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重磅文件發布!天價片酬遭最強暴擊,孫儷范冰冰沒法任性賺錢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22 21:23:32

“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近年來明星的高額片酬不斷引發爭議。終于,今日監管部門聯合行業協會發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規定,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演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于總片酬的30%。按照這樣的片酬規定,孫儷和范冰冰等大咖的片酬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水……

每經編輯|郭鑫

2014年,孫紅雷從電視劇《二炮手》獲得片酬2300萬元,趙薇從電視劇《虎媽貓爸》獲得片酬4280萬元;2016年,周迅、霍建華出演《如懿傳》獲得片酬分別為5300萬元和5000萬元;孫儷在近期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拿到片酬6000萬元!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愈演愈烈的明星天價片酬從去年起便成為熱門話題,各界議論紛紛,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也多次表態,如今,終于開出了明確“藥方”。

今天(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于總片酬的30%。如有超出40%的情況,需向相關單位進行備案并說明情況。

明星天價片酬時代真的就此正式結束了嗎?

主演不超過總片酬的70%

其實,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已經要求:

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充分尊重和鼓勵原創,在投入和分配上體現創意和知識的價值。行業組織出臺電視劇成本配置比例指導意見,引導制作企業合理安排電視劇投入成本結構,優化片酬分配機制。規范購播和宣傳行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綜藝節目、網絡劇參照電視劇的規定執行。

今日4家行業組織發布的《意見》則是對上述通知的落實和細化。

除了規定具體的薪酬比例外,《意見》還提出,希望各會員單位、影視制作機構及廣大電視劇網絡劇從業人員要把德藝雙馨作為職業理想和目標追求,自覺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業風氣。

高片酬確實是影視行業目前的痛點,對整個行業的制作品質提升造成較大的阻礙,行業協會此次牽頭聯合發起《意見》,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好事,同時也有利于未來電影市場更好的發展。

《意見》一出,行業內的相關人士紛紛表示支持。

“我們理應支持,此次限制演員高片酬,對改善編創環境,提高編創競爭力非常有幫助!”

慈文傳媒副總經理趙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表示。

“3億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片酬”

去年8月,央視新聞頻道在“演員天價片酬”專題報道中,點名批評了電視劇《如懿傳》主演霍建華和周迅拿走天價薪酬,同時批評了《致青春2》、《幻城》等片的天價演員無法拯救本身質量不高的影視劇,引起巨大的反響。而輿論之所以沸騰,在于明星片酬之高確實令人咋舌。

今年4月公布的《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顯示,2016年中國娛樂、文化、體育產業行業收入前10名的明星收入總和近17億元,收入前10的明星中,除了周杰倫主業為歌手外,其余9人主業均為影視演員。

而更為重要的是明星片酬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急速增長,十年之間,明星片酬在一部國產影視劇制作總成本中的占比,已由10%、20%,增長到如今的50%、70%。

今年初,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

人民日報旗下的微信公眾“俠客島”報道稱,一位資深經紀人透露,“目前制片方往往把演員片酬的預算提高到了三分之二”。甚至,一些演員會相互攀比片酬,簽約時提前找人從片方那里打聽搭檔的酬勞,然后坐地起價。

天價薪酬導致影視劇質量下降

目前,明星天價片酬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

為了保證明星片酬,影視作品壓縮對劇本的投入、壓縮拍攝周期……在節節攀升的熱錢哄搶下,明星拿了天價片酬拍得又很潦草的情況不在少數。

“比如跨戲,比如我們拍攝周期是90天,他只給你20、30天。”導演蔣欽民說。明星片酬做加法,制作的每個環節都在做減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視劇質量的下降。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一些明星價格高得讓人不敢去找他們。但如果找些不知名的演員呢,影院經理看到沒明星,給排片量就少,甚至根本不排。電視臺看到沒明星也不買電視劇的播出版權。所以只能花重金找明星,壓縮其他部分的制作成本,電影的效果又不好,劇本質量一退再退,造成惡性循環。

“一部投資1.5億元的影視劇,大牌明星片酬就拿走1億元。”資深編劇余飛表示,“這肯定對產業不利,錢全部被明星拿走了,劇組的其他幾百個人的工作,都沒他一個人重要。而且他是不是值得那么多?他一部戲拿的錢,很多老百姓幾輩子都拿不到。”

天價薪酬是否合理?

當然對于明星是否配得上天價薪酬還有爭議。

一方面,有觀點認為在尚不成熟的中國影視市場中,明星的“價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價值。

“如果真是國寶級的,甚至‘球寶級’的演員明星,觀眾就是認可他、喜歡他,那他片酬高是可以理解的。”余飛認為,但如果這個人只是因為某個偶然原因爆火,就給他一個億片酬,就不一定合理。

而另一方面,有票房保障的明星確實是稀缺資源,天價薪酬似乎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市場行為。

演員于榮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到:“這是根據市場,你不給這個錢有人給,這個東西弄得我們很難受。”

華西都市報報報道,作為高片酬的演員,成龍曾公開回應表示,高片酬是雙方你情我愿的事情:“一些一線演員他的片酬拿得高,而且他有票房保證的話,那我也會去請他。明星市場價值是有的,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那么,你如何看待此次限制明星天價薪酬?

