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鄭眼看盤:股指走勢平穩 可持股過節

每經投資寶 2017-09-28 20:30:26

周四A股稍有調整,但走勢均較為平穩。由最近一些公開信息看,似乎各路資金加倉的較多,選擇持股過節的較多。這樣的格局也許會造成節后股指繼續上漲,但力度可能較為溫和。所以,我覺得今年國慶行情理應不錯,不過,在配置上到底應該注意什么呢?

每經編輯|何建川

來源: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大家好,我是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鄭眼看盤》專欄作者鄭步春,感謝粉絲朋友對我視頻節目的支持,本周,我主要回答這幾個粉絲提問。

?

?

Q1、近期成交量呈逐漸下降趨勢,鄭老師如何看,另外當前適合持倉過節嗎?

答:最近成交量下降與獲利盤日益減少相關,也與買方資金面不足夠相關。在拋售一方,因市場預期10月下旬之前股市多半會穩定,所以拋售者也不積極。

既然買賣力道都不足,成交量自然就下降了。總之我相信成交量只有從買與賣兩個角度去看才有意義,就好像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得檢查兩個手掌是不是?

我覺得可持倉過節,但應注意可適度多配些權重股,因行情維持穩定的重擔多半會壓在權重股身上,權重股此時會脫離基本面,純是為了漲而漲。

Q2、最近5G概念很火,對于此類題材炒作,有沒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答:概念來時當然就可炒,不管是真假都可以炒,區別的只是未來策略。如十幾年前網絡股泡沫,當時巴菲特因腦子太清醒反而踏空很大一段,所以這個事情是不能太清楚的,沒弄清也可參與。

實際上互聯網現在證明不是泡沫,但即使如此,也曾在某幾年被視為泡沫,因當時的炒作遠遠透支了互聯網前景。之所以透支,與一些配套設備沒跟上相關,如手機等遠未普及。

這個5G也許可基于同樣思路對待,我相信5G前景一定很美好,因其提速幾十倍,為遠程醫療、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無人機、車聯網等各大新興產業前提之一。雖然如此,但如果炒作提前透支了,有時調整也是很痛苦的,投資者只需注意這點即可。

Q3、像華大基因、中科信息等科技含量高或者行業翹楚的次新股,常常被市場爆炒,但散戶不敢追高,只有眼睜睜看著被炒上去。請問鄭老師,對于這種行業頂尖的次新股,想進行長期投資的話,在買入時機等方面是否有一些經驗技巧?

答:我主要經驗是“一部分上市初極被看好的品種”最終證明是假的,我不是說上面兩公司是假的,我沒這意思,我只是提醒投資者不能光看剛上市宣傳,還得深入了解。

這樣的例子不少的,海普瑞、華銳風電等都是這樣,這例子其實還有許多的,數不勝數,我就不去細找了。投資者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還沒上市時市場的確是看好的。而像騰訊之類,其實一開始并不顯山露水,沒人去買的。

所以找騰訊之類牛股的確不容易,牛股不是特別易找的。我覺得外表光鮮的品種得經過時間檢驗,投資者如果想占先機,那勢必得深入行業才行,得深入了解,不能聽片面廣告、PPT等,更不能只看券商的研發報告。

我沒辦法具體分析,事實上我也不可能了解所有行業,我這里也只是提個醒,即投資者最好不要隨意相信別人說的。

市場很少會出現“顯而易見”的機會!掌握大機會者,通常背后所花力氣也是極大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成功”!

好的,本周的答疑到此結束。粉絲可以繼續在我的專欄《鄭眼看盤》文后進行提問,在下周同一時間,我會為粉絲朋友帶來我的最新解答,謝謝。

鄭眼看盤:股指走勢平穩 可持股過節

周四A股稍有調整,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微跌0.17%至3339.64點,深圳綜指跌0.23%至1974.78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均為微跌。由盤面看,個股表現較為均衡,白酒股可能受節日氣氛影響而顯著走強。

