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當心!周期股正被機構悄悄減持,業績才是基金增倉硬道理(名單)

證券時報網 2017-11-03 21:28:30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三季度末,周期股無疑成為年內牛股榜單的霸屏者,尤其在三季度,鋼鐵、煤炭、有色等板塊的強勁走勢,引發投資者對周期股的追捧。隨著三季報披露完畢,從周期牛股背后的機構持倉變動來看,被譽為今年 “宇宙總龍頭”的方大炭素遭遇了機構大幅減倉。

多數周期牛股背后遭基金減持

Wind統計數據顯示,剔除上市不滿一年的次新股,年初至今,股價漲幅超過100%的個股有30只,其中漲幅最大的為鴻特精密,漲幅為374.88%,贛鋒鋰業漲幅為229.26%,位居第二,方大炭素漲幅為186.73%,排名第三。

以下為年初至今漲幅排名前十的個股:

7月以來,隨著周期股的王者歸來,A股市場整體回暖。從上述排名前十的個股中也能看出,周期股無疑成為年內牛股榜單的絕對霸屏者 。其中,有色金屬板塊占據四席,贛鋒鋰業、方大炭素、華友鈷業、天齊鋰業都是今年漲勢強勁的“大黑馬”,成為資金追捧對象。

然而,從三季報披露情況來看,不少周期牛股遭遇了基金的大幅減倉。有著“宇宙第一龍頭股”之稱的方大炭素在三季度遭遇了基金大幅減倉。具體來看,今年二季度末共有116只基金合計持有方大炭素6623.3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3.85%。截至三季度末,持有方大炭素的基金數量為41只,合計持股數量驟降至869.38萬股,減少了5754.01萬股,減倉幅度高達86.87%。

同樣遭到減持的還有贛鋒鋰業,二季報顯示共有268只基金持有贛鋒鋰業950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8.28%,持股市值達到43.94億元。截至三季報,共有164只基金合計持股數量為7401萬股,合計減倉2099.7萬股,減倉幅度也達22.1%。

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漲幅超50%的119家公司中,有99家上市公司遭基金減持,占比達82.2%。除方大炭素、贛鋒鋰業以外,還有天齊鋰業、中國鋁業、蒙草生態等多只漲幅超100%的周期性牛股在三季度均遭基金減持。

以下為年初至今漲幅超100%,基金持有個股增減持變化情況:

公募基金增倉路徑:業績是硬道理

三季報數據顯示,無論是周期股還是白馬股,有業績為支撐才是公募基金的最愛。

從公募基金三季度持股市值來看,排名前十的個股全部為白馬股,分別是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五糧液、招商銀行、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瀘州老窖、中國太保以及興業銀行,持股市值均在100億以上。其中中國平安持股市值為368.9億元,貴州茅臺持股市值為236.14億元,伊利股份持股市值為238.6億元。

如果從持股增倉情況來看,三季度基金增持數量最多的有分眾傳媒、*ST華凌、陽光電源、華泰股份、開灤股份、林洋能源、通威股份、安泰集團、中孚實業以及陽煤化工。

從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情況來看, 上述個股除了中孚實業以外,均同比上漲。其中周期牛股*ST華凌,其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高達25.72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0.96億元的情況實現了扭虧,同時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最佳業績,凈利潤同比增長334.58%。股價最高漲至9月中旬的10.26元,隨后出現回調,但7月以來漲幅依然達到95.89%。

還有今年股價漲幅為175.72%的周期牛股華友鈷業,亦遭到基金繼續增持。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合計持有華友鈷業5499萬股,占流通股比的20.27%,三季末基金繼續加倉了1656.68萬股,持股占比升至27.93%。其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10.98億元,同比增長9723.35%。

“由此可見,機構介入上述股票核心出發點還是業績。機構建倉的過程往往能帶來股價上漲,建倉完畢后,股價波動幅度加大,投資者不能只憑機構動向決定投資標的,還要關注個股業績、行業景氣度以及市場發展前景等。”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稱。

來源:證券時報網公眾號(ID:wwwstcncom) 作者:羅曼

責編 秦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多數周期牛股背后遭基金減持 Wind統計數據顯示,剔除上市不滿一年的次新股,年初至今,股價漲幅超過100%的個股有30只,其中漲幅最大的為鴻特精密,漲幅為374.88%,贛鋒鋰業漲幅為229.26%,位居第二,方大炭素漲幅為186.73%,排名第三。 以下為年初至今漲幅排名前十的個股: 7月以來,隨著周期股的王者歸來,A股市場整體回暖。從上述排名前十的個股中也能看出,周期股無疑成為年內牛股榜單的絕對霸屏者。其中,有色金屬板塊占據四席,贛鋒鋰業、方大炭素、華友鈷業、天齊鋰業都是今年漲勢強勁的“大黑馬”,成為資金追捧對象。 然而,從三季報披露情況來看,不少周期牛股遭遇了基金的大幅減倉。有著“宇宙第一龍頭股”之稱的方大炭素在三季度遭遇了基金大幅減倉。具體來看,今年二季度末共有116只基金合計持有方大炭素6623.3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3.85%。截至三季度末,持有方大炭素的基金數量為41只,合計持股數量驟降至869.38萬股,減少了5754.01萬股,減倉幅度高達86.87%。 同樣遭到減持的還有贛鋒鋰業,二季報顯示共有268只基金持有贛鋒鋰業950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8.28%,持股市值達到43.94億元。截至三季報,共有164只基金合計持股數量為7401萬股,合計減倉2099.7萬股,減倉幅度也達22.1%。 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漲幅超50%的119家公司中,有99家上市公司遭基金減持,占比達82.2%。除方大炭素、贛鋒鋰業以外,還有天齊鋰業、中國鋁業、蒙草生態等多只漲幅超100%的周期性牛股在三季度均遭基金減持。 以下為年初至今漲幅超100%,基金持有個股增減持變化情況: 公募基金增倉路徑:業績是硬道理 三季報數據顯示,無論是周期股還是白馬股,有業績為支撐才是公募基金的最愛。 從公募基金三季度持股市值來看,排名前十的個股全部為白馬股,分別是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五糧液、招商銀行、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瀘州老窖、中國太保以及興業銀行,持股市值均在100億以上。其中中國平安持股市值為368.9億元,貴州茅臺持股市值為236.14億元,伊利股份持股市值為238.6億元。 如果從持股增倉情況來看,三季度基金增持數量最多的有分眾傳媒、*ST華凌、陽光電源、華泰股份、開灤股份、林洋能源、通威股份、安泰集團、中孚實業以及陽煤化工。 從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情況來看,上述個股除了中孚實業以外,均同比上漲。其中周期牛股*ST華凌,其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高達25.72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0.96億元的情況實現了扭虧,同時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最佳業績,凈利潤同比增長334.58%。股價最高漲至9月中旬的10.26元,隨后出現回調,但7月以來漲幅依然達到95.89%。 還有今年股價漲幅為175.72%的周期牛股華友鈷業,亦遭到基金繼續增持。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合計持有華友鈷業5499萬股,占流通股比的20.27%,三季末基金繼續加倉了1656.68萬股,持股占比升至27.93%。其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10.98億元,同比增長9723.35%。 “由此可見,機構介入上述股票核心出發點還是業績。機構建倉的過程往往能帶來股價上漲,建倉完畢后,股價波動幅度加大,投資者不能只憑機構動向決定投資標的,還要關注個股業績、行業景氣度以及市場發展前景等。”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稱。 來源:證券時報網公眾號(ID:wwwstcncom)作者:羅曼
周期股 機構持倉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