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20 19:23:40
當了近20年的省內老大后,廣州最終被后來居上的深圳趕超。12月5日,廣東省統計局最新消息,深圳市的GDP在2016年就超過了廣州。正當人們還在糾結“北上廣深”還是“北上深廣”的排序時,一個新的排列組合出現,那就是“北上深杭”。面對深圳在前,杭州在后的“夾擊”,人們傳統印象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格局的日漸顛覆,廣州確實需要一劑穩定人心的強心針。
12月6日,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在廣州開幕。作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商業論壇,《財富》全球論壇時隔四年,重回中國,受到各方關注。談到為什么選擇廣州?作為《財富》全球論壇落址廣州的推動者,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志主編穆瑞瀾表示,“千百年來,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廣州既是中國參與全球商務的著名歷史象征,又是中國參與全球商務的杰出現代代表。未來10年,廣州有充分的條件保持商業領域的開放和創新。”
每經編輯|金喆 方京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編輯 楊歡
編者按
如果城市有情緒,12月初的廣州,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12月6日,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在廣州開幕。作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商業論壇,《財富》全球論壇時隔四年,重回中國,受到各方關注。
為什么選擇廣州?作為《財富》全球論壇落址廣州的推動者,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志主編穆瑞瀾表示,“千百年來,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廣州既是中國參與全球商務的著名歷史象征,又是中國參與全球商務的杰出現代代表。未來10年,廣州有充分的條件保持商業領域的開放和創新。”
而就在論壇開幕的前一天,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一則公告,讓不少人對于穆瑞瀾提出的,這個關于廣州未來十年的預測產生了一絲懷疑。
12月5日下午,廣東省統計局在官網發布“關于改革研發支出核算方法修訂地區生產總值核算數據的公告”,宣布深圳市的GDP早在2016年就超過了廣州。有網友調侃,叫了二十多年的“北上廣深”,從今起要改口稱”北上深廣“了。
事實上,作為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承辦《財富》全球論壇,可以看作對其國際經濟地位的一種認可,而與此同時,廣州也不得不面對GDP被深圳趕超,甚至被杭州追趕的窘境。
2017年12月6日-8日,廣州在世界面前展現了它最美的一面。
當88架無人機升空,在珠江畔組成絢爛多彩的標語,人們眼花繚亂的同時,也意味著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正式結束。
在長達一年多時間的籌備與13場全球路演和為期三天的智慧分享之后,“后《財富》”時代,廣州能享受到什么“紅利”? 面對國內城市日益激烈的競爭,未來廣州又該如何突圍?
老大哥
當了近20年的省內老大后,廣州最終被后來居上的深圳趕超。
事實上,近幾年來廣州的省內“頭把交椅”坐的并不安穩。2015年,廣州GDP總量為18100億元,位于15個副省級城市首位。但GDP增速后勁不足,2015年廣州GDP增速為8.3%,排名15個城市中第五,在杭州、南京、深圳和武漢之后。
而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深圳市2016年的GDP總量達到20078.59億,首次超過廣州。這也是廣州在連續27年GDP總量位居全國城市第三之后,首次被深圳超越。
近年來每一年的廣東省兩會,媒體無一例外地都會設置廣州與深圳之間城市競爭的話題,而兩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回應也都耐人尋味。
2015年,廣州市長在政府例行發布會上接到記者的提問時,稱“深圳是廣州學習的標桿。”深圳市相關領導則數次將廣州稱為老大哥。
而在2018年兩會時,針對上述問題,兩市領導又會有怎樣的說法,值得期待。
前狼后虎
正當人們還在糾結“北上廣深”還是“北上深廣”的排序時,一個新的排列組合出現了,那就是“北上深杭”。
今年10月,中國郵政發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分別出現四個城市的地標,包括北京的華表和長城、上海浦東的上海中心和金貿大廈、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和G20峰會主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
這讓四大一線中心城市由“北上廣深”變為“北上深杭”的討論聲音再起。
去年9月,G20峰會在杭州拉開序幕,這個齊聚全球20位最有權勢領袖的巔峰會議,將杭州推向世界的輿論中心。當時有關于G20峰會的報道中,央視主持人周瑛鋒說,一個城市是不是具有國際影響力,有三個指標:是否舉辦過世界級的盛會;是否具有影響世界的國際大企業;是否具有向世界輸出的商業模式或產品。
按照這樣的標準,杭州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企業,比如阿里巴巴,有向世界輸出的商業模式、產品,比如螞蟻金服的普惠金融。而去年9月杭州舉辦了G20峰會之后,顯然,杭州的國際影響力三個指標都達到了。
