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04 21:10:23
顏衛彬認為,預計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將保持個位數增長,毛利率繼續下降,行業將在3年后迎來真正洗牌,只有少數品牌才能生存
每經編輯|金喆
每經記者 金喆 長沙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文多
2018年伊始,一場爭奪話語權的暗戰,在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全面爆發。1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制全面實施。
2月3日,在配方注冊制實施滿月之際,澳優乳業(01717,HK)董事長顏衛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奶粉新政面前,國產企業和外資品牌都在拼搏,“后新政時代”下競爭更加激烈。2020年后,奶粉業將進入“毛利下降、規模集中”的競爭格局,只有少數品牌才能生存,中國奶粉行業的紅利期將結束。
為了迎戰注冊制,國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抓緊做減法,確保要拿下3個配方。
國家食藥監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馬福祥此前表示,新政對企業來說是一次大考,以前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例如現有企業中,產品數量9個以上的生產企業有59家,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二是使用標簽和廣告亂象較多。
據他介紹,我國約有106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原來的產品配方大概有2300個,企業集中在黑龍江、陜西、內蒙古、河北等。截至2017年底,國家食藥監總局受理的配方申請1330個,批準940個,基本保證了市場正常供應和企業正常生產,實現平穩過渡。
從2300個到940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配方數量已經減少了60%,但注冊制后的乳企之戰才剛剛打響。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局三處處長韓奕去年底對記者表示,從整個市場情況來看,目前生產企業數量和產品品牌數還比較多,這種情況可能還會再持續一段時間。但是,隨著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和一些競爭力不強、研發能力不強和質量管控水平較差的企業逐漸退出行業,未來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對于注冊制帶來的競爭變化,顏衛彬認為,預計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將保持個位數增長,毛利率繼續下降,行業將在3年后迎來真正洗牌,只有少數品牌才能生存,對于澳優來說亦是如此,2018年仍充滿挑戰。
顏衛彬進一步透露,今年澳優也將加大國際市場布局,保證品牌業務在發達國家繼續保持發展。同時,澳優更新了LOGO,這也是澳優在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以及業務結構調整、品牌形象升級大背景下的必然動作。
盡管大部分嬰配奶粉已經告別動輒60%以上毛利率的“暴利”時代,但吸金能力仍十分可觀。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外資品牌都清楚,配方注冊制只是一個開端,殘酷的市場競爭剛剛開始。
“2018年底到2019年上半年,大概會有10多家通過配方注冊的企業退出市場。”乳業專家宋亮對記者表示,國內奶業處在由分散向集中轉變、由渠道競爭轉向品牌競爭的發展階段,呈現出大吃小、強吃弱、內資抵御外資的競爭態勢,行業平均毛利率將下滑至20%左右。
在美贊臣大中華區副總裁顧磊看來,配方注冊對終端市場的影響將在今年下半年大規模呈現,變化體現在渠道、價格、市場份額等多個維度上。“新政實施后,市場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獲得配方注冊不代表未來可以一勞永逸。從科研深度、產品質量安全和可追溯性到品質管控,對企業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顧磊表示。
她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母嬰快消品新品的銷售額貢獻已經有所下降,其中奶粉下降31%,這說明過去的新品模式正在被淘汰,行業回歸產品本身。
顏衛彬也表示,3年后奶粉的毛利率會進一步降低,生存不下去的企業將會從行業退出。除了聚焦在嬰配奶粉,澳優也在思考下一步發展,希望在2025年成為全球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食品及營養服務的領先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