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6 22:07:45
在線購票平臺的捆綁銷售,一直是很多消費者詬病的地方。商家設置的自動勾選、隱匿取消方式、不能取消等強制甚至欺詐手段,已經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不過,趕在今年3·15之前,有一件好事要告訴大家——攜程、去哪兒、飛豬、途牛等在線購票平臺已取消“默認搭售”!
每經編輯|余冬梅
接送機服務,貴賓休息室候機,多種保險傍身......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不錯的出行體驗。然而當這些體驗成為你不知情的付費項目時,相信許多人內心是拒絕的。
去年(2017年)國慶,在藝人韓雪維權的明星效應下,上述在線購票平臺的捆綁搭售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這種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也被廣為詬病。
趕在今年3·15之前,有一件好事要告訴大家,攜程、去哪兒、飛豬、途牛等在線購票平臺已取消“默認搭售”!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去年4月份開始,媒體接連曝光購票平臺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幫”消費者勾選保險、貴賓室等服務,引起廣泛關注和輿論反響。隨后,中國消費者協會行函某購票平臺,就搭售事件對其中涉及的消費者權益問題啟動調查。該購票平臺表示機票產品緊急整改,推出了“普通預訂”窗口,客戶可隨時勾選取消。
3月6日,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體驗了某購票平臺APP,發現默認捆綁的情況確有變化。
以北京至上海的航班為例,選擇其中的一趟航班,會顯示兩種預訂選項:一種為“加38元可抵120車酒券”,另一種為“普通預訂”,其中普通預訂需要看一則5秒鐘的廣告,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產品。

如選擇第一種出行方式,多付38元后即可獲得價值120元的接送機優惠券和酒店優惠券;如選擇第二種“普通預訂”,那么即可進入無任何附加產品的純機票預訂頁面。
同時,在訂單頁面消費者可以選擇多種保險、優惠券包、貴賓休息室等附加項目。無論哪種選項,在最終的結算費用中都再無其他默認勾選產品。

日前,據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飛豬、途牛、馬蜂窩等平臺目前也都沒有了“默認搭售”的情況。
說到網絡搭售現象,之所以讓用戶詬病,其主要原因是,商家設置的自動勾選、隱匿取消方式、不能取消等強制甚至欺詐手段,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據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市東城區居民柳珠在某在線旅游網站買了旅行往返機票,“將所有航空公司的票都匯集在一起,消費者不用來回比對,而且往返總價一目了然,特別方便。”但柳珠最后結算時發現,消費總額比機票總價貴了不少。仔細核對后才知,原來網站直接將保險和酒店優惠券作為默認選項搭售,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被動選擇,而且取消選項需要費一番周折。
類似的機票捆綁搭售現象并不鮮見,成為消費者投訴在線旅游網站的主要“槽點”。
中國經濟導報消息稱,中國民航局消費者事務管理中心的一項統計顯示,2017年上半年,該中心受理的消費者關于票務的相關問題投訴達3000多起,投訴總量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近3倍。其中,機票搭售在投訴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為了整治此類現象,去年8月,民航局就明確規定:
禁止機票搭售,不得以默認選項方式出售機票以外產品。
那商家為何還要繼續偷偷摸摸搞“默認搭售”?
專家認為,捆綁搭售現象反映了機票代理行業生存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據某在線旅游網站市場部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每賣出1張國內機票,航空公司補貼的定額代理費用不足10元,而銷售成本平均在14—16元。
“機票代理的收入難以覆蓋成本,因此往往通過最大化其它航旅服務收益來填補,比如將機票服務捆綁搭售各種旅行服務。”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說。
對此,據澎湃新聞報道,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律師表示默認搭售行為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之規定:
消費者有權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而針對購票中網站采用默認方式搭售保險產品的行為,趙良善表示,這種行為不僅違反消費者真實意愿,還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保險法》規定:
投保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應當協商一致,遵循自愿原則,公平確定各方權利和義務。
趙良善還表示:
制止搭售行為及改善網絡消費環境,需要更多人的努力,除消費者積極反饋、企業自身不斷完善外,還需要政府監督部門積極作為,依法行使監督權限,情節嚴重的,賦予法律懲處,以示警戒。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當積極維權,否則將會有更多人的合法權益受侵害。
每經編輯 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中國經濟導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