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寶 2018-02-26 21:03:16
今日,中小創大漲。在非權重股大漲之時,在操作上要未雨綢繆,那么,中短期的節奏到底是啥呢?
每經編輯|何建川

來源: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周一A股大漲,僅權重股表現落后,非權重普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23%至3329.57點,深證綜指漲2.24%至1815.02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大漲2.32%、3.12%。周末消息稱注冊制授權決定期限擬延長2年,這應是非權重股、創業板、次新股等大漲重要原因之一。
之前市場預期注冊制在理論上會引來擴容加速,所以對數量眾多的非權重股帶來的壓力是最大的,現在既然該利空暫時消除,相關個股漲幅領先也較正常。
A股向來有“蹺蹺板”效應,當非權重股強勢時,權重股易暫時體整。“兩會”召開理應是股市強勢另一原因,投資者通常會猜測“近期消息面或暫無利空”,所以買盤也相對容易被激發。
近期利好偏多確實是十分明顯的,比如周五時不見新股核發,再比如央行在投放流動性方面相對地比較積極。
注冊制授權決定期限擬延長2年及隨之而來的非權重股普漲對緊繃的股權質押問題顯然有立竿見影的緩解作用,投資者也不妨由這方面去想問題。去杠桿需要的是良好的市場環境,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如果過松了,一些機構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疼,風險偏好再度提升,這就與有關方面護盤的本意相悖了;如果過緊了,去杠桿過程中極易帶來“處置風險帶來的風險”。
債市及其相關市場也是去杠桿晴雨表之一,今日國債期貨大漲,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的上述預期。在絕大多數時候,市場還是比較聰明的。

我覺得投資者若持有績差的非權重股,當股價反彈了一陣后,仍應逢高減持,因市場利好及利空常常會與股市高低呈反向關系,所以一旦漲了多少就該提防,特別是當部分績差股漲得過分兇猛時。
如果投資者持有的是業績較好且成長性不錯的非權重股,這種情況下當然可一直持有。總之,如今的投資者得注重公司質地,少去聽“故事”。
大盤走勢不錯,可能已有些短線超漲苗頭,但我懷疑短線應仍有上行的動能,只是普漲情況在未來幾天有可能有所收斂。接下來能漲的有可能是非權重股中部分年報業績不錯且季報前景不錯的品種,而絕大多數績差股在無量反彈后進入上檔套牢區時,通常就會容易滯漲。
操作方面,最近投資者仍可參與非權重股反彈,但也應注意操作節奏。一般而言,投資者在反彈初期是可以做補漲品種的,這樣問題通常不大,但如果再反彈幾天后才想起做補漲股,可能就會有些風險了。
當絕大多數非權重股輪漲后,屆時權重股可能又會占據主導地位,有意權重股的投資者等幾天后可考慮入手。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mjtzb2)。(鄭步春)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于攝圖網。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