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16 12:02:30
今天,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27關口,繼續刷新2月7日以來新高,美元指數也創自2014年12月以來新低。對此,中信建投認為投資者對于貨幣政策未來分化程度的判斷對未來美元走勢具有決定性意義,只要投資者認為這種分化已經難以持續,便會在匯率上提前反映。這也是2015年以來美元匯率變動的核心邏輯。申萬宏源預測,未來人民幣匯率將穩中有升,今年美元仍將繼續處于弱勢。
周五上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6.27關口,最高值6.2693,續刷2月7日以來新高。截至發稿前,報6.2715。

美元指數DXY跌至2014年12月以來新低,最低至88.36。截至發稿前,報88.35。

與此同時,美元對日元也刷新15個月新低。
此前中信建投認為,2017年末以來美元兌主要貨幣出現了較大程度的貶值。在美國稅改落地、經濟平穩向上、通脹與加息預期回升的背景下,美元的大幅走弱有些令人費解。而美元走勢與其他大類資產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背離,這使反思美元持續走弱的根本原因。
從理論層面解釋匯率的邏輯有很多,也對于各種理論進行了梳理,但并沒有一種理論對于美元指數的解釋是完備的,是在各個歷史時段均成立的。這還是由于匯率本身是一種資產價格,其取決于投資者的預期。盡管影響資產價格的因素很多,但短期內投資者對于部分因素給予更高的定價,可能會使得資產價格變化與基本面因素決定的內在價值之間出現持續的偏離。
從歷史上看,每一輪長周期的美元牛市背后的主要驅動因素都存在差異。在美國經濟增速與貨幣收緊速度從歷史上看都相對緩慢的背景下,2014年以來的美元牛市的核心邏輯還是建立在貨幣政策分化上,那么投資者對于貨幣政策未來分化程度的判斷,就對美元走勢有決定性的意義。這使得匯率變動受政策分化的預期較實際提前——即便貨幣政策在實際上的分化仍在擴大,但是只要投資者認為這種分化已經難以持續,便會在匯率上提前反映。這也是2015年以來美元匯率變動的核心邏輯。
而申萬宏源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將穩中有升。由于歐洲經濟超預期以及歐元區和美國的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收斂,預計今年美元仍將繼續處于弱勢。同時,中國經濟穩定復蘇也為人民幣提供支撐。人民幣即將收復2015年811匯改之后失地6.21,2年半時間一輪回,不同的是供給側改革+去杠桿,中國經濟更加健康。2005年匯改之后曾于2014年初升至6,這次再到6問題不大。不過我們看法還是應該留有余地,美元88-90,人民幣6.2-6.3就可以了,太強反而不好。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wind資訊、市場公開消息)
以上內容為每經APP出于傳遞信息的目的進行刊載,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