資金面壓力比較大,今日交易所國債回購尾市時均猛力上沖,其中14天期的沖至8%以上,7天期的一度沖至12%,隔夜利率沖至14.50%。當上述國債回購利率猛沖時,當時大盤正在殺跌,但仍算溫和,投資者心態較穩,只是被動接受資金面帶來的壓力。

明日資金面壓力理應出清,股指可能走得安穩些,在多數情況下有望上漲。投資者現在主要精力應放在研判節后走勢上,節前走勢已基本定型了,不會再翻啥大花樣了。

由最近一些公開信息看,似乎各路資金加倉的較多,選擇持股過節的較多。這樣的格局也許會造成節后股指繼續上漲,但力度可能較為溫和,因空翻多的力量多少受到削弱。

今年的市場有個特征,投資者較以往更注股票質地。此處的“質地”是個籠統叫法,有人偏好將單純的盈利視為“質地”,有人將行業屬性與前景視為“質地”。這兩種做法應該都沒有錯,上半年以前者為主流,而最近幾月又以后者為主流。

個人認為,在經濟增速暫看不出有爆發加速的跡象時,投資者可能更適合向后者傾斜,即更多地注重行業屬性與前景。就股票走勢來看,周期類的股票就算能漲上去,且漲幅不小,但一旦周期拐頭,其跌幅也會相當驚人,所以對逃頂要求相對高些。然而問題是,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逃頂能力本質上并不太強,所以我相信投資者可能更應注重行業及前景。

以騰訊之類公司為例,其業績一旦增長了,就很難大幅倒退,這顯然與周期類股大不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買到了真正有好前景的新興行業股票,就算最終沒能逃頂,由超長期來看,最終仍會是贏家。做這樣的股票,對投資者敏捷能力要求會相對低些。

由往年行情看,A股一年通常會有兩波,一波是春節,一波是秋季,然后大概率會調整,直到年末或來春又見低點。今年的行情理應有些特殊,但投資者多少仍應記得歷史概率,然后在操作上將這種因素考慮進去。我覺得今年國慶行情理應不錯,但弄不巧可能只是權重股行情,其余個股多半也能漲,但可能不是主流。

