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4 19:23:43
近期不少此前成功實現摘帽的個股市場表現不俗,如神火股份、八一鋼鐵等。在A股市場的ST板塊又進入“保殼”季節之際,市場人士指出,投資者要炒作“摘帽”預期還是要注重ST公司自身主營業務是否有實質性的業績改善,這才是最靠譜的。
每經編輯|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何建川
隨著年末逼近,又到了A股市場上的ST公司最緊張時刻,是繼續“披星戴帽”還是“脫星摘帽”,各家ST公司都在使出渾身解數。
由于2016年監管層推出重組新規,原本是ST公司“保殼”優先手段的資產重組,也成了高難度的方式。各種“保殼”手段花樣百出,有賣資產、賣房子的,有通過獲得補貼改善當年業績的,不一而足。對此,有市場人士指出,對于ST公司,挖掘內在潛力,通過主營業績扭虧為盈實現“保殼”才是最靠譜的。近期,不少以往通過主營業務扭虧為盈完成“摘帽”的個股靚麗的市場表現就說明了這一點。
ST股“保殼”成敗難料
由于ST公司推進重組的難度在加大,因此市場上就出現了很多“保殼”新花樣。當然ST公司有一個背景雄厚的控股股東,在“保殼”路上自然多了幾分勝算。如*ST釩鈦因公司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而被暫停上市,此后公司向控股股東等出售估值為89.41億元的資產。*ST釩鈦8月15日發布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扣非凈利潤為3.4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今年7月公司與廣發證券為股票恢復上市制訂了工作計劃。
另如*ST建峰,此前*ST建峰發布了關于公司股票存在暫停上市風險的公告之后,重慶國資將重慶醫藥集團資產注入的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的批準。公司在2017年9月16日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已基本完成,而根據相關規則,公司最快可在2017年年報披露后5個交易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若無意外,公司將以嶄新面目重現資本市場。
而*ST柳化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在9月19日,*ST柳化收到法院及廣西柳化氯堿的通知書,氯堿公司以*ST柳化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據了解,*ST柳化2015年、2016年兩年連續虧損且2016年末經審計的凈資產為負值。2017年上半年,公司再度虧損8792萬元,凈資產為負的1.07億元,陷入資不抵債困局。
而且尷尬的是,由于面臨持續不斷的司法強制劃轉,*ST柳化的控股股東柳化集團的持股比例正在不斷縮水,目前柳化集團尚持有的股票數量僅剩2283萬股,僅占公司總股本的5.72%。對此,*ST柳化在回復問詢函中表示,柳化集團已向*ST柳化傳達了柳州市國資委的批復意見,對氯堿公司向法院申請公司重整無異議。如果*ST柳化無法在2017年度實現扭虧且恢復凈資產為正值,公司股票將在2017年年報披露后被暫停上市。
主營業績扭虧最實在
相比從外部借力,或者靠賣房子、出售股權這種短期有效的手段來“保殼”,從內部挖掘潛力似乎更靠譜一點。近期市場上多只大牛股都是此前“摘帽”的ST公司。在經過連續兩年的虧損之后,神火股份從2016年4月20日起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此后煤炭價格觸底回穩,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鋁價也水漲船高,對于*ST神火來說無疑是利好,公司在2016年成功扭虧為盈并實現摘帽,而截至目前,公司股價已悄然翻倍。
此外近年來,八一鋼鐵一度陷入巨虧狀態并被“披星戴帽”,屢次實施資產重組但還是以失敗告終。不過好在行業景氣度提升,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盈利5.1億元,主要原因是2017年以來新疆地區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 新疆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效果顯著,鋼鐵行業景氣度明顯提升。*ST八鋼5月1日晚公告,公司2016年度實現盈利,從5月3日起,公司成功摘帽。其股價也出現大幅上漲,漲幅超50%。
*ST華菱在2015年虧損28.59億元,2016年虧損10.55億元,被“披星戴帽”。*ST華菱在2016年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置出作價60億元的鋼鐵資產,置入湖南金控集團下屬金融資產,交易金額合計達139.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ST華菱的此次重組交割工作已實質性展開,然而在7月8日,公司公告稱終止重組,鋼鐵資產繼續保留在公司。據*ST華菱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6.12億元,此外公司還得到控股股東的增持。*ST華菱復牌后沒有下跌反而上漲,近兩個月股價已翻倍。
對此深圳前海乾元資始投資李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際上隨著行業的回暖,尤其是周期類行業,不少公司主營業務明顯好轉,“摘帽”的預期更強。
而在引領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溫鵬春看來,近期ST板塊的活躍根本是存在“摘帽”預期,在成功“摘帽”股的連續上漲帶動下,透明化的“摘帽”或業績大幅改善預期會吸引跟風盤和投資盤涌入。就投資而言,投資者對待ST個股不應有賭博心理,更應注重實事求是的數據分析,投資買入必須在有充分數據證明可以“摘帽”或大幅扭虧為盈,且無退市風險的前提下進行。否則一旦“踩雷”,必然會帶來巨大損失,所以要慎之又慎。ST中個股質地也千差萬別,因此投資者需要明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