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8 22:27:07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牛哲透露,生豬價格一路下滑,若根據行業養殖成本計算,目前全國95%以上的養殖單位生豬養殖由盈轉虧,3月仍難談好轉,預計豬價或繼續低位震蕩。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澤鵬
冷不防,“二師兄”又開始“調皮”了——生豬價格在今年春節開啟了“不按套路出牌”模式。
近日,包括溫氏股份(300498,SZ)、天邦股份(002124,SZ)、雛鷹農牧(002477,SZ)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陸續發布2月生豬銷售數據,情況并不如往年樂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1~2月份,無論是總額還是單價,生豬銷售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前述上市公司的生豬銷售均價環比下滑6%~16%不等。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牛哲透露,生豬價格一路下滑,若根據行業養殖成本計算,目前全國95%以上的養殖單位生豬養殖由盈轉虧,3月仍難談好轉,預計豬價或繼續低位震蕩。
在以往的春節中,生豬價格總能跑出一輪“春節行情”,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而水漲船高。但今年卻不太一樣,從節前到節后,生豬價格一路下滑。
3月7日晚間,雛鷹農牧發布2018年1~2月生豬銷售簡報,據披露,雛鷹農牧1月~2月商品肉豬銷售量為 17.32 萬頭,銷售收入 2.95 億元。記者注意到,其普通豬銷售均價為13.69 元/公斤,比2017年12 月下降6.81%。
同于3月7日發布銷售簡報的還有天邦股份,其1~2月累計銷售商品豬23.67 萬頭,銷售收入3.9億元,同比均有較大增長。但據天邦股份披露,其銷售均價為13.98 元/公斤,同比下滑了16.28%。
盡管上述2家公司的生豬銷售價格已經大幅下滑,但對于“不按套路出牌”的二師兄,市場行情只能用“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來形容。
3月5日,養殖龍頭溫氏股份披露銷售數據,2月份,溫氏股份銷售商品肉豬122.70萬頭,收入19.44億元,銷售規模遠大于同行業其他公司,但對比起銷售均價,僅為13.46元/公斤,環比下滑10.56%。
此外,牧原股份(002714,SZ)于3月6日發布銷售數據,1~2 月,牧原股份商品豬銷售均價 13.65 元/公斤,比2017 年12 月份下降 7.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發現,2017年春節在1月底,根據上市公司去年的披露,2017年1月,金新農(002546,SZ)、牧原股份、雛鷹股份的商品豬銷售均價環比分別上漲2.94%、1.5%、1.25%,且銷售均價均超過17元/公斤,大幅高于今年。
對于2月份的豬價行情低迷,溫氏股份方面稱,今年春節,終端市場需求疲軟,且疊加目前生豬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因此,2月公司商品肉豬出欄量減少,銷售均價環比下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目前,生豬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形成,且未來這種態勢仍將延續,市場整體缺乏利好支撐,豬價甚至存在繼續探底的可能。
“前兩年規模場擴張的產能,今年開始已經在陸續釋放了。不像前兩年,散戶、規模場生豬存欄量呈現一個較低的狀態,所以,目前中國的生豬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牛哲稱,今年,相對于屠宰端,養殖端仍將落于下風。
需要注意的是,據生豬預警網高級分析師馮永輝透露,節前至今,生豬價格下跌的幅度明顯大于豬肉價格的降幅,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屠宰行業有集體壓價的“嫌疑”。牛哲也透露,自1月份至今,屠企持續占據上風,養殖端受到打壓。
“屠宰企業在年初確實有聯合壓價的操作,其實這是產能整合較為普遍的現象,像去年、前年豬價大幅上漲或者下滑的時候,大型養殖場也會抱團漲價或抗價。”牛哲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如今進入3月份,雖然豬價下跌的態勢稍有緩解,部分規模養殖場有惜售抬價動作,但目前低價區豬價依舊徘徊在10元大關(每公斤)附近,終端需求回升緩慢,豬肉難銷。
據豬易通最新數據顯示,3月8日,全國生豬均價為11.19元/公斤。卓創資訊數據顯示,3月8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最低價出現在黑龍江,為10.2元/公斤。
豬價“跌跌不休”造成的影響是,目前全國95%以上的養殖單位生豬養殖由盈轉虧。牛哲指出,根據養殖成本線,散戶的養殖成本略高,大約在6.5元/斤,而規模場養殖成本在6元~6.2元(每斤),“現在國內多數地區的豬價已經跌至6元/斤以下,所以,多數養殖單位現在處于虧損狀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