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對話金融科技 中小銀行應基于某一點重點突破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8 17:24:22

第二場圓桌對話環節中,河南省農信社信息科技中心副總經理項鎮、邢臺銀行首席信息官韓東、陽泉市商業銀行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元真偉、江蘇長江商業銀行信息總監王珂、吳江銀行科技部副總經理施飛飛、飛貸科技金融首席戰略官孟慶豐(主持人)就"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展開了討論。

每經編輯|姚祥云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9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中國商業銀行價值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以價值經營為主題,聚焦中小銀行在當前形勢下的發展趨勢和發展路徑。在下午的第二場圓桌對話環節,河南省農信社信息科技中心副總經理項鎮、邢臺銀行首席信息官韓東、陽泉市商業銀行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元真偉、江蘇長江商業銀行信息總監王珂、吳江銀行科技部副總經理施飛飛、飛貸科技金融首席戰略官孟慶豐(主持人)就"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展開了討論。

對話實錄:

孟慶豐:這一兩年,金融科技確實給現在的金融系統帶來了很多的改變,當然了,也不排除過往幾年帶來的一些混亂,我們今天討論技術給銀行的轉型升級帶來哪些支持。首先我還是想請大家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一下。

韓東:大家好!感謝有這個機會,誠惶誠恐,我是邢臺銀行的首席信息官韓東,我首先介紹一下邢臺銀行的基本情況。邢臺銀行是河北中南部的一家區域性城商行,我們銀行有幾句話想向分享大家,打造具備特色和成長性的銀行,一會兒我想用這個話題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其次,通過金融科技,用幾年的時間,使我們銀行的業績上一個新的臺階。

元真偉:謝謝大家!我是陽泉市商業銀行的,陽泉市商業銀行是山西非常典型的一家中小金融機構,資產規模400億元左右,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在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科技等方面,還有短板需要補充。這次參加會議,還是以學習觀摩的心態,看看行業內先進的中小金融機構的信息科技的發展情況,是學習的態度,謝謝!

王珂:各位同仁、各位領導大家好!非常感謝有機會進行學習和交流,我是江蘇長江商業銀行的首席信息官王珂。江蘇長江商業銀行是總部設在江蘇省泰州市的一個城商行,我們銀行的資產規模200多億元,人員比較少,1000多一點,我們的分支機構基本上集中在蘇州。基本上沒有什么理財業務,也沒有外面的業務,我們的業務方向是社區銀行、微小企業和三農貸款。

項鎮: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下午好!首先感謝有這么好的機會,我來自河南農信社信息科技部,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河南農信社,2005年成立,截至目前,資產規模1.25萬億元,存款1.2萬億元,貸款規模6500億元。農信社不參與具體的經營和管理,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們有一些困惑。今天聽了各位嘉賓講解,感受頗多,以后歡迎各位專家領導去我們河南農信指導工作,謝謝大家!

施飛飛:各位領導、各位同仁下午好!我們是吳江市的銀行,位于蘇州的區域性農村商業銀行,目前全行的規模在870億元左右,我來自科技部。今天參加會議一方面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以及行業里面領導的認可,原來我們是科技部下面的產品創新中心,本人叫施飛飛,謝謝!

孟慶豐:元總一開始就說是來學習的,施總也是來學習的,今天氛圍是很開放的,希望大家把一些真正的觀點和思路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在參會的過程中有一些提升和學習。韓總剛才簡單點了題,請各位分享一下,從現在來看,未來不管是我們需要轉型的機構也好,還是沒有轉型的機構也好,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未來金融科技的趨勢,大家是怎么看的?

