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 2018-03-08 11:22:12
經歷了押金風波、國內競爭大戰的共享單車,開始把戰場搬到了更遠的地方。昨天,全球移動數據研究機構Cheetah Lab(獵豹全球智庫)發布首份《共享單車全球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境外市場成為中國共享單車品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京晨報訊(記者 韓元佳)
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已增至2.27億。境外共享單車市場蓬勃發展。2017年3月開始,以ofo、摩拜單車為代表的本土共享單車品牌開始開拓境外市場。直到2017年9月底,境外市場迎來第一波較為明顯的增長,三個月內周活躍用戶滲透率漲幅達到2440%。
隨著國內共享單車格局趨于穩定,向境外擴張成為單車企業的必然選擇。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的數據,ofo和摩拜占據了國內共享單車90%以上的市場份額。然而,共享單車依然面臨盈利難、監管嚴格等現實問題。在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燒錢補貼之后,今年春節過后,摩拜、共享單車的月卡從5元3個月的優惠價格恢復到20元/月,引發用戶吐槽。提高價格或許只是共享單車“自救”的第一步,如果沒有新一輪投資,共享單車的日子更加難過。
獵豹全球智庫執行院長權靜表示,全球共享單車市場,尤其是境外市場,仍有很大增長空間,而中國品牌將成為主要驅動力。權靜預測,2019年全球共享單車用戶規模將達到3.06億,其中,境外市場爆發增長空間潛力最大,用戶規模將有5到10倍的增長空間。
在國內一二線市場趨于膠著的客觀現實下,向境外市場擴展,也是國內共享單車企業的必然選擇。但需要看到的是,境外共享單車的監管也日趨嚴格。近期,意大利計劃在“大米蘭地區”統一監管共享單車,法國也將發布共享單車監管規定。在一些歐美城市,國內的共享單車還要面對老牌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的競爭,例如紐約的CitiBike、法國的Velib等。此前,來自中國香港的共享單車Gobee Bike 也曾因被盜、損壞嚴重,宣布退出法國市場運營。對已經踏上境外征途的共享單車企業而言,新的競爭恐怕才剛剛開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