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2018-01-06 18:00:28
過去的2017年,藍籌、白馬漲勢喜人,這讓大量配置藍籌股的基金受益匪淺,很多投資者也得出了“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結論,那么在2018年,投資者該如何選基金呢?下面這份攻略請你收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信大多數投資者對2017年的證券市場都有這樣的感受:買基金勝過買股票。那么為何基金賺錢比例能夠在2017年遠遠超過炒股?
一方面是由于去年的股市漲跌結構造成的,基金只要所買的藍籌股或上漲股的市值占比高,在這個市場環境下獲得正收益并不是很難。
另一方面在于大多數基金會構建一個既有大盤股又有小盤股的組合,只要所精選大盤股能有不錯的表現,2017年盈利,甚至賺20%或以上也并不難。
相信讀者們也非常想知道那2018年怎么買基金。
基金君從一份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中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地方,特地來做一些分享。
這份名為《我國權益類公募基金業績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報告指出,在目前主流的權益類基金的分析評價體系中,基金的過往業績、規模、基金經理及基金管理公司等的相關信息均為十分重要的評價因素。
這也就是平時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幾個問題,買基金是否要買歷史業績優異的?怎樣的基金經理更靠譜?規模大的基金和基金公司是否投資業績會更好?
基金君將內容分享給大家看看。
結論1:曾經擔任過賣方研究員的基金經理平均業績顯著優于從未擔任過賣方研究員的基金經理,而未曾擔任過賣方研究員且擔任過買方研究員的基金經理業績與其他基金經理相比沒有明顯差異;
原因分析1:曾經擔任過賣方研究員的經歷可能會使得基金經理能夠更加深入地挖掘個股、了解行業動態,具備更加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更加深厚的研究功底;
原因分析2:可能是因為出現了“生存者誤差”,即:賣方研究員中,更為優秀的對象才有機會成為基金經理,比從買方研究員晉級為基金經理的難度更大;
結論2:從性別角度來看,男女基金經理的平均業績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女性基金經理平均回撤顯著更小,即女性基金經理相對而言更擅長對風險的把控;
原因分析1:由于性別差異,女性基金經理整體可能相較而言風格偏保守,更加注重對風險的控制;
原因分析2:由于各種因素,女性基金經理的樣本較少,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選擇誤差”;
結論3:從學歷角度來看,碩士和博士學歷的基金經理的平均業績顯著更優,尤其是在回撤控制方面,表現更佳,但是碩士和博士學歷的基金經理在業績表現、回撤控制等方面則均無顯著差異;
原因分析1:學歷越高,可能會具備更加堅實的專業知識背景,有利于獲取更優的投資表現;
原因分析2:在所有的基金經理樣本中,學歷為碩士的基金經理數量最多,其他學歷的基金經理樣本數量較少,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
結論4:基金經理年限越長,越能夠獲得更為優秀的收益,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把握風險;
原因分析1:基金經理投資經驗越豐富,所經歷的市場情況也越多,對行業和個股的研究也更加透徹,因此能夠獲得更優的表現;
結論5::基金經理的跳槽次數越多,對業績可能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原因分析:每次跳槽,無論是公司體制還是所管理的基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績的表現;
結論6:曾經就讀MBA、持有CFA 或CPA 等證書對業績無明顯影響;
結論7:同一只基金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共同管理基金的人數越多,會對基金業績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原因分析:管理同一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數越多,每位基金經理的投資意志可能都無法完全地體現,導致最終業績表現低于預期;
結論8:每季度的基金持股集中度越高,基金業績越好,但是相應的,回撤也越大;
原因分析:基金的持股集中度越高,業績的彈性也越大,在重倉股波動較大時,也相應地會引起基金業績的較大波動;
結論9:基金倉位對于基金業績無明顯影響,但是倉位越高,基金當期的最大回撤也越大。
原因分析:倉位越高,基金業績的波動也越大,同時也更有可能獲取超過市場基準的收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結論1:基金對應的上一期業績對基金本期業績具有顯著的反向影響,對于風險收益指標及回撤則均有同向強化作用;
原因分析1:上一期基金業績越好(超越平均水平越多),下一期業績則將會低于平均水平越多,這個現象符合均值回歸的理念,即平均來看,在其他所有影響因素均固定的情況下,基金的長期業績均將趨于同類平均水平;
原因分析2:就風險收益和區間回撤情況來看,上一期表現越好,下一期則將會延續其表現,可能是由于這兩個指標同時受到了風險控制能力的影響,而這項能力或風格,在短期內難以做出較大的改變,并且可能會由于堅持上一期的風格,而導致風險收益及回撤同向強化;
結論2:基金的上一期規模對于基金下一期的業績、風險收益及回撤均有顯著的反向作用;
原因分析1:上一期規模增長越多,可能會導致下一期未能及時布局、調整倉位,從而使得整體收益被攤薄,業績受到負面影響,但是由于倉位可能有所下降,使得回撤減小;
原因分析2:規模增大也有可能會導致投資的集中度下降,整體投資更分散,從而導致回撤減小;
