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03 13:37:48
在2017杭州灣論壇上,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對國際形勢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其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化的新機遇。
每經編輯|江然
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 主辦方供圖
每經記者 江然 每經編輯 姚治宇
11月3日,2017杭州灣論壇在杭州舉行。法國前總理多米尼克·德維爾潘在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對國際形勢發表了看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雖然全球經濟在積極復蘇,德維爾潘依然不斷“敲警鐘”,強調世界不確定性依舊在蔓延:經濟領域, 國際自由貿易風險正不斷加大;生態領域,氣候變化和資源枯竭正在威脅人類的未來。在變化莫測的當今,挑戰無處不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民眾和企業都無法置身事外。
政治對抗、經濟孤立等不是解決之道。相反,德維爾潘認為,“全球缺乏領袖和長期視野,需要一股強有力的聲音站出來,帶領世界發展并保持長期穩定。”
在德維爾潘看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馬克龍當選為法國總統等西方國家政界變動,讓不確定性成為了高頻詞。
此外,民粹主義抬頭也加劇了這種不確定性。他認為,盡管出現積極的恢復跡象,全球經濟仍受到了波動性影響。首先,是外界對國際自由貿易的疑惑,讓自由貿易受累于不信任和分歧;其次,經濟仍面臨著通脹和債務攀升的風險:利率的上調和金融法規的改革也存在巨大問號;此外金融市場仍受到短期投資和配置不足這些惡性循環的威脅。
其他不安因素也調動著世界神經。如不平等在全球范圍內擴大:一方面出現了經濟繁榮的世界城市,一方面是不斷衰敗的鄉村和落后地區。
在此背景下,德維爾潘堅信中國與歐洲可以共同努力,走上繁榮穩定的道路。他認為目前世界缺乏全球領袖和長期視野,需要一股強有力的聲音站出來,帶領世界發展并保持長期穩定:首先,有必要保護并改革現有制度,避免出現單邊行動。這意味著推動聯合國成員之間合作,加強成員代表性,做好內部平衡: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國和中國都有責任推動國際對話;同時意味著保持世界貿易組織等經濟機構開放談判,努力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共同解決金融危機和貧窮落后問題。其次,也是關鍵一點,是通過設計適合新世界秩序的工具尋找國際合作新方式。
在他看來,中國此前啟動亞投行就是推動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新興國家在全球秩序中崛起對推動平等和多元化,與發達國家并肩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也是決定性的。所以去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承認人民幣為國際貨幣非常正確,值得稱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德維爾潘強調中歐間的合作會成為新型全球化基石,而創新和合作是解決新世紀經濟挑戰的關鍵。這種合作不僅僅是為了貿易和投資,技術革新下,全球價值鏈更加相互依賴,很有必要達成全球合作機制,解決數字管理和創新領域的問題。
未來,中國發展將由新模式推動,他認為“新常態”轉型下,中國經濟完全有能力實現軟著陸。與此同時,歐洲近來的大選也開啟了新時代,整個歐洲該更加團結一致,向外界傳遞更清晰、統一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德維爾潘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也是全球化的新機遇。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是具有包容性的計劃,可以提供長期穩定和共同發展,在低利率和投資疲軟的當下,“一帶一路”倡議也會推動經濟格局改變。
不過他同時也提出,實現經濟穩定還需要新的常用工具。世界需要金融穩定新工具,也需要經濟刺激新工具。 對于中國發展,他也指出風險仍然存在, 也正因如此,中國正努力進行財政和金融改革,解決影子銀行、水泥鋼鐵之類領域產能過剩等經濟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