
2月4日,農歷立春,24節氣之首,也是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這一天,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是關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有人統計,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農村最為突出。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樣有30多處提到了“農業、農民、農村”,“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作為我國行政體系里最小的單元,“鄉”和“村”要怎樣讓鄉村振興落到實處?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陵水縣英州鎮母爸村黨總支部書記陳飄在海南代表團駐地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
因地制宜 高效發展熱帶產業
母爸村,位于海南省陵水縣。“近些年,村里通過發展芒果種植等項目,讓不少農民脫貧,但農民增收還有很大的空間。”陳飄告訴記者。
據陳飄介紹,目前,母爸村的芒果種植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全村591戶,大部分都在從事這一工作。全村6100多畝的種植面積,年均產值在4000萬元左右。
然而,這項支柱產業基本還處于“看天吃飯”的初期,受外界影響很大,附加值也不高。如何讓母爸村的芒果走出一條“新路”,陳飄一直在帶領村民積極探索。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陳飄列舉出兩個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一是延伸產業鏈,提高芒果附加值。將芒果標準化生產,保證品質和產量,將芒果銷售與“互聯網+”技術結合,拓寬銷路。二是加強合作,陳飄提到,母爸村之前就有和專業合作社的合作經驗。“我們計劃再進行一個合作,組建技術服務隊,然后為當地的農戶進行技術服務。”增強了技術,種植戶的收入才能提高,村里的經濟也能得到一定的增收。
在陳飄看來,鄉村振興對一個村莊來說,應因地制宜地發展優勢產業。而芒果,就是母爸村目前因地制宜的“選擇項”。陳飄認為:“只有產業興旺了,才能更好地發展生態和鄉村治理。對于整個海南省來說,需要更加高效地發展熱帶產業,帶動全省的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
“鄉村小單元” 需區域聯動發展
在中國行政體系中,“鄉”和“村”是最小最基本的行政單元,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作為鄉村的黨總支書記,陳飄如何考量鄉村在整個區域發展中的角色定位?他告訴記者,希望通過鄉村振興把區域中一個個小單元解決好,以點帶面促進區域發展。
在具體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單個鄉、村基礎單元的力量極其有限。說到近兩年海南開展的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推進全域旅游行動,陳飄認為這需要突破鄉級、村級的行政單位,從更廣的區域(如一個鎮、一個市等)進行成片規劃。
“區域整體規劃好,有產業支撐,就能更持續地發展下去。”在陳飄看來,產業發展不能一步到位,區域整體規劃要先做好,這是搭好了“骨架”;再選準合適的方向,政府出臺政策支持,分步實施,這是“肉”;人民群眾是“血液”。三者缺一不可。
“(村子之間)一定要合作”,陳飄表示,美麗鄉村的規劃可根據產業把一個區域統籌起來。以旅游觀光為例,用產業將相鄰幾個村子有機串接起來能獲得更大的效應。陳飄舉例說,一個小小的觀光村莊影響力很有限,但如果有幾萬畝地都在做芒果產業,就有條件進行融合升級,甚至做個芒果博物館,這樣能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