到了10月下旬,A股不排除出現些調整,整固后再為來年行情做鋪墊。就A股來說,因市盈率中值太高,所以行情往往是跌出來的,雖然偶爾也有特大行情,但最終都能價值回歸。(鄭步春)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來源: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大家好,我是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鄭眼看盤》專欄作者鄭步春,感謝粉絲朋友對我視頻節目的支持,本周,我主要回答這幾個粉絲提問。 Q1、近期成交量呈逐漸下降趨勢,鄭老師如何看,另外當前適合持倉過節嗎? 答:最近成交量下降與獲利盤日益減少相關,也與買方資金面不足夠相關。在拋售一方,因市場預期10月下旬之前股市多半會穩定,所以拋售者也不積極。 既然買賣力道都不足,成交量自然就下降了。總之我相信成交量只有從買與賣兩個角度去看才有意義,就好像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得檢查兩個手掌是不是? 我覺得可持倉過節,但應注意可適度多配些權重股,因行情維持穩定的重擔多半會壓在權重股身上,權重股此時會脫離基本面,純是為了漲而漲。 Q2、最近5G概念很火,對于此類題材炒作,有沒有需要注意的事項? 答:概念來時當然就可炒,不管是真假都可以炒,區別的只是未來策略。如十幾年前網絡股泡沫,當時巴菲特因腦子太清醒反而踏空很大一段,所以這個事情是不能太清楚的,沒弄清也可參與。 實際上互聯網現在證明不是泡沫,但即使如此,也曾在某幾年被視為泡沫,因當時的炒作遠遠透支了互聯網前景。之所以透支,與一些配套設備沒跟上相關,如手機等遠未普及。 這個5G也許可基于同樣思路對待,我相信5G前景一定很美好,因其提速幾十倍,為遠程醫療、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無人機、車聯網等各大新興產業前提之一。雖然如此,但如果炒作提前透支了,有時調整也是很痛苦的,投資者只需注意這點即可。 Q3、像華大基因、中科信息等科技含量高或者行業翹楚的次新股,常常被市場爆炒,但散戶不敢追高,只有眼睜睜看著被炒上去。請問鄭老師,對于這種行業頂尖的次新股,想進行長期投資的話,在買入時機等方面是否有一些經驗技巧? 答:我主要經驗是“一部分上市初極被看好的品種”最終證明是假的,我不是說上面兩公司是假的,我沒這意思,我只是提醒投資者不能光看剛上市宣傳,還得深入了解。 這樣的例子不少的,海普瑞、華銳風電等都是這樣,這例子其實還有許多的,數不勝數,我就不去細找了。投資者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還沒上市時市場的確是看好的。而像騰訊之類,其實一開始并不顯山露水,沒人去買的。 所以找騰訊之類牛股的確不容易,牛股不是特別易找的。我覺得外表光鮮的品種得經過時間檢驗,投資者如果想占先機,那勢必得深入行業才行,得深入了解,不能聽片面廣告、PPT等,更不能只看券商的研發報告。 我沒辦法具體分析,事實上我也不可能了解所有行業,我這里也只是提個醒,即投資者最好不要隨意相信別人說的。 市場很少會出現“顯而易見”的機會!掌握大機會者,通常背后所花力氣也是極大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成功”! 好的,本周的答疑到此結束。粉絲可以繼續在我的專欄《鄭眼看盤》文后進行提問,在下周同一時間,我會為粉絲朋友帶來我的最新解答,謝謝。 鄭眼看盤:股指走勢平穩可持股過節 周四A股稍有調整,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微跌0.17%至3339.64點,深圳綜指跌0.23%至1974.78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均為微跌。由盤面看,個股表現較為均衡,白酒股可能受節日氣氛影響而顯著走強。 資金面壓力比較大,今日交易所國債回購尾市時均猛力上沖,其中14天期的沖至8%以上,7天期的一度沖至12%,隔夜利率沖至14.50%。當上述國債回購利率猛沖時,當時大盤正在殺跌,但仍算溫和,投資者心態較穩,只是被動接受資金面帶來的壓力。 明日資金面壓力理應出清,股指可能走得安穩些,在多數情況下有望上漲。投資者現在主要精力應放在研判節后走勢上,節前走勢已基本定型了,不會再翻啥大花樣了。 由最近一些公開信息看,似乎各路資金加倉的較多,選擇持股過節的較多。這樣的格局也許會造成節后股指繼續上漲,但力度可能較為溫和,因空翻多的力量多少受到削弱。 今年的市場有個特征,投資者較以往更注股票質地。此處的“質地”是個籠統叫法,有人偏好將單純的盈利視為“質地”,有人將行業屬性與前景視為“質地”。這兩種做法應該都沒有錯,上半年以前者為主流,而最近幾月又以后者為主流。 個人認為,在經濟增速暫看不出有爆發加速的跡象時,投資者可能更適合向后者傾斜,即更多地注重行業屬性與前景。就股票走勢來看,周期類的股票就算能漲上去,且漲幅不小,但一旦周期拐頭,其跌幅也會相當驚人,所以對逃頂要求相對高些。然而問題是,絕大多數投資者的逃頂能力本質上并不太強,所以我相信投資者可能更應注重行業及前景。 以騰訊之類公司為例,其業績一旦增長了,就很難大幅倒退,這顯然與周期類股大不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買到了真正有好前景的新興行業股票,就算最終沒能逃頂,由超長期來看,最終仍會是贏家。做這樣的股票,對投資者敏捷能力要求會相對低些。 由往年行情看,A股一年通常會有兩波,一波是春節,一波是秋季,然后大概率會調整,直到年末或來春又見低點。今年的行情理應有些特殊,但投資者多少仍應記得歷史概率,然后在操作上將這種因素考慮進去。我覺得今年國慶行情理應不錯,但弄不巧可能只是權重股行情,其余個股多半也能漲,但可能不是主流。 到了10月下旬,A股不排除出現些調整,整固后再為來年行情做鋪墊。就A股來說,因市盈率中值太高,所以行情往往是跌出來的,雖然偶爾也有特大行情,但最終都能價值回歸。(鄭步春)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鄭眼看盤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