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4 10:40:22
近日,浙江省屬國企杭州鋼鐵集團以約17.8億元的底價,成功轉讓下屬位于5個城市的8個房地產項目股權包,接盤方為萬科。對于浙江省屬國企的“退房”行為,分析人士認為,在地價、房價相對較高的背景下,此時有序退出地產業務,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徑。
每經編輯|程成
每經記者 程成 每經記者 曾健輝
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深入,樓市整體雖呈平穩局面,但在土地端,房企在土拍市場拿地越來越難、代價越來越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房企土地購置面積2.5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8%;土地成交價款卻同比增長49.4%至1.36萬億元;土地購置均價同比增長29%至5349元/平方米。
基于此,在二級市場上,房企土地、項目收并購動作越來越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產權交易所網站于3月2日發布的一則成交公告顯示,浙江省屬國企杭州鋼鐵集團(以下簡稱杭鋼集團)以約17.8億元的底價,成功轉讓下屬房地產項目股權包。萬科(000002,SZ)官網信息顯示,其為該股權包的接盤方。
據悉,上述股權涉及了杭鋼集團在浙江省內杭州、臺州、嘉興、諸暨,以及安徽省馬鞍山市的8家地產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杭鋼集團于去年11月23日在浙江產權交易所掛出國有股權產權預掛牌公告,欲轉讓下屬房產項目股權包。
上述公告顯示,股權包共涵蓋8家房地產公司的部分股權,分別是杭州紫元康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5%股權、杭州紫元康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5%股權、富陽東潤置業有限公司40%股權、臺州紫元銀通置業有限公司35%股權、諸暨紫元康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5%股權、嘉興市東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5%股權、嘉興紫元置業有限公司65%股權、馬鞍山紫元置業有限公司65%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權包對受讓方資格要求較為苛刻,要求受讓方(或受讓方母公司)位于克而瑞公布的2016年年度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前30名;受讓方(或受讓方母公司)經擁有中國證券市場或銀行間債券市場資質的評級機構認定2016年度主體長期信用評級為AAA級。
最終,萬科以17.8億元底價成功競得上述股權包。對于此次收購杭鋼集團股權包,萬科方面表示,這是其首次參與浙江省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萬科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就曾表示,混改能夠做到雙方共贏,萬科當時已經收到很多參與混改的邀請,以后如果萬科宣布參與某些企業的混改,大家也不必吃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上述股權包中位于杭州的3家公司主要涉及杭鋼紫元旭潤和府、杭鋼尚堂府和紫玉福邸3個房地產項目。杭州透明房產網信息顯示,紫元旭潤和府自2016年底開盤以來,859套房源去化近6成,而杭鋼尚堂府和紫玉福邸處于尾盤狀態。
此次成功轉讓下屬房產項目股權包,意味著杭鋼集團有意淡化房地產開發業務。公開信息顯示,杭鋼集團為浙江省屬大型國有企業,現已發展形成以節能環保、鋼鐵制造和金屬貿易產業、智能健康、教育與技術服務為主的“2+2”產業格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浙江省屬國企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來剝離房地產業務,這已不是首次。
2016年4月,嘉凱城(000918,SZ)曾發布公告稱,其3家國有大股東——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浙商集團)、杭鋼集團和國大集團擬聯合轉讓上市公司52.78%的股份,作價約36.09億元。轉讓完成后,國大集團持股比例減半至9.42%,浙商集團和杭鋼集團則完全退出。
同年9月,物產中大(600704,SH)在浙江產權交易所掛出股權轉讓公告,其旗下子公司中大地產、物產實業和物產民爆擬以16.5億元的價格打包掛牌15家涉及房地產業務公司股權。而物產中大的實際控制人為浙江省國資委。
2017年5月,浙江省農村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浙江產權交易所公告稱以9.07億元轉讓浙江潤和房產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最終,招商蛇口以底價競得上述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省屬國企紛紛“退房”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始自2014年的浙江省國企改革。當年9月,浙江省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次年,浙江省國資委《關于加快推進省屬國有資產證券化工作的實施意見》經浙江省政府同意后轉發,該意見提出支持省屬企業明晰主業,推進資產重整組合。此外,根據“浙江在線”的報道,浙江省國資委在2016年曾出臺意見,指出房地產業務將不再作為省屬國有企業主業,并要求省屬國有企業3~5年平穩有序剝離房地產業務。
“早期,部分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國企會涉及房地產業務,但很多在房地產領域做的規模不大、品牌不響,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特別是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的背景下,這類國企想再繼續擴張房地產業務的難度越來越大。”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一些重點城市的地價、房價相對較高,對這類國企來說,此時有序退出地產業務,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徑。”
不過,嚴躍進同時認為,相對于通過轉讓地產相關股權獲得收益,國企更應該注意到當前全國性的國企改革這一大的背景。“通過剝離地產這一非主營業務,可以更好地將人力、物力集中到主營業務上,對夯實主業、增加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