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6 22:44:17
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長王填認為,“如何營造線下線上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促進電商與實際經濟共同發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敏杰
每經記者 王敏杰 每經編輯 宋思艱
因為電商持續火熱的發展,關于線上下企業競爭公平性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早在2016年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即初次審議了全國人大財經委提請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
此次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再度關注這一話題,并提交了一份題為關于《電子商務法草案》修改的議案。他指出,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目前主要存在不利于對實體經濟的平等保護、不利于電商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等多個問題。如何營造線下線上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促進電商與實際經濟共同發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們對電商這部分的管理還不夠完善,這對實體帶來的壓力仍較大。”上海尚益咨詢總經理胡春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王填就曾提議對電商征稅;此后的2015年,他更是建議電商實名登記;2017年,他又繼續提出電商企業公平納稅,營造電商、實體零售公平競爭環境的議案。
不僅是實體企業在關注電商稅收政策問題,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亦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要以電子商務立法和稅收征管法修訂為契機,完善電商稅收征管制度。
在業界看來,過去幾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引發了諸多行業的投資新潮。但不得不提的是,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我國對電子商務的政策支持,尤其是以優惠的稅收政策,讓電子商務行業減輕了稅務負擔。“實體經濟與電商行業相比而言,承擔的稅費相對較重,且對實體經濟的稅收監管機制也相對比較完善。”王填如此表示。
基于前述背景,不少企業人士均認為,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不斷發展,如繼續讓電子商務經營者享有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勢必將對實體經濟帶來影響,損害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電子商務法》的立法可謂正當時。王填表示,在目前正在制訂的《電子商務法(草案)》中,尚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其中包括不利于對實體經濟的平等保護、不利于電商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利于電商行業的規范發展、不利于征稅發揮對經濟行為的監測作用、不利于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不利于形成線上線下統一的稅務監管體系以及有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立法原則。
“如何營造線下線上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促進電商與實際經濟共同發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王填強調。
2016年11月,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曾表示,商務部將加快立法進程,繼續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營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不僅要促進線上線下公平競爭,也要促進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既要反對壟斷,也要反對惡性競爭,為零售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目前,電子商務立法已經納入我國立法進程,且《電子商務法(草案)》也已對外公布。此前,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還對相應草案進行了再次審議。
對于這一法案,行業存在諸多期待。在王填看來,期待此次立法達到四大目的,包括:營造線上線下企業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建立健全線上線下統一的稅收監管體系;嚴厲打擊電子商務行業的偷稅漏稅等非法行為;建立電子商務稅務誠信檔案和誠信體系。
據此,王填對現已公布的《電子商務法(草案)》提出了多條具體的修改建議。比如,這一草案的第十五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并依照專門稅收法律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的權利”。他認為,該規定直接以立法的形式,賦予了電子商務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權利,不利于對實體經濟的平等保護。因此,建議將該條修改為“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依法接受稅務主管”。
業內認為,電子商務的立法,能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對于優化我國經濟發展環境、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研究實體的,我們也能感受到實體和電商享受的政策待遇是不一樣的。電商C2C其實很多已經變成B2C,但是還在享受C2C的待遇。”胡春指出,目前《電子商務法》并沒有進入到落實階段,具體實施或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