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評論丨邁向世界城市的“成都奮斗”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5 23:36:36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引領城市崛起,這之于成都,是不可辜負的歷史機遇。

 每經編輯|付克友    

成都市中心 

每經評論員 付克友

2018年,注定不凡,于這國,于這城。

因為中國進入新時代。在這個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亦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已然來臨。

中國的新時代,也是大城崛起的新時代。成都正在開啟她新的歷史使命。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農歷戊戌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在涼山、成都、阿壩三地視察指導,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總書記明確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囑托成都,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會創造很多重大機遇,關鍵是要能夠發現機遇、把握機遇、用好機遇,實現城市的跨越發展;希望成都,搶抓戰略機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引領城市崛起——這不可辜負的歷史機遇,在春意盎然的蓉城大地上回響激蕩,凝聚為“三步走”邁向可持續發展世界城市的雄心壯志。

問題是:如何搶抓歷史機遇?城市憑什么崛起?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這是中國答案,也是全面落實的成都擲地有聲的回答。

成都的廊橋夜景

(一)

中國的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奮斗的時代,需要奮斗的城市。中國在奮斗中前進,城市也在奮斗中崛起。沒有奮斗,就沒有城市崛起。

回首來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其實就是一部奮斗史。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國有企業改革,從布局經濟特區到加入WTO,改革開放激發出億萬人民勤勞致富的澎湃熱情與創新創造的巨大能量。可以說,沒有這些奮斗者的熱情與能量,就沒有中國的經濟奇跡。

而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甚至難關:劉易斯拐點來臨,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社會加重,后發優勢不再,環境約束日益增強……沒有奮斗者一如既往的決心和不畏艱險的勇氣,如何能夠闖關奪險、凱歌行進?

當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當新型城鎮化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引擎,奮斗之國就意味著奮斗之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更是城市發展的主要矛盾。

如何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優所居”,如何解決長期困擾市民的“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問題,如何讓市民“呼吸新鮮空氣”、“喝干凈水”,如何讓市民“暢通出行”,如何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安全、幸福……這些難題像一道道考題,擺在每一個城市面前。

成都說:奮斗,唯有奮斗,才是城市崛起的唯一答案。

桂溪公園

(二)

這個奮斗的時代,是高標準規劃的時代。高標準的科學規劃,為城市描繪了遠大前程,也為城市奮斗者書寫行動藍本。沒有科學規劃,就沒有奮斗路徑。

對一座城市來說,“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在全球的城市化進程中,很多城市的興衰成敗,都證明這樣一條樸素的真理。

事實上,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城市規劃。這就是為什么這段時間,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總規修編如此引人矚目,成為輿論熱點。不僅因為這些城市本身體量巨大,影響中國城市格局,更因為相關規劃決定城市長遠發展,關系著千萬人的生活。

科學規劃,要為城市奮斗者提供遠大的奮斗目標。因此,新時代成都“三步走”,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科學的規劃,要為城市奮斗者提供先進的發展理念。因此,成都建設世界最長的天府綠道系統和世界最大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就是要讓抬頭望藍天,俯身見碧水,推窗觀綠景的綠色生態生活成為成都特質。

科學的規劃,要為城市奮斗者提供長袖善舞的天地。因此,成都要從“兩山夾一城”變為“一山連兩翼”,以優化城市空間結構、重塑城市經濟地理;更要與重慶相向發展,共建世界級城市群……

遵循高標準規劃,讓城市奮斗者志存高遠,信心滿懷。

(三)

高標準規劃,追求的是高質量發展。城市的奮斗者,為高質量發展而奮斗;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城市的奮斗。沒有奮斗,就沒有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要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意味著要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正如總書記在川視察時所說,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顯然,沒有這樣的轉變,就談不上城市高質量發展。因此,我們看到了很多城市調低經濟增速,擠掉GDP水分,為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創造條件、釋放空間。

這是一場新的競賽。按照一些經濟學家的說法,中國經濟成功的秘訣在于區域競爭。只不過,從前比的是速度,現在要比的是質量。誰能引領高質量發展,誰就能引領城市崛起進程。

深圳等城市珠玉在前。成都提出,在2022年新經濟產值達5000億元以上。這是一張大城崛起的入場券。大城之大,不只在經濟總量,更在發展質量。

成都需要奮斗,成都正在奮斗。因此,我們看到了成都行動,看到萬家團圓除夕,成都中電熊貓仍有700余名員工奮戰在生產線上;看到成都召開新經濟發展大會,提出“六大新經濟形態”和“七大應用場景”的新經濟定義;看到全國城市中首個設立的新經濟委,以及一系列隨之而來的新政;看到6個千億產業集群,以及66個產業功能區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

瞄準高質量發展,不是一個人在奮斗,而是一座城在奮斗。

錦城湖公園 以上圖片由每經記者張建攝

(四)

踐行高標準規劃,需要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動力,來自內部改革,也源自對外開放。高水平開放為奮斗者匯聚全球能量。沒有高水平開放,就沒有全球能量。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是中國的成功經驗,也是中國城市的成功經驗。哪個城市開放的大門越大,就越具有充沛的發展動力。所以深圳能從當年的小漁村,一躍為如今的一線城市,GDP已經超越廣州,即將超越香港。這見證開放的能量。

今天,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很多內陸城市也和很多沿海城市一樣,站在開放的同一起跑線上。這是中國全方位的嶄新開放格局。

高水平的開放,意味高水平的“引進來”。成都不僅引進項目,更引進平臺,匯聚全球人才、資金、技術……引進產業的生態系統。

高水平的開放,意味高水平的“走出去”。因此,包括“成都造·全球行”活動、川港澳合作周等,成都最大限度地爭取以近身交流獲取全球對話的機會。

高水平的開放,意味著高水平的“門戶樞紐”。目前,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如火如荼,蓉歐快鐵率先突破千列,又一張國際合作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輝……

推動高水平開放,帶給奮斗的城市國際視野,全球能量。

奮斗之國,奮斗之城。奮斗挺進的成都,見證奮斗挺進的中國,并提供一個新時代中國城市奮斗的樣本。從這個樣本,能夠看到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邏輯、高標準規劃的藍圖和高水平開放的胸懷。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奮斗之城所書寫的,是邁向世界城市的新征程,更是不負歷史、全面落實的新篇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