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9 10:27:58
哈藥股份接到控股股東哈藥集團通知,公司實控人哈爾濱市國資委正在籌劃與哈藥集團相關的重大事項。哈藥集團旗下兩上市公司哈藥股份、人民同泰自9月28日起停牌。
每經編輯|趙天宇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姚治宇
9月28日,哈藥股份披露,接到控股股東哈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藥集團)通知,公司實控人哈爾濱市國資委正在籌劃與哈藥集團相關的重大事項,涉及哈藥集團層面的股權變更,以推進哈藥集團繼續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鑒于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哈藥集團旗下兩上市公司哈藥股份(600664,SH)、人民同泰(600829,SH)自9月28日起停牌。
一位哈藥集團內部人士對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此次集團股權變更事宜,目前未接到進一步消息。上市公司層面,哈藥股份、人民同泰相關人士亦向記者表示,目前未接到進一步計劃,尚無明確時間表。
目前,哈藥集團為中外合資企業。其中,哈爾濱市國資委持股45%,CITIC Capital Iceland Investment Limited、WP Iceland Investment Ltd 分別直接持有哈藥集團22.5%的股權,哈爾濱國企重組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持股10%。
此番哈藥集團層面的股權變更,是否將涉及中、外資持股比例的變化,哈藥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未接到進一步消息,集團官網亦未有相關訊息。在今年6月6日哈藥集團的股權變更事項中,WP Iceland Investment Ltd的全部股份持有人由此前的華平實體,變更為CITIC Capital Platform Investment Limited。變更后,這間公司和直接持股哈藥集團22.5%的 CITIC Capital Iceland Investment Limited互為關聯方,構成一致行動關系,二者實控人均為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按照目前的股權格局,哈爾濱國資方面持股55%,中信資本方面持有45%。
哈藥集團的國企改革正在推進。《哈爾濱日報》官方微信9月9日消息,8日曾召開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工作推進落實座談會,近一個月哈爾濱市20戶國有出資企業集團全部召開國企深化改革動員部署會議,并均成立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開展所屬企業的調查摸底;10戶企業已出臺混改工作方案,其中即包括哈藥集團。
上述哈藥集團人士亦證實,9月8日的會議上曾提到哈藥集團的股權激勵工作。《哈爾濱日報》官方微信顯示,哈藥集團對應的內容是“將繼續推進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部分的授予工作”,但該文并未提及集團層面的股權變更事宜。
作為哈藥集團旗下的上市平臺,哈藥股份董事會早在2015年7月便審議通過了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的相關議案,2016年、2017年也審議通過了進一步的議案。2017年9月哈藥股份披露,有部分激勵對象放棄認購限制性股票,因此公司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部分激勵對象人數下降為174名,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數量也因此調整。
近年來,隨著各地國資改革的推進,醫藥行業的國資企業也聞風而動。例如,2014年央企的“四項改革”試點中,即包括在國藥集團開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改革。隨后,國藥集團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停牌并進行資產重組,最終明確理順各平臺主營業務。此外,2017年2月天津市國資委發布消息,將進一步發揮中新藥業、力生制藥、天藥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融資平臺作用。
國開證券2017年3月研報顯示,A股醫藥國資背景上市公司共52家,占醫藥上市公司比重為22%。國企市值占比為23%左右,說明醫藥行業內民企進入較充分。在52家醫藥國企中,國務院國資委為實際控制人的企業共9家,分別為華潤系(3家)、國藥系(4家)、通用系(1家)和中化系(1家)。
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對此表示,國有藥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除了股權結構的調整,也包括經營權的逐漸外放。社會資本、民營資本的引入,將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整體運營效率;而民營資本則看中的是國資帶來的良好資源,二者結合后將有助于激發企業活力。
國開證券研報在分析醫藥國企混改時認為,制藥行業正面臨寒冬,國企與優秀民企在創新、營銷、成本控制、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創新方面的差距更為突出,因此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均凸顯混改的必要性。
(實習生鄭恩紅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