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3 13:51:52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完善很多制度,比如激勵制度、統計制度、考核制度、評價體系等。
每經編輯|李彪 張鐘尹
每經記者 李彪攝
每經記者 李彪 張鐘尹 每經編輯 陳星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此次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內涵,哪些經濟指標值得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完善很多制度,比如激勵制度、統計制度、考核制度、評價體系等。他向記者表示,民生、就業、收入分配等經濟指標很重要,未來需要更加關注。
張占斌認為,我們過去偏重GDP這一指標,今后要更加重視綠色、共享、開放、協調等發展理念,這些理念怎么用指標體系梳理出來,讓更多人理解它,并且遵循它很重要。
2017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8項重點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張占斌表示,未來5年,我國的經濟增速應保持在6%~7%,“向高質量發展,既不是說不要GDP,也不是說GDP越低越好,而是讓其實事求是地保持在一個合理區間,這也意味著還是需要有一定的GDP增速做支撐。”張占斌說。
另一方面,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近年來,我國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
張占斌認為,創新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的投入。政府要創造一個好的社會環境,激勵企業在創新上的投入。“政府替代不了市場、也替代不了企業,但政府可以調動民間的積極性,建立機制,保護、鼓勵、尊重企業,為企業創造好的市場環境。”
更重要的是,張占斌強調,當下對產權,尤其是知識產權要進行保護,讓更多投入者(企業)能夠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如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我國經濟的重要課題之一。
張占斌表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一個大的方針,也是對金融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還有提升的空間。這幾年實體經濟發展較困難,有多方面原因,金融是其中之一,如何把金融這么多重要資源投入到實體經濟是一個重要課題。
他指出,中國經濟現在處于一個關口,如果沒有實體經濟好的發展,很難支撐我們往前走。如何推動實體經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需要金融給予支持。“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就像戰場上的援兵一樣,援兵及時到了,就能守住陣地,甚至能展開反攻,取得更大勝利。”
張占斌說:“發展實體經濟,要讓全社會重視這件事,金融行業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要有更多的辦法和舉措向一線傾斜。”
另外,要建立高質量發展體系,使一、二、三產業都能健康協調發展,需要設計好各種指標體系,關鍵內容要逐步確定下來。
張占斌強調,進行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體系建設,更好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這一點很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