韓東:確實是來學習的,我給大家分一下我們做的事情,確實不太敢說,講一下應用。我把我們作為科技人員的思維邏輯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們對這個事情的結果是很有信心的,得益于我們銀行領導、董事會的支持。今年年初,我們在北京設立了一個科技創新中心,相當于在北京有一個人才基地,這是我們的一個舉措。

邢臺處于河北的南部,在京津冀的邊上,我們努力做一些吸引人才的手段,所以我們成立了科技創新中心。有一些開發和研發的工作和信息科技部一起做科技創新。我們有一個前提,立足地域優勢,利用金融科技,服務好本地的客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邢臺本地處太行山域,人們很樸實。

我給大家分享幾個具體的例子。邢臺東部有一個縣叫林西縣,和山東的臨猗縣交界,總產值占全國五分之一。我們沒有能力為這些產業集群提供更多的服務,到我們走到這個地方的時候,發現很多產品太落后了,他們有需求,有好的訂單,有上下游。

城商行很難做到比較重的供應鏈金融系統,我們和當地合作,立足于軸承服務,我們獲得的是什么呢?線上的訂單,我們給它做支付結算。和電商企業、當地政府和產業集群一起打造產業生態,銀行還是做銀行該做的事情。

第二個案例,邢臺本地的一些商超,如何利用金融科技為它提供新的服務,我們也在探討。比如說今年年底會開業一個大的商超,是大悅城的運營團隊做的項目,第一期有300多個商戶,我們給它提供服務,首先是什么呢?綜合的收單系統,一個銀行怎么給它提供這樣的服務?對于大行來說很容易,有些銀行還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多級商戶要求針對不同的商戶有不同的費用,不同的結算周期,有的商戶是松散的可管理的,有的商戶控制力比較弱,有些商戶控制力比較強。數據的把控,包括對支付的力度,還有清算的要求,都是個性化的。對我們的科技力量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我們甚至為此重啟了一個項目,把原來的項目做了整合,做了優化升級。

通過本地的地推團隊,通過電商企業,還通過農村的商超,做一些延伸的服務,把我們的融資服務加載到農村的小商超的經營體系上去。每一個領域客戶都有具體的需求,值得我們去挖掘。剛才有位領導說,寬一米深一百米,我們要深耕客戶。現在全行的思路是什么呢?科技人員往前走,和業務人員一起開拓市場,包括找方案、找客戶。

孟慶豐:感謝韓總的分享,我們看到邢臺銀行在科技方面有一些發展。科技人員和營銷人員齊頭并進,其實還有另一個可能性,我們在創新的時候,到底是需要市場驅動還是技術驅動?這也是值得討論的話題。在一些新技術出現的時候,是否有新的市場產生,再聽一下元總的分享。

元真偉:談不上什么分享,對于金融科技的發展,我們本著一種學習的態度,看行業的趨勢是怎么樣的。對于我們的小銀行來說,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管理方面,都達不到創新的水平,跟著趨勢來走,而不是跟趨勢相背離,我們還不具備這個能力。

我們行今年做新的系統改造,把我們的系統做一個比較大的變革,主要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移動化、智能化的要求,打造一個支持多業務、多渠道的新的核心系統,來滿足新的業務對我們的核心要求。

金融科技對于我們銀行的應用來說,可能達不到井噴的趨勢,或者是面面俱到的追趕,只能是基于全行做某一個地方的重點突破,基于大數據或者是人工智能或者是云計算的方向,有一個突破口,集全行的技術、人力,選擇一個突破口,作為全行的品牌亮點,能夠讓客戶對我們行有品牌認識,這是我們初步的想法。

孟慶豐:京東、百度、阿里、騰訊紛紛做了戰略合作,當然,各個銀行也推出了自己的線上產品,今天我看到的新聞,工商銀行也推出了自己的全線上的針對小企業的產品。王總分享一下您的一些看法。

王珂:我做了這么多年的信息科技,信息科技在行里面的作用有三點,開源、節流、平安。我們想做兩件事,第一,和互聯網深度融合,你說客戶重要嗎?很重要,風險模型重要嗎?也很重要,阿里、騰訊、京東、百度進行戰略合作,我們也建立了自己的戰略平臺。江蘇省內有很多的銀行之間的聯盟,比如江南銀行,還有江蘇銀行牽頭的江蘇省內的城商行的大數據實驗室,我們自己走出去跟企業、稅務、工商合作。第二,我們在重建數據中心,云計算、超融合、國有的去IOE技術,其實現在對行里面的成本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剛才孟總講,科技怎么引領,我們一直在講創新,科技的創新一定要在銀行的戰略指導下,要服從銀行的戰略,在這個條件下,我們怎么解決客戶的痛點。現在做IT的年輕人,不能用老的管理方式,他們要的是自己的成長,要的是自己的經驗。

