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第二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落戶四川 加速臺資企業在川聚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8 10:48:08

12月27日,2017年全國臺協會長座談會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授牌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經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商務部共同批準,同意在四川省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棄非    

_____20171228104205.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昨日(12月27日),2017年全國臺協會長座談會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授牌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經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商務部共同批準,同意在四川省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合作區”的地理區域涵蓋三個產業園,包括位于成都市青白江經濟開發區的成都產業園、德陽高新區的德陽產業園、天府新區眉山青龍區域的眉山產業園。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的設立,將為四川承接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進一步深化川臺經貿合作,實現臺資企業在四川新的聚集,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搭建新平臺。

在川臺資企業累計達1979家

在會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向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鄧小剛授牌“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由此,四川成為繼廣西之后,全國第二個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簡稱“合作區”)的省份。

為何“合作區”會落戶四川?在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看來,四川在多個領域優勢明顯,能夠有效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四川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穩定的清潔能源供給保障,這些都是臺商前來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四川的產業配套優勢明顯,與臺商契合度很高,使其在當地能夠迅速融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周敏謙如是指出。

成都臺協會長徐大偉對此感同身受。他在會上指出,成都不僅有廣闊的內銷市場輻射能力,又有連通歐洲最短、最便捷的陸上通道和航空潛力,必將成為未來臺資企業聚集最快的地區之一。

臺商已紛至沓來。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目前已成為大陸西部臺資企業最多、投資額最大、擁有涉臺園區最多的省份。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在川臺資企業累計1979家,項目投資總額185.17億美元,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19家。

現如今,在川臺資企業已形成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建筑建材、百貨商貿4個優勢產業集群,金融、旅游、文創等現代服務業和有機生態觀光等現代農業合作呈快速發展態勢。

而在周敏謙看來,四川文化的厚重和包容也是吸引臺商來川投資的重要原因。2017年,臺灣同胞來川參訪觀光達40多萬人次。

“一區三園”多樣化承接產業轉移

“合作區”具體將如何打造?記者注意到,包含三個產業園在內的“一區三園”模式成為當天討論的焦點。

周敏謙告訴記者,“一區三園”的設立,主要是考慮單一園區難以滿足來自不同產業的臺商多樣化需求。構建三個產業園,將能夠以不同的功能定位更加廣泛地吸引臺商聚集。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談及三個“合作區”的定位,成都產業園所在的青白江鐵路口岸優勢明顯,將重點吸引出口加工業、先進制造業企業;德陽產業園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與臺灣產業合作潛力巨大;而眉山產業園將重點吸納光電顯示、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制造、現代農業等領域的企業。

與此同時,四川也有關于吸引臺灣高新技術人才和學生創業的安排。這正與臺灣青年來川工作趨勢吻合——據徐大偉透露,截至2016年,赴蓉發展的45歲以下(含45歲)臺灣青年約有4500人,其中,選擇自主創業占比達到34%,其主要從事服務業和零售等行業。

而針對臺商在川發展需求,三個園區的布局將有利于整合更多優勢條件。一個例子是,作為此次授牌的三個產業園之一,青白江發出的“臺廈蓉歐”物流大通道已正式貫通,從臺灣搭乘海鐵聯運模式的“臺廈蓉歐”班列前往歐洲,全程僅需18—20天,物流成本僅為空運模式的1/7—1/8。

新的利好則體現在金融扶持政策上。在揭牌儀式當天,四川省臺辦分別與國家發展銀行四川分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分行簽訂《支持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家銀行將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融資優勢,以企業和項目為合作紐帶,為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發展和臺資企業入駐合作區提供支持,創造良好投融資環境。

(實習生俞瑤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楊棄非 昨日(12月27日),2017年全國臺協會長座談會暨“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授牌儀式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經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商務部共同批準,同意在四川省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合作區”的地理區域涵蓋三個產業園,包括位于成都市青白江經濟開發區的成都產業園、德陽高新區的德陽產業園、天府新區眉山青龍區域的眉山產業園。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的設立,將為四川承接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進一步深化川臺經貿合作,實現臺資企業在四川新的聚集,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搭建新平臺。 在川臺資企業累計達1979家 在會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向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鄧小剛授牌“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由此,四川成為繼廣西之后,全國第二個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簡稱“合作區”)的省份。 為何“合作區”會落戶四川?在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看來,四川在多個領域優勢明顯,能夠有效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四川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豐富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穩定的清潔能源供給保障,這些都是臺商前來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四川的產業配套優勢明顯,與臺商契合度很高,使其在當地能夠迅速融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周敏謙如是指出。 成都臺協會長徐大偉對此感同身受。他在會上指出,成都不僅有廣闊的內銷市場輻射能力,又有連通歐洲最短、最便捷的陸上通道和航空潛力,必將成為未來臺資企業聚集最快的地區之一。 臺商已紛至沓來。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目前已成為大陸西部臺資企業最多、投資額最大、擁有涉臺園區最多的省份。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在川臺資企業累計1979家,項目投資總額185.17億美元,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19家。 現如今,在川臺資企業已形成電子信息、食品飲料、建筑建材、百貨商貿4個優勢產業集群,金融、旅游、文創等現代服務業和有機生態觀光等現代農業合作呈快速發展態勢。 而在周敏謙看來,四川文化的厚重和包容也是吸引臺商來川投資的重要原因。2017年,臺灣同胞來川參訪觀光達40多萬人次。 “一區三園”多樣化承接產業轉移 “合作區”具體將如何打造?記者注意到,包含三個產業園在內的“一區三園”模式成為當天討論的焦點。 周敏謙告訴記者,“一區三園”的設立,主要是考慮單一園區難以滿足來自不同產業的臺商多樣化需求。構建三個產業園,將能夠以不同的功能定位更加廣泛地吸引臺商聚集。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談及三個“合作區”的定位,成都產業園所在的青白江鐵路口岸優勢明顯,將重點吸引出口加工業、先進制造業企業;德陽產業園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與臺灣產業合作潛力巨大;而眉山產業園將重點吸納光電顯示、電子信息、新材料、高端制造、現代農業等領域的企業。 與此同時,四川也有關于吸引臺灣高新技術人才和學生創業的安排。這正與臺灣青年來川工作趨勢吻合——據徐大偉透露,截至2016年,赴蓉發展的45歲以下(含45歲)臺灣青年約有4500人,其中,選擇自主創業占比達到34%,其主要從事服務業和零售等行業。 而針對臺商在川發展需求,三個園區的布局將有利于整合更多優勢條件。一個例子是,作為此次授牌的三個產業園之一,青白江發出的“臺廈蓉歐”物流大通道已正式貫通,從臺灣搭乘海鐵聯運模式的“臺廈蓉歐”班列前往歐洲,全程僅需18—20天,物流成本僅為空運模式的1/7—1/8。 新的利好則體現在金融扶持政策上。在揭牌儀式當天,四川省臺辦分別與國家發展銀行四川分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四川分行簽訂《支持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家銀行將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融資優勢,以企業和項目為合作紐帶,為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發展和臺資企業入駐合作區提供支持,創造良好投融資環境。 (實習生俞瑤對此文亦有貢獻)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