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萬能險占比史上最低 四家“激進型”險企亟須調整業務結構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8 00:42:4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 楊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胡 楊 每經編輯 王可然

2017年全年的保費數據出爐,在具有代表性的幾家公司身上,人身險市場的風云際會一覽無余。與保障屬性更強的“老六家”相比,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人保壽險和安邦人壽這四家險企從去年的總保費收入情況來看,合計市場份額同比下降3.07個百分點至20.14%。

與此同時,相較于萬能險大行其道的2016年,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及安邦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普遍有明顯增長,充分體現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及《中國保監會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134號文”)等政策的導向作用。

萬能險占比為史上最低水平

于整個人身險行業來說,2016年并非萬能險元年,但卻是萬能險最為火爆的一年。彼時,經過一段時間的炒作和發酵,壽險市場合計實現了11860.16億元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絕大多數為萬能險),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為34.39%。

這組數字是空前的。2013年起,保監會首次將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單獨統計。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梳理,2013~2015年,人身險市場分別取得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3212.32億元、3916.75億元、7646.56億元,各占總保費收入的22.89%、23.18%、31.62%,增速與占比雙雙呈現高歌猛進的態勢,并于2016年到達了高潮。

不過,這種景象如今已不復存在。由于萬能險的快速發展潛藏了較大的風險隱患,可能造成保險公司業務結構嚴重失衡、資產負債嚴重錯配,給其自身帶來現金流等風險。因此,從2016年底開始,保監會密集出臺了規范中短存續期產品、完善人身保險產品精算制度、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等多項規定,同時在處罰端采取了較為嚴格的懲戒措施。

受此影響,人身險市場的業務結構優化明顯,中短存續期產品逐漸收斂,真正具有保障屬性的產品重新唱起了主角。數據顯示,2017年,全部85家壽險公司合計實現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5892.36億元,同比減少超過五成;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也同比下降了16.20個百分點至18.19%,為史上最低水平。

政策導向制約“激進型”險企

行業整體面臨調整,個體也很難“獨善其身”。憶往昔,以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人保壽險及安邦人壽為代表的險企曾被冠以“激進”之名。究其主要原因,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安邦人壽是名副其實的“萬能險大戶”,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的占比均達到過六成以上。

在非保障性業務的加持之下,上述四家壽險公司甚至一度搶占了“老六家”的排名席位。從總保費收入情況來看,在中短存續期產品風光正盛的2016年,安邦人壽、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分別取得總保費收入3304.87億元、1831.60億元、1702.87億元,排在全部壽險公司的第3、4、5名。“老六家”中,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人壽、太平人壽被擠出當年的前六,壽險市場大有洗牌之勢。

《每日經濟新聞》梳理發現,2013年以前,在僅以“原保險保費收入”為計量口徑的背景下,這四家公司合計的市場份額保持在10%左右,2010~2012年分別為9.65%、10.36%、9.60%。

而從2013年起,受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與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的合力拉動,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人保壽險及安邦人壽的總保費收入有所起色,市場份額之和也節節攀升。2013~2014年為14.56%和16.77%,2015年首破兩成,并于2016年達到巔峰的23.21%。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年,安邦人壽與華夏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僅有34.55%、24.81%。

然而,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與134號文等政策的陸續出臺,“中短存續期產品季度總保費收入占當季總保費收入比例高于50%”、“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占當季總保費收入比例低于30%”的公司面臨一年內不予批準其新設分支機構的監管考驗;以附加險形式存在的萬能險、投連險也被叫停。

昔日靠非保障性業務彎道超車的壽險“新貴”們受到了更為顯著的政策影響,2017年的總保費市場份額回落至20.14%。

調整業務結構迫在眉睫

具體來說,2017年,安邦人壽、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人保壽險的總保費市場份額分別為7.50%、5.41%、3.62%以及3.60%。其中,安邦人壽的下滑幅度最大,與上一年度9.58%的份額相比,下降了2.08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安邦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增長也最明顯,由2016年的34.55%上升至去年的78.01%。絕對體量方面,安邦人壽以2430.30億元的總保費收入排在中國人壽與平安壽險之后,座次未發生變化。

表現比較穩定的還有人保壽險。在上述四家公司中,人保壽險是唯一實現總保費收入正增長的險企,增幅為0.19%。人保壽險副董事長、總裁傅安平去年曾公開表示,人保壽險2017年上半年的發展策略之一就是主動壓縮中短存續期高成本業務,并采取“依靠續期業務實現業務平穩增長”的措施填補壓縮之后的缺口。受此影響,人保壽險的總保費市場份額仍在小幅提升,2017年度達到3.60%。

目前,迫切需要提升業務保障屬性的是華夏人壽。業務結構方面,華夏人壽的萬能險業務與原保險業務仍勢均力敵,分別為883.35億元與869.58億元,前者占比超過50%,不能符合監管要求。

一位保險公司中層人士指出,如果業務結構不夠均衡,中短存續期產品受政策影響而大量停售時,一旦沒有替代產品填補保費收入缺口,險企可能遭遇現金流危機。而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自去年二季度起,華夏人壽的凈現金流就持續為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