原因分析3:雖然業績和回撤都減小,但是業績受影響的程度大于回撤受影響的程度,因此整體的風險收益比下降;
結論3: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的比例越高,基金的業績和風險收益表現均越好,回撤控制情況也更佳;
原因分析:機構投資者具有更加專業化的投資分析手段,并且由于資金量大,可以有更多機會進行實地調研和考證,最終選擇投資實力更強的基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結論1:基金公司的整體持股集中度越高,旗下基金的業績越好,區間回撤控制能力更佳;
原因分析1:公司整體持股集中,意味著公司內部投研實力強勁,且內部溝通機制完善,基金經理之間、基金經理與研究員之間均可以更好地進行溝通,能夠從更多角度進行分析,互相討論,互相印證,最終得到較為一致的看法,因此其重倉個股也更容易在之后有更為出色的表現,整體業績表現優秀;
原因分析2:如果重倉某個股的資金量足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股價,從而有利于基金的業績表現;
原因分析3:雖然通常來看,持股集中度越高,所需承擔的波動風險也越大,但是公司整體持股集中度越高,說明公司的投研實力更強,在公司的集體溝通、討論和協商后才選定了該個股,反而是確定性較高的一種體現,因此其回撤控制水平反而更佳;
結論2:基金公司權益類管理規模越大,基金的業績表現更佳,區間回撤控制能力也愈強;
原因分析1:基金公司的權益類管理規模越大,代表著公司在權益管理方面更加具有經驗,因此業績更優、回撤控制更佳;
原因分析2:基金公司的權益類管理規模越大,說明公司的基金經理管理權益類資
產的能力較強,才能吸引更多資金的投入,因此業績等指標均更佳;
原因分析3:基金公司的權益類管理規模越大,可能會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
從而提高基金業績;
結論3:基金公司的注冊資本越高、成立年限越久,基金的業績表現越好,回撤控制更佳;
原因分析1:公司的注冊資本及成立年限均是公司實力的象征,老牌基金公司運營
時間久,管理經驗豐富,旗下產品種類齊全,能夠提供更大的平臺以及更堅實的研究支持,所擁有的基金經理平均管理能力也更強,因此業績表現更好;
原因分析2:公司注冊資本越高、成立年限越久,也意味著公司的整體架構更為完
善,風控體制更健全,也經歷了更多的風險事件,因此風控水平也更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影響我國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及回撤等指標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基金經理是否曾經擔任過賣方研究員;基金經理年限;基金的上期規模及業績;基金公司的管理規模及成立年限;以及基金公司的整體持股集中度。
1、在所有其他因素都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基金經理特征因素中,曾經擔任過賣方研究員的基金經理的平均業績比從未擔任過賣方研究員的基金經理的平均業績要高0.28%(約為整體平均業績的9%)。基金經理年限越長,業績也越好。而基金經理所獲得的證書及MBA 等因素則對業績等沒有明顯的影響。
對基金經理而言,最本質的核心競爭力是:1、曾擔任賣方研究員;2、年限更長;
2、基金的上一期業績和規模增量對本期基金的業績均有著顯著的負相關性,這與“均值回歸”的理念也較為符合,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越高的基金,往往也表現更好。
對基金而言,并非要選擇上一期歷史業績更好的,規模增長也會使得基金下一步的收益降低
3、基金公司的權益類管理規模越大、資金實力越雄厚(注冊資本越多)、管理經驗越豐富(成立年限越久,老牌基金公司)旗下權益類基金的業績表現越佳。
這一條與大多數投資者所理解的相同,即基金公司規模越大、股東越有背景、成立時間越久、知名度越高,所能獲得的收益也確實會越好。
4、基金管理公司的整體持股集中度越高,基金的平均業績表現越好,回撤也越小。
這一條似乎與招商證券的預期有所差異,通常來說,都會認為集中度越高,基金的業績可能會表現得更好,但是波動性也會越大,回撤也越大。
所以,招商證券最后總結,對于投資者來說,在其他因素相似、無明顯差異的情況下,可以這樣選基金:
1、擁有賣方研究經驗且基金經理年限更長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
2、同時關注所選基金的管理公司情況,盡量選擇管理規模更大、歷史更悠久的基金公司所發行的基金;
3、在規模相近的情況下,可更多地考慮公司整體持股集中度,可以選擇整體集中度更高的基金公司所發行的產品,可能會取得更多的超額收益。
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整體持股集中度過高,可能會產生由于某只重倉個股大幅下跌而產生大幅回撤的情況,從而帶來較高風險。
5、此外,雖然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基金的上一期業績和規模的增量對基金的本期業績有一定的反向作用,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建議投資者選擇上期業績表現不佳、規模未有明顯擴張的基金。
6、該結果只是針對各期數據的統計情況來看,畢竟過往業績及管理規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基金經理本身的投資實力,故該結果更加需要結合其他各項因素綜合來進行判斷。
7、因此,該結果更多地只是對投資者進行一定的投資擇時建議:不要在某只基金受到熱捧(上期業績優秀,規模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進行“沖動投資”,即與股票投資等類似,基金投資也不可以“追漲殺跌”,從而避免較難取得超額收益的情況。
來源: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 記者:葉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