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7-10-02 09:25:58
2014年初,杭州對西湖展開整治,在關停西湖周邊30家高檔會所的同時,也開啟了會所的轉型之路。而今,伴隨著十一黃金周,杭州西湖也迎來了旅游高峰,彼時被少數人壟斷的絕佳湖景逐漸步入尋常百姓的生活。
伴隨著濃濃的桂花香,浙江杭州西子湖畔迎來了國慶、中秋“雙節”假期的旅游高峰。
來自河北的陳先生熱愛書法。正在北山街杭州國畫院美術館舉辦的主題書法展,讓他流連忘返。
杭州國畫院美術館所在地,是清末南潯絲綢富商所建別墅。2007年,作為杭州市歷史保護建筑的抱青別墅由某企業租下,變身會館,成了西湖邊不對平常百姓開放的一處神秘處所。
2014年初,杭州率先進行會所整治,還湖于民、還園于民、還景于民,關停了西湖周邊30家高檔會所,著手編制《西湖風景名勝區業態提升規劃》,分批推進30家關停高檔會所的轉型工作,并公開征求意見。
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在西湖邊建立一個中國畫美術館”的呼聲很高。當年3月,杭州國畫院美術館開始籌建,選址就是抱青會館。
經過持續的大規模整治,曾經被少數人壟斷的絕佳湖景逐漸步入尋常百姓的生活。
伴隨著桂花香,位于西湖景區的“開心茶館”里坐著不少人,喝茶、聊天、賞景,69歲的杭州市民婁女士是這里的常客。
天氣好的時候,她會和三五好友來到這里,先練一段太極,然后到茶館里坐著聊聊天,一般每個人消費40元左右就夠了。
“開心茶館”的前身是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高檔餐飲經營場所“西湖會”。婁女士笑著說,記得以前,這里周圍有圍欄,一般人進不來。
昔日的會所,如今都找到了轉型之路。杭州市紀委提供的資料顯示:西湖邊的30家高檔場所,除了老字號“天外天”仍舊保留餐飲定位,轉向大眾消費外,其余有16家轉型為茶館、3家為咖啡館、3家為公益機構、2家為培訓交流基地,還有5家則成為文創空間。
“每家走的路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三還于民’的定位,是要讓普通老百姓可進入、可消費。”杭州市紀委駐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紀檢組副組長金達說。
“員工人數:16;是否開放:是;有無查出問題:無……”在金達的辦公室,擺放著轉型會所檢查表。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下轄多個單位,其中涉及會所整治的有11家。金達說,自整治之日起,這11家單位各安排了聯絡員,專司轉型會所檢查。
位于南山路的“初心”咖啡館和“木跡”咖啡館,以前分別是“東籬會所”和“涌金樓”,如今成了別有風味的大眾咖啡館。
“從窗邊望出去,遠山近湖,太美了!”在“初心”咖啡館二樓,從湖北來杭州游玩的小劉一邊自拍,一邊對記者說。
西湖邊的高檔經營場所不僅阻擋了游客親近西湖美景的步伐,更隔斷了群眾與黨和政府的血肉聯系,還極易助長奢靡之風、滋生腐敗行為。
杭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陳擎蒼說,杭州市將整治會所歪風作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反對“四風”的重要突破口,多管齊下,令行禁止。今后,杭州市紀委還將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督促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監管措施,切實履行監管責任,不斷鞏固深化專項整治成果。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楊建華說,從曾經的必須高額消費才能進入,到如今買杯咖啡就能臨窗賞景。西湖邊的會所之變,不僅剎住了奢侈貪腐的歪風,還變出了更可親的西湖、更美的杭州。
來源:新華網 記者 岳德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