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3 00:27:4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11月22日,賽輪金宇(601058,SH)公告稱,全資孫公司擬將其持有的KRT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KRT集團)100%股權以50萬英鎊(約438.3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KRT Holdings Limited。
彼時,攬入KRT集團100%股權,賽輪金宇希望進一步擴大產品在英國及歐洲市場的銷量。而記者梳理發現,這筆看似劃算的“買賣”并未帶來預期的收益。今年上半年,KTR集團的凈利潤為-3976.23萬元。此外,2017年上半年,KRT集團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64萬元還曾影響賽輪金宇子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
商譽減值曾拖累子公司業績
11月22日,賽輪金宇公告稱,11月17日全資子公司沈陽和平子午線輪胎制造有限公司在盧森堡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和平國際輪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平國際)與KRT Holdings Limited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和平國際擬將其持有的全資子公司KRT集團100%股權按50萬英鎊價格轉讓給KRT Holdings Limited。
KRT集團成立于2011年8月,主要通過在英國及愛爾蘭設立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從事輪胎銷售及技術服務等業務。
談到此次股權轉讓,賽輪金宇稱自2014年收購KRT集團以來,KRT集團近幾年的經營成果一直未達預期。公司于2016年對其業務進行了重整,但至2017年上半年也未見明顯好轉跡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2017年1~6月,KRT集團的凈利潤分別為-1980.23萬元和-3976.23萬元。
此外,由于商譽減值,KRT集團還拉低了賽輪金宇子公司的業績。賽輪金宇2017年半年報顯示,沈陽和平子午線輪胎制造有限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減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營業成本上升,毛利下降;其控股孫公司KRT集團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64萬元,影響整體盈利。
此外,賽輪金宇提到,因KRT集團對公司產品在歐洲市場布局的戰略支持意義不明顯,基于謹慎性原則,截至2017年6月30日,賽輪金宇已對KRT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全額計提減值準備,本次股權轉讓收入50萬英鎊將計入投資收益。
曾寄望收購提升國際化能力
作為一家從事輪胎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賽輪金宇國外市場網絡布局已經涵蓋北美、歐洲、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區。
而此次擬被轉讓的KRT集團,曾被寄予提升賽輪金宇國際化運營能力的厚望。2014年1月13日,和平國際以1英鎊收購KRT集團100%股權。當時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KRT集團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1919.85萬英鎊,凈資產為-340.90萬英鎊;2012年度營業收入為4809.68萬英鎊,凈利潤為-201.75萬英鎊。
彼時,賽輪金宇提到,本次收購將有利于進一步擴大產品在英國及歐洲市場的銷量,并借助KRT集團在英國市場的良好聲譽及銷售布局,提升公司對全球化客戶本地化服務的效果,從而提升公司國際化運營能力。
卓創資訊輪胎分析師江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眼下對于輪胎出口來說,歐美市場為主流市場,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而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量比較零散。相較于歐美市場,東南亞等地也存在“低門檻”的特征,因而存在中高端產品流向歐美市場,低端產品流向東南亞等市場的現象。而在價格收益方面,歐美市場的收益也高于東南亞等市場。一般而言,大型輪胎廠商也傾向于優先布局歐美市場,再根據自身的生產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那么,此次KRT集團股權被轉讓之后,英國及歐美市場的出口貿易將由誰承擔,賽輪金宇的國際化戰略是否會發生變化和調整?記者在11月22日下午致電賽輪金宇并發送采訪提綱至對方郵箱,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