誠然,國際影響力只是國內標準一線城市的考量標準之一,更重要的指標還有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等。但面對深圳在前,杭州在后的“夾擊”,人們傳統印象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格局的日漸顛覆,廣州確實需要一劑穩定人心的強心針。
創新焦慮
長期往返廣深的人總能迅速說出兩座城市的鮮明區別:深圳的標簽是“活力”,廣州的是“安逸”。
在移動互聯網甚囂塵上的時代,一座城市有多少獨角獸企業,決定了能吸納多少流量、能處理的數據,也決定了在未來經濟里的就業、稅收、體量,進而決定了這個城市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
科技部今年發布了一份2016年的中國獨角獸發展報告,列出了131家獨角獸企業。北京65家、上海26家、杭州12家、深圳12家,四個城市占到了榜單87.78%。
讓廣州更加焦慮的是,融資匱乏的限制下,廣州的互聯網集聚效應和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越來越少,由于難以孵化出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廣州甚至飽受“淪為二線城市”、“從一線城市退出”的質疑。
不僅如此,這座中國歷史最悠久且唯一從未關閉過的對外通商口岸,已經很少有世界級的大型會議落戶,曾有著“中國第一展”美譽、綿延了120多屆的廣交會也在逐漸變為雞肋。
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到來,行業的變革使廣州又一次站在了經濟轉型的路口,廣州前所未有地渴望創新。在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中,廣州給自己的定位是“國際科技創新樞紐”。
巨頭缺位
12月4日,廣州市工信委副巡視員李丹戎在《財富》論壇相關發布會上直言,“廣州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也非常迫切,創新是廣州建設’制造強市’的重要推動力。沒有創新,廣州制造業就沒有未來。”廣州市科創委主任王桂林認為,創新最需要的就是開放、活力和市場。
的確,廣州自身在產業方面也迫切需要提檔升級。
今年3月,廣州市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藍圖:通過實施“IAB”計劃,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曾經,汽車制造、石油化工和電子產品制造,是撐起廣州經濟的“三駕馬車”。眼下,無論是汽車產業還是生物醫藥,除了廣汽集團、廣藥集團等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產業格局呈現出小而散的局面。就像騰訊之于深圳、阿里之于杭州、百度之于背景,廣州缺乏能夠撐起產業的巨頭。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而創新所依托的土地,是開放的政策支持和一流的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廣州市政府明顯提高了在招商引資的積極性。據統計,已新引進了47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注冊資本合計約382億元。
就連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郭臺銘也在《財富》全球論壇表示,“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非常有為,因為我在廣州有個項目,因為我今天要趕回深圳去,他約我9點、10點見面,說一定要跟我談半個小時,看我有沒有新的計劃放進來,他們非常的積極。”
開放升級
《財富》論壇無疑是劑強心針,畢竟廣州上一次迎接國際盛會還是7年前的亞運會。
7年之后的這場《財富》全球論壇,主題被定為“開放與創新:構建經濟新格局”。
在“廣州企業對話《財富》世界500強”會議上,時代公司首席內容官兼《財富》雜志主編穆瑞瀾強調,“開放和創新是未來10年城市和企業成功必不可少的兩個因素。廣州由于地理位置和歷史傳統的塑造而形成了開放和創新的特質。我認為,未來10年,廣州有充分的條件保持商業領域的開放和創新。”
一直以來,廣州都是一個外向型的城市,這座千年商都的發展離不開與世界的合作互動,廣州的財富史本就是廣州的開放史。包括《財富》論壇落戶,都是其向世界張開懷抱的動作之一。
從開放中要創新,在創新中更加開放,也許是這場《財富》全球論壇之于廣州的真正意義。
這不難理解,為什么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上,會有一場“自由貿易試驗區:機遇與挑戰”的分論壇。自貿區試驗,正是開放與創新的國家試驗。
那么,一場開放的《財富》全球論壇能為廣州帶來什么?
作為直接成果,本屆《財富》論壇號稱史上規模最大、企業總數最多、最具辨識度和影響力的一次盛會。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次論壇參會企業388家,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各界代表超過1100名,CEO級別超過300人。參會的世界500強企業數和邀請嘉賓數都超過了論壇歷史最高紀錄。
面對《財富》全球論壇這個絕佳的招商引資機會,廣州市政府在會議期間對于城市的推介可謂不遺余力,將廣州未來的產業規劃版圖展示給全世界。
在《財富》全球論壇之后,隨之而來的還有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和世界港口大會。毋庸置疑,在后《財富》時代,廣州需要抓住的,就在于這兩個關鍵詞:開放與創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