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人工智能需源頭創新 我國有兩大產業優勢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8 00:42:5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查道坤 每經編輯 楊 軍    

每經記者 查道坤 每經編輯 楊 軍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002230,SZ)董事長劉慶峰在今年的議案中,重點提出了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建議。劉慶峰建議,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工程”。

3月7日,劉慶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遠來看,國家布局要從源頭技術上創新。基于深度學習的數學統計建模方法和類腦計算的交叉學科要融合起來,這兩者的融合是未來的趨勢,應該設立專門的課題進行研究。

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人工智能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國家層面對人工智能的重視。但是隨著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短板開始顯現。

對此,劉慶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的工資比硅谷、英國要高很多。人工智能并不是少數人才能學會,我們需要建立人工智能的培養體系。”

而在今年初,教育部已將人工智能相關內容納入到高中新課標中,同時啟動了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計劃,并籌劃以智能教育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2.0。

為此,劉慶峰在議案中建議,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具體來說,就是在基礎教育階段開展“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工程”,并在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中廣泛開設人工智能通選課、開設人工智能與相關專業的復合專業。

同時,劉慶峰還建議,支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人工智能產學研創新體系,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成果應用落地和研發加速迭代。將研究機構的成果在企業進行產業化落地,將企業云平臺上的大數據資源面向學術界和創新創業企業進行開放共享,提升我國人工智能基礎源頭技術的研究水平和轉化水平。

劉慶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在現有的基礎課程上,應該增加數論有關數學知識以及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

三五年內形成產業格局

2017年,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的指引和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推動下,我國人工智能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2018~2020年將是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窗口期。

對此,劉慶峰表示,從長遠來看,國家布局人工智能要從源頭技術創新,基于深度學習的數學統計建模方法和類腦計算的交叉學科要融合起來。這兩者的融合是未來的趨勢,應該設立專門的課題進行研究。

劉慶峰建議,國家加大設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創新體系,單獨科研院所和單獨的企業都有可能在源頭技術創新方面有不足。其中,在醫療方面,劉慶峰建議,用人工智能技術真正地推動輔助診療。人工智能在線診療把頂尖醫生的能力投放到鄉鎮、縣城,幫助農村和薄弱地區解決缺醫少藥問題,“科大訊飛做了有效的第一步嘗試,證明機器具備全科醫生的潛質,建議迅速推廣這些成功模式。”

此外,在數據安全方面,劉慶峰提出,目前國家對于數據安全的等級設置、追責機制,包括對用戶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建議出臺更完善的立法。并且,還可以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動商事效率的提升,例如,用人工智能推進“多證合一、證照聯辦”體系建設。

針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以及我國人工智能目前在世界的地位,劉慶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2006年以深度學習主流算法引領的人工智能變革,其源頭性創新的確不是中國人做的。但是,源頭創新做得好的國家,其產業應用未必是最好的,“中國在海量數據和應用方面都有優勢,現在需要把數據真正挖掘出來。人工智能能改變世界,需要算法加數據,人工智能基于數據的進化很重要。中國擁有很多用戶群體,中國政府調動資源能力很強,這些都是中國的優勢。未來三五年,世界人工智能格局會被確定,中國會走在全球前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