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07 00:41:1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金喆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每經記者 金喆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縱觀珠江實業(600684,SH)近10年開發的項目,多個地塊的拿地時間已超過10年,在建項目的進度也比較緩慢。如此一來,好處是公司拿地成本低,賺了不少土地升值的錢;壞處是開發慢,資金被占用,無法高杠桿,也無法高周轉,結果就是公司規模很難做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9月下旬實地走訪了珠江實業位于廣州鬧市區的珠江頤德大廈、珠江璟園和御東雅苑三個項目。其中,珠江頤德大廈在2012年年底便進入施工狀態,直到今年第三季度才顯示為竣工,建設周期超過4年。
11月4日,負責珠江頤德大廈招租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已在招租,部分樓層有人辦公。對于多個項目進展緩慢的問題,記者向珠江實業發送了采訪提綱,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姜英偉9月28日回復稱,已就采訪情況上報,不清楚可回復的具體時間。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珠江實業的回應。
珠江頤德大廈項目:拿地到竣工耗時近10年
珠江實業起家于1985年,是廣州市成立最早的房地產綜合開發企業之一。遺憾的是,這家已過“而立之年”的房企沒有延續早年輝煌的業績,在新進項目開發上有些遲緩。
在珠江實業過往的資料中,“珠江頤德大廈”的名稱第一次出現,是在2014年年報中,而在此之前一直以“S8項目”命名。據當時的年報介紹,珠江頤德大廈項目位于廣州市東風中路與倉邊路交匯處西南側,地處越秀區傳統商務區,臨近省、市兩級政府,地理位置優越。項目總用地面積7445平方米,定位為超甲級智能生態寫字樓。
實際上,2008年珠江實業就從大股東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實業集團)和關聯公司手中接手了上述地塊。根據珠江實業2008年10月的公告,公司與廣州市東建實業總公司(以下簡稱東建實業)、中拓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拓地產)和珠江實業集團擬定了《S8地塊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以1.56億元收購S8地塊項目。其中,東建實業為珠江實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拓地產為東建實業全資境內子公司。
珠江實業在公告中表示,根據廣州中天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S8地塊項目在評估基準日2008年10月6日的評估結果為1.56億元,折合樓面地價僅為3850元/平方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已有較大幅度下降,較低的地價將為項目的成功開發起到良好的基礎作用。
但是,S8地塊的開發計劃卻一再延遲。珠江實業發布的《2009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資料》顯示,由于涉及中拓公司境外企業的法律地位問題,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進度較為緩慢。2011年6月份,珠江實業又表示“S8項目已取得土地證,爭取2011年底開工建設”。但是,S8項目的正式開工時間為2012年12月,比最初計劃的開工時間推遲了兩年。
珠江實業在2013年年報中稱,S8項目預計在2015年第二季度達到預售條件,2016年竣工。但直至2017年6月,珠江頤德大廈還處于在建狀態。2017年半年報顯示,珠江頤德大廈總建筑面積為5.87萬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積5.87萬平方米,對應的截至報告期末已竣工面積為零。
9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小北路和東風中路交叉口的珠江頤德大廈,一樓大堂正門處的“頤德中心”四個字格外醒目,外圍處于半圍蔽的狀態。當記者以租客身份咨詢時,現場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該寫字樓目前只接受整層出租,官方報價是150元/平方米·月,目前部分樓層已經有租客在辦公。
根據10月23日珠江實業披露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珠江頤德大廈已經竣工。這意味著,從2008年拿地到項目竣工,耗時幾近10年。珠江實業2017年三季報顯示,珠江頤德大廈已竣工面積為58745平方米,可供出售總面積為39112.47平方米,2017年1~9月已售面積為零,39112.47平方米的物業待售。
11月4日,記者再次致電珠江頤德大廈管理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該寫字樓只接受整層出租,目前已出租一部分物業,有一家單位已經開始營業。
珠江璟園項目:涉訴訟“沉睡”8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珠江實業的土地短板飽受詬病,但公司對具體項目的開發似乎并不著急,多個項目進度較慢。除珠江頤德大廈外,公司開發的珠江璟園項目也因為訴訟糾紛“沉睡”8年。
在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珠江實業參與的項目不多,頤德公館(項目名稱為珠江璟園)便是公司近年打造的重磅項目。珠江實業在2011年年報中這樣描述——頤德公館位于珠江公園正南,是正望廣州中央公園核心的最后地塊,公司目標是將該項目打造成為廣州住宅城市名片。
2016年的一波行情,將珠江新城地段的二手房價格抬上了8萬元/平方米,有些樓盤甚至超過10萬元/平方米。
11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珠江璟園的項目所在地。在靠近珠江公園的馬路南側,一排藍灰色的高層建筑和少數低密度大戶型圍繞而成的小區便是頤德公館。從外圍看小區的陽臺,入住率并不低。
但實際上,這個位于黃金地段的重磅項目曾經一度“沉睡”近10年。早在1998年,珠江實業與廣州宏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瀚公司,后更名為尚東地產)擬合作開發珠江新城L2、L3-1、L3-2三個地塊。根據珠江實業的公告,珠江實業將支付3.35億元換取獨立承包經營上述3個地塊的權利。當時雙方還約定,宏瀚公司要先完成珠江實業對該項目的《建設用地批準書》及《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加名手續,然后再于1999年年底完成退出該項目的合作手續。
但是,宏瀚公司一直沒有如期完成退出該項目的手續,致使珠江實業一度無法獲得上述地塊的獨立使用權,無法啟動項目的開發。
在合作中出現分歧后,宏瀚公司對珠江實業提起訴訟,然而沒想到的是,這場訴訟竟然持續了8年。直到2006年1月,珠江實業才宣布與宏瀚公司達成和解,珠江實業正式獲得珠江新城L3-1、L3-2地塊開發權(項目名為珠江璟園)。據海通證券在2008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珠江璟園樓面地價不過2300元/平方米。
2011年,珠江璟園項目正式登場。截至今年9月底,珠江璟園仍有6413.11平方米未銷售,今年1~9月份已銷售的面積為69.29平方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珠江璟園項目從入手地塊至今,已有19個年頭。
不過,這些低地價項目經過漫長的開發周期后,也一定程度上讓珠江實業賺得盆滿缽滿。2012年,珠江實業實現營業收入17.97億元,珠江璟園貢獻了12.05億元收入;2013年珠江實業的營業收入為23.37億元,珠江璟園貢獻了14.14億元。
對于以上項目的進度問題,截至發稿前,珠江實業仍未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提綱。
(實習生劉晨光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