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0 01:15:43
11月1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公布了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樂信集團遞交的IPO招股書。根據招股書,樂信計劃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LX”,擬融資5億美元。
這是今年下半年,繼趣店、和信貸、拍拍貸、融360之后,又一家即將在美上市的國內金融科技企業。樂信集團的前身是分期樂商城,2016年底正式升級為樂信集團,旗下包括消費分期平臺分期樂、互聯網理財平臺桔子理財以及互聯網金融開放合作平臺鼎盛資產。
透過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可以發現,與前幾家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不同,在樂信集團總營收中,電商銷售收入占比超60%。電商加金融,能夠讓樂信實現雙重收入。此外,樂信通過智能金融應用,將整體實際年化利率控制在25.3%,顯著低于同業。
樂信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9月末,樂信集團有2000萬用戶,650萬授信用戶;2017年前三季度,樂信創造了39.87億元(人民幣,下同)營收。
樂信整體年化利率為25.3%
從交易規模看,自2013年設立至今,樂信總交易規模約為601億元,呈加速增長態勢,其中僅2017年前三季度的交易規模就超過前三年的總和,達到313億元,同比增長124%。
樂信招股書顯示,自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間,樂信180天壞賬核銷率基本保持在2%以下,低于中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平均水平。
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資產質量得到保障,這得益于樂信的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鷹眼”引擎。該引擎集成了1000多個決策規則,包含5000多個數據變量。通過“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手段,“鷹眼”引擎能夠對該用戶的還款能力、還款意愿、負債信息、穩定性、負面信息作出評估,并自動完成即時預警、攔截以及分析部署等功能。
在“鷹眼”引擎幫助下,樂信可以為那些傳統金融覆蓋不了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務,從而打開了一個具有無限想象空間的市場。與此同時,樂信的智能金融也讓用戶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得以降低。
消費金融的一大特點是小額、高頻,做好消費金融需要付出的成本較高,包括開發成本、人力成本、推廣成本等等。隨著移動互聯網和金融科技的廣泛使用,能夠使獲客、風控等關鍵環節在線上智能化地完成,進而極大降低運營成本。
例如審核,“鷹眼”引擎可以對95%的訂單全自動審核,秒級反饋結果,日處理訂單可以達到60萬單,相當于節省了3000名審核員的人力成本。
還比如招股書中提到的一個名為“蟲洞”的海量小微金融資產處理技術平臺。該平臺一端鏈接合作消費場景(資產端),另一端鏈接金融機構(資金端),根據資產狀況自動對資產進行分級、定價,再按照不同資金方提交的資產要求,將這些消費金融資產推薦給金融機構,開戶、授信、放款整個流程都可以線上實時完成,大大提升金融合作效率。目前,樂信與30多家機構合作伙伴達成了資金合作,綜合資金成本為8.9%。
成本降低的好處直接反映在利率上,截至2017年三季度,樂信包括資金方利息、平臺服務費等所有費用的整體實際年化利率為25.3%。
電商銷售收入占比超60%
樂信招股書顯示,2016年樂信集團總營收中,電商銷售收入占比超60%。這也是樂信與其他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最大的不同。
目前,樂信旗下分期樂商城已擁有72萬精選SKU(庫存單位),涵蓋3C數碼、運動美妝、教育培訓、家居家電等14個主流品質消費品類。
和金融業務相比,電商具有投入大、見效慢、產出比低的特點,但是從長遠來看,電商和金融能夠形成一套自我強化的閉環生態系統。
當用戶在分期樂進行一次電商交易時,也同步完成了一次消費金融交易,進而大大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獲客成本。分期樂商城還可以在商品利差和資金利差之間進行杠桿切換,針對高毛利的商品,可以采取免息的方式銷售,賺取銷售利差;對于低毛利的商品則可以用一部分資金利差來補貼商品價格,使得商品銷售更具有競爭力。電商與金融相結合,幫助樂信實現雙重收入,這是樂信盈利模式的特殊之處。
這種有場景的消費金融被認為“既是新金融,又是新零售”,通過將傳統的低頻信貸需求變成高頻的消費行為,讓金融變得生活化,增強用戶黏性。招股書顯示,分期樂整體的用戶重復購買率2015年為63%,2016年上升為74%。分期樂2015年前3個月獲取的用戶中,到2017年三季度,其中仍有49.5%為活躍用戶。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