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2017-09-25 22:24:45
外賣究竟能有多賺錢?數據顯示去年互聯網餐飲交易額增長300%,預計交易額今年突破2000億,明年達到3000億規模。
其中就有這樣一家前幾年還慘淡經營的傳統堂食,在轉變為互聯網+餐飲的新模式后,已經在北京開了30多家分店,每年僅外賣的銷售額,就有一億五千多萬元,而且仍在加速開設分店,外賣改變著傳統餐飲商業模式。
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餐飲交易額增長高達300%,2017年,外賣交易額預計突破2000億,2018年將攀上3000億規模。
外賣從只受到小眾群體的青睞,到走進大眾生活,已經有快四個年頭了。四年間,外賣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給餐飲商家帶來了不少變革。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在北京干了20多年餐飲的汪國玉,說說他與外賣的故事。
接近下午兩點,已過了午飯的飯點。而記者看到,來汪國玉店里取外賣的送餐員,仍排起了長隊。但就在三年前,汪國玉還在為企業能否生存發愁。
一邊是傳統堂食的慘淡經營,一邊是互聯網+餐飲的新模式,汪國玉和團隊覺得,這可能真的是市場的大趨勢。于是,在2015年,他們決定正式和各大外賣網站合作。沒想到僅僅一年的時間,銷售額就翻了一倍,其中外賣就占了六成。

北京南城香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國玉:今年跟去年同期比的話,我們外賣增長了230%,外賣沒有影響我們的堂食,我們堂食這塊呢,半年的數據統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6%。
汪國玉說,從2014年瀕臨倒閉,到現在在北京開設30多家分店,外賣網站和外賣送餐員功不可沒。因此,對每個來店里吃飯的外賣送餐員,汪國玉一律打六折。目前,汪國玉每年僅外賣的銷售額,就有一億五千多萬元,而且仍在加速開設分店。
外賣讓不少像汪國玉這樣的餐飲老板賺了錢,也改變著餐飲行業的經營模式。事實上,不僅像汪國玉這種小型的社區餐飲店,一些老牌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也在近幾年享受到了外賣帶來的紅利。
2017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顯示,近年來,顧客對餐飲企業的評價兩極分化愈加明顯,餐飲企業不是獲得“很好,就是獲得很差”的評價。因此,網上顧客評價的積累,企業與顧客的互動,對餐飲企業來說是越來越重要。

眉州東坡餐飲集團副總裁郭曉東:有一個專門的外賣的團隊,來負責菜品開發顧客評價、顧客的畫像,甚至到顧客的每一個回復。
除了企業組織和用人架構的改變,外賣本身的速度屬性,也讓不少餐飲企業改變了傳統廚房的格局,同時研發出適合外賣的產品,以適應迅猛擴張的外賣需求。
外賣改變著傳統的餐飲行業,那么外賣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到底怎么樣呢?一起來看看大數據下的外賣行業。

美團點評研究院總監趙大威說,目前美國的外賣行業,滲透率大概在30%左右,也就是每十個在餐館就餐的人中,有三個會點外賣,而在中國,這個數字是0.4。因此,我國外賣行業的發展空間依舊很大。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餐飲的增長高達300%,2017年,外賣交易額預計突破2000億,2018年將攀上3000億規模。
從外賣銷量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4個一線城市,包攬了交易額四強;從增量來看,重慶、上海、武漢、西安等城市月均復合增長率均在10%以上。這也說明,外賣是個實打實的人口生意,人口越密集,外賣越好做。
除了商戶端,互聯網+餐飲帶來的大量工作機會,也在社會就業上做出了很大貢獻。數據顯示,僅美團外賣就創造了50萬個送餐員的就業機會,其中,有15.6萬人曾經是傳統產業工人,有4.6萬人來自于貧困縣。
(來源: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ID:cctvyscj)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