孟慶豐:分享得非常好,我們能深刻的感受到,江蘇長江商業銀行在架構和應用上已經做了很多部署,上線之后,給銀行帶來的變化和價值是非常巨大的。我說的不是引領,是驅動。我銀行從業接近20年,很了解銀行。我們一定在強監管的環境下,要符合銀行的整體發展戰略,IT一定會在有些方面上限制,但是在新技術的應用上,能夠給銀行在新的領域里帶來一些新的價值,如果被采納,真正的為銀行帶來價值,對銀行的轉型也好,發展也好,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聽一下項總的。

項鎮: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與應用,結合我們河南農信的感受談談。我們搭建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科技平臺,從2014年開始,面對金融科技的挑戰,我們規劃新一代IT系統建設,2014年開始規劃,2015年建設,2016年年初全面上線,核心系統一次性換掉,互聯網金融平臺獨立出來。當時我們叫互聯網金融平臺,改名稱了,叫金融互聯網,本原還是金融,金融的風險近幾年越來越突出,我們把防范風險放在第一位。

搭建基礎平臺的同時,我們也在做一些嘗試,今年5月份,我們跟中原鐵路物流公司簽署合作,金融科技的發展跟傳統金融一定是深度融合的,這也是一個風向標。我們借助中鐵物流的優勢,商品廠商的優勢,跟我們農信社的網點優勢進行結合,我們把這些網點打造成農資物流的交換站。

新技術的應用對傳統金融業務的影響越來越深刻,舉個例子,7月份,我們把授權全部上升到省層面,降低成本,對于風險防控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舉措。我們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把風險點先找出來,帶著疑點下去,提升了效率。

普惠金融要求我們對各類客戶群提供有效的適當的金融服務,主要的客戶群體是農民、小微企業和城鎮低收入的群體,我們農信社在這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互聯網科技公司有天然的優勢,便捷性、低門檻、信息化。我們跟互聯網公司配合,互聯網貸款不良率大大下降。

孟慶豐:項總有幾個關鍵詞,第一個說了普惠金融,前兩天我剛好參加一個論壇,跟吳行長也交流普惠金融的事情,互聯網使普惠金融得以實現,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事情。什么才是普惠金融呢?獲得了一次貸款的機會,其實對消費者來講,對于我們來講是非常關鍵的。很多不是貸款費率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得到的問題,如何讓大家達到更低成本的貸款,不單單是中國市場,也是世界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我想提一個問題給你,有想跟類似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嗎?或者怎么看跟這樣的公司合作問題?您有什么看法?

項鎮:我們有合作,比如跟安陽的口袋零錢進行了合作,9月9日剛剛推出的項目,已經發展商戶10.2萬。我覺得合作是必然的,大家發揮各自的優勢。我們也在積極的探索,歡迎這樣的一些公司跟我們合作。

孟慶豐:感謝項總,最后我們聽一下施總的觀點。

施飛飛:前天出了一個大消息,中行跟騰訊簽約了,進行戰略合作了,昨天我看了一下,微信的照片換了,變成了中國拍攝的地球全景。科技是幫助我們更好的促進的,不是倒退的。科技到底是驅動還是引領?我個人的觀點,我個人的觀點是這樣的,驅動引領也分不清,但是最終的目的是在于效益上真正的提高,這是科技能達到的,這樣就可以了。

像我們行在金融科技的布局上也比較早,數據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的時候,我們也開始布局數據的應用,啟動了全行的數據治理工作,到2015年的時候完成,完成的同時,我們也把大數據的應用平臺建設完成。