每經記者 丁舟洋 蓋源源 溫夢華

每經編輯 何小桃 杜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4年,孫紅雷從電視劇《二炮手》獲得片酬2300萬元,趙薇從電視劇《虎媽貓爸》獲得片酬4280萬元;2016年,周迅、霍建華出演《如懿傳》獲得片酬分別為5300萬元和5000萬元;孫儷在近期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中拿到片酬6000萬元!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愈演愈烈的明星天價片酬從去年起便成為熱門話題,各界議論紛紛,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也多次表態,如今,終于開出了明確“藥方”。 今天(9月22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要求,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于總片酬的30%。如有超出40%的情況,需向相關單位進行備案并說明情況。 明星天價片酬時代真的就此正式結束了嗎? 主演不超過總片酬的70% 其實,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已經要求: 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充分尊重和鼓勵原創,在投入和分配上體現創意和知識的價值。行業組織出臺電視劇成本配置比例指導意見,引導制作企業合理安排電視劇投入成本結構,優化片酬分配機制。規范購播和宣傳行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綜藝節目、網絡劇參照電視劇的規定執行。 今日4家行業組織發布的《意見》則是對上述通知的落實和細化。 除了規定具體的薪酬比例外,《意見》還提出,希望各會員單位、影視制作機構及廣大電視劇網絡劇從業人員要把德藝雙馨作為職業理想和目標追求,自覺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業風氣。 高片酬確實是影視行業目前的痛點,對整個行業的制作品質提升造成較大的阻礙,行業協會此次牽頭聯合發起《意見》,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好事,同時也有利于未來電影市場更好的發展。 《意見》一出,行業內的相關人士紛紛表示支持。 “我們理應支持,此次限制演員高片酬,對改善編創環境,提高編創競爭力非常有幫助!” 慈文傳媒副總經理趙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表示。 “3億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片酬” 去年8月,央視新聞頻道在“演員天價片酬”專題報道中,點名批評了電視劇《如懿傳》主演霍建華和周迅拿走天價薪酬,同時批評了《致青春2》、《幻城》等片的天價演員無法拯救本身質量不高的影視劇,引起巨大的反響。而輿論之所以沸騰,在于明星片酬之高確實令人咋舌。 今年4月公布的《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顯示,2016年中國娛樂、文化、體育產業行業收入前10名的明星收入總和近17億元,收入前10的明星中,除了周杰倫主業為歌手外,其余9人主業均為影視演員。 而更為重要的是明星片酬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急速增長,十年之間,明星片酬在一部國產影視劇制作總成本中的占比,已由10%、20%,增長到如今的50%、70%。 今年初,有業內人士公開表示,“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一部成本3億元的電視劇,明星拿走2億元片酬。” 人民日報旗下的微信公眾“俠客島”報道稱,一位資深經紀人透露,“目前制片方往往把演員片酬的預算提高到了三分之二”。甚至,一些演員會相互攀比片酬,簽約時提前找人從片方那里打聽搭檔的酬勞,然后坐地起價。 天價薪酬導致影視劇質量下降 目前,明星天價片酬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 為了保證明星片酬,影視作品壓縮對劇本的投入、壓縮拍攝周期……在節節攀升的熱錢哄搶下,明星拿了天價片酬拍得又很潦草的情況不在少數。 “比如跨戲,比如我們拍攝周期是90天,他只給你20、30天。”導演蔣欽民說。明星片酬做加法,制作的每個環節都在做減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視劇質量的下降。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一些明星價格高得讓人不敢去找他們。但如果找些不知名的演員呢,影院經理看到沒明星,給排片量就少,甚至根本不排。電視臺看到沒明星也不買電視劇的播出版權。所以只能花重金找明星,壓縮其他部分的制作成本,電影的效果又不好,劇本質量一退再退,造成惡性循環。 “一部投資1.5億元的影視劇,大牌明星片酬就拿走1億元。”資深編劇余飛表示,“這肯定對產業不利,錢全部被明星拿走了,劇組的其他幾百個人的工作,都沒他一個人重要。而且他是不是值得那么多?他一部戲拿的錢,很多老百姓幾輩子都拿不到。” 天價薪酬是否合理? 當然對于明星是否配得上天價薪酬還有爭議。 一方面,有觀點認為在尚不成熟的中國影視市場中,明星的“價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其價值。 “如果真是國寶級的,甚至‘球寶級’的演員明星,觀眾就是認可他、喜歡他,那他片酬高是可以理解的。”余飛認為,但如果這個人只是因為某個偶然原因爆火,就給他一個億片酬,就不一定合理。 而另一方面,有票房保障的明星確實是稀缺資源,天價薪酬似乎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市場行為。 演員于榮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說到:“這是根據市場,你不給這個錢有人給,這個東西弄得我們很難受。” 華西都市報報報道,作為高片酬的演員,成龍曾公開回應表示,高片酬是雙方你情我愿的事情:“一些一線演員他的片酬拿得高,而且他有票房保證的話,那我也會去請他。明星市場價值是有的,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那么,你如何看待此次限制明星天價薪酬? 每經記者丁舟洋蓋源源溫夢華 每經編輯何小桃杜蔚
明星 天價片酬 規定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