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8-01-03 17:01:44
北京市首個老年公租房項目——匯鴻家園老年公租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迎來85戶老年人入住。該項目本批房源特意打破了限制,老人申請時可以自由升檔,選擇大套型。
北京市東五環外的匯鴻家園公租房,給69歲的租戶李有才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房子的大小、設施的齊全,而是囤白菜這件小事。
一個月前,當身體不太好的他還發愁過冬白菜時,項目管理處的譚沖已經把十幾斤大白菜、一捆蔥拎到他家門口了。
匯鴻家園老年公租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陸續迎來85戶老年人入住。這是北京市首個老年公租房項目,從硬件設計和服務模式上都在為后續項目積累經驗。

圖片來源:攝圖網
李有才入住沒幾個月,就已經把項目管理處7個人的名字都記住了。他說:“沒覺得他們是工作人員,感覺就像自家孩子。”
入住匯鴻家園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老北京”,冬天囤大白菜是多年的習慣,但老年人身邊沒子女,項目管理處的7個人上個月就集體采購了一批大白菜,送到有需要的老人家里。
李有才身體不好,是管理員譚沖重點照顧的老人,每天都得打個照面。昨天,她帶記者采訪時,手里拎了個鐵桶,到李有才屋門口才撂下。原來,這是李家的垃圾桶。順手給老人倒垃圾,是她頻繁探訪李有才養成的習慣。
北京市住建委透露,近年來,以“陪伴”為主題開展“陽光幫扶”,是公租房項目的重點服務工作。尤其對高齡獨居老人,項目管理處堅持“一對一結對子”,每月不定期入戶走訪不少于4次,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做家務、買菜、買水電煤氣、檢查門窗地板損耗等都成了每個管理員的“必修課”。截至目前,已有一百余名高齡獨居老人與管理員結成對子。
在匯鴻家園的120套老年公租房中,大套型24套,為61平方米左右的兩居室;中套型12套,為59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小套型84套,為45至50平方米的開間。一般公租房選房時,只有3口人家庭才有資格申請大戶型,老年人家庭很難申請到。但匯鴻家園這批房源就特意打破了限制,老人申請時可以自由升檔,選擇大套型。
項目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房源的臥室面積都比較大,可以容下兩張床,也是考慮到一些老年人需要子女陪護。120套戶型全南朝向、南北通透,采光充足、通風好。每戶也都設有1.5米進深陽臺,方便老年人養花、曬太陽。
由于租戶都是老年人,對身體健康的照顧顯得格外重要。在公租房設計和設備安裝方面,就已經顯出比普通公租房項目的不同之處。床邊、衛生間均設置緊急求助按鈕,老年人在緊急情況下能及時呼叫,第一時間得到幫助。這個按鈕“直通”物業公司中控室,24小時有人值守,幾分鐘內就趕到家中。
走廊、衛生間及廚房,全部都設置了無障礙設施。比如,從走廊到套內沒有門檻,輪椅可以無障礙通行;上下樓有專門的醫用電梯,容得下擔架;臥室燈光開關像酒店一樣實現雙控,老人不下床可以開關燈;怕老年人洗澡著涼,衛生間內還配備了浴霸……
從制度上,北京市保障房在建設過程中也充分考慮了適老性建設需求。
北京市去年發布的《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與評價標準》、《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試行)》等標準性政策文件中,都對適老化設計提出明確要求。其中,公租房建設要求,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適老化設計,最大限度提高老年人生活舒適度;共有產權住房建設要求,住區規劃應為老年人、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和社會活動提供條件,套型設計應充分考慮兩孩及適老性要求,套型以多居室為主。
在保障房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中,市住建委也加大對適老性設計的審查力度,僅去年就有20萬平方米住宅考慮適老化要求優化了設計方案。
配租配售方面,北京市也優先保障老年人需求。市住建委介紹,本市已經將家庭成員中含有60歲(含)以上老年人的申請家庭,全部納入保障性住房優先分配范圍,平均縮短輪候時間1年左右。截至目前,已通過公租房等多種方式累計解決3萬余戶老齡家庭住房困難。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曹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