另外一塊在應用方面,就像剛才孟總說的,架構轉型的時候,純線上的互聯網支付以分布式的云計算去IOE的架構處理線上的收單業務,在支付層面做一些簡單的創新,積累一些經驗。第二,在線上貸款的時候,結合外部公司的數據,外部的產品,做一些小批量的純線上的結合場景化的信貸產品。第三,剛才孫行長提到人才的問題,特別是在區域性銀行,招人難留人更難,在決策層的幫助下,也對我們做了傾斜,我們撥了一些經費,跟蘇州大學計算機學院一起搞了一個實驗室,主要做大數據實驗,人工智能的儲備,更多的是挑一挑人才,為我們的技術做一些儲備。傳統銀行日常的維護工作或者業務需求,我感覺已經有點疲勞了,再讓他學一些比較難的東西或者比較新的東西,不是不信任我們科技的兄弟們,而是人會產生一種惰性。

孟慶豐:剛剛聽了幾位嘉賓的分享,我還聽到了一個聲音,就是關于地域限制的問題,尤其是我們的商業銀行,包括農信社,更多的都是在自己的地域內,正是因為我們在做傳統業務的時候,一定是受到地域限制的。在這里給大家一些新的思考,其實我們在和商業銀行合作的時候,獲得的客戶不是在本領域內,完全的全國化了。一些新的創新和突破上,如何才能做到彎道超車,確實需要每一個從業者思考。

因為時間的關系,做請大家分享一下,銀行的轉型,我們作為科技部門的管理者,需要在思路上或者是思維上,有哪些改變,才能夠適應新經濟、新金融下的挑戰,不管是新的外部機構也好,還是同行業內的競爭也好,如何用我們新的技術承接新的業務。

韓東:跟各位同仁匯報一下我的觀點,我想起了跟另外一家銀行的領導談話,他跟我感慨,不怕不作為,就怕感慨太多。我分享的觀點是什么呢?作為科技的管理者或者科技的執行者,科技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你要做什么事情。我們作為一個科技的執行者來講,也是希望有科技的戰略,認清了這個方向就去做。行領導的思路打開了以后,他會走向另一種極端。作為科技人來講,這方面是雙刃劍。

元真偉:銀行里面科技的地位,對接金融科技來說,也是越來越重要,將來不管是銀行還是互聯網公司,都是一個金融科技公司,對銀行來說,科技的比重會越來越高,只是做的業務不一樣而已。對于中小金融機構來說,金融科技在行里面的占比會越來越高。

王珂:關于彎道超車,我這么感覺,人只有站得高了,才能看到彎道那一邊是什么,只有全行,無論科技,無論管理,只有認知能力的提高,你才能保證彎道超車成功。當然,彎道超車的時候注意安全。

項鎮:我覺得我們科技部能做的首先是擁抱互聯網,擁抱新技術,不斷學習,為業務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要有我們自己的科學發展戰略。第二點,要跟業務發展深度融合,無論是科技引領業務,還是業務助推科技發展,總之,業務和科技是需要深度融合的,這也是需要我們業務部門和科技部門做的事情。第三點,人才戰略是我們下一步重點考慮的。

施飛飛: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一方面可以堅持風險的原則,堅持在風險原則的前提下,要轉變我們的管理模式。在人才需要培養,90后00后要出來了,管理思路上是不一樣的。第二個,我們行內的體制,傳統銀行的體制在那兒,我們要相對溫和的轉變,不是相對行政級別的管理。一要轉變,二要改變。

孟慶豐:作為銀行來講,不管叫新金融、互聯網金融等等,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風險,一切都是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一些創新或者是發展。未來的發展,不管是金融機構,還是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未來的融合也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即使大家說需要轉型,現在帶來的經營壓力變大,凈利差減少,無論怎樣,銀行本身具備的優勢還是在那里,只是說在新技術出現的時候,沒有快速的接觸。我想未來金融科技公司也會有金融科技公司的優勢,雙方的融合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借著這次論壇,最后打一個小廣告,如果是需要飛貸金融科技支持的,飛貸金融科技愿意和各位一起在市場里發揮出價值,我們最關鍵的還是要給消費者、給我們的用戶帶來價值。感謝各位嘉賓,我們的今天的話題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