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寶 2017-09-21 19:39:51
上證綜指周四收挫0.24%至3357.81點,深證綜指跌0.84%至1995.42點。除上證50股指漲0.49%外,其余股指均跌,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跌0.63%、1.09%。
明日為周五,護盤資金還可能出手,所以投資者仍可持股觀望。過了本周,接下來離長假就不遠了。在10月下旬前,即使外圍形勢有些偏緊,但A股的市場環境理應會繼續偏暖。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覺得仍可持股參與,只是不必重倉。
每經編輯|何建川
來源: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
大家好,我是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鄭眼看盤》專欄作者鄭步春,感謝粉絲朋友對我視頻節目的支持,本周,我主要回答這幾個粉絲提問。
?(本視頻錄制于9月20日)
Q1、截至9月18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達到9890億元,創下年內新高,鄭老師怎么看,對市場有什么影響?
答:兩融余額前兩年高的時候達兩萬億元,最低時也有六、七千億元,完全沒有是不可能的,依我看這個9890億元即逼近1萬億元問題不是很大,對大盤沒太多影響。兩融余額信息是公開的,此外投資者重點還得關注私下的、地下的配資,不過雖然應關注,但此類信息太不透明了,也難真正弄清,投資者盡量關心就是了。
這還不算,如果算杠桿,我認為最大一塊在股權質押,這顯然會透支擴充人們資產,股價中會有反應的,即因此而虛高。
上面三個方面,是“廣義上的杠桿”,投資者應整體看待,加以關注。一般來說,在漲勢中可相對漠視,因一漲啥問題也沒;一旦跌起來,會起到助跌的作用。所以我們當年看到5178點跌到4000點沒啥事,越跌到下面跌速越快。投資者應記得這個深刻教訓,反映在操作上就是:一旦發現或確認大盤真正往下走,應盡量走人,千萬不要以為“已跌過很多了,不會跌了”。在杠桿市前,最不能有這種思維!
Q2、中科信息第三次復牌后,再次漲停,對于近期次新股板塊如何看?
答:中科信息幾次停牌,但都后面都漲停,對次新股短期內當然有刺激作用,但凡跟風的股票的持續性通常會嚴重落后,所以投資者不能因此過度看漲其他次新股,反而可考慮趁機逢高減持。
上周四大盤調整,周五沒有像樣的反彈,大盤有些動蕩,但周末核發9家企業IPO批文,這隱約中已透露出態度了,如果再結合前期達安股份等一些次新股的停牌,管理層的態度更明確了,這就是并不樂見過度投機。
如果本周內次新股一路拔高,壓力加大幾乎是必然的,是完全可以預期的,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顯然不能對次新股有過多指望。至于龍頭品種,這就不太好說了,很難猜測人性的瘋狂。既然是妖股,表現自然不能依常理看待了,投資者遠觀即可。
好的,本周的答疑到此結束。粉絲可以繼續在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我的專欄《鄭眼看盤》文后進行提問,在下周同一時間,我會為粉絲朋友帶來我的最新解答,謝謝。
鄭眼看盤:個股大面積調整 銀行股護盤
隔夜美聯儲宣布10月開始縮表,且提示年內仍可能加息一次,這一般指今年12月時加息。周四亞太股市跌多漲少,但所受影響較為溫和,因畢竟加息只是說說,會否最終實施料仍有相當大變數。
上證綜指周四收挫0.24%至3357.81點,深證綜指跌0.84%至1995.42點。除上證50股指漲0.49%外,其余股指均跌,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跌0.63%、1.09%。銀行股有猛力護盤跡象,但這可能反而會促使小盤股調整,今日市場呈現明顯的“二八現象”,下跌個股家數占絕大多數。銀行股漲了,但上證綜指之所以仍然下跌,應該是與周期類股大跌相關了。

美聯儲的鷹派傾向,大宗商品承壓完全在情理之中。周四國內商口期貨在日盤時段(另有夜盤)普跌,黑色系商品為重災區。若以成交與持倉最大的主力合約為準,國內的錳硅期貨跌停;硅鐵慘跌5.14%,焦煤跌5.10%,鐵礦石跌4.74%。此外,有色金屬、化工品等也是跌多漲少。需要指出的是,國內大宗商品并不全受美聯儲動向影響,國內商品調整應另有些原因。

在之前幾周,因通脹不如預期,市場對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是不足50%的,但現在已上升至70%左右了。假如美聯儲縮表與加息并舉,數量與價格并舉,那么這種組合式的緊縮力度是不可小覷的,我覺得市場對此做出些反應也是很正常的。
美聯儲鷹派稍有些出人意料,故該陰影還有可能籠罩市場一段時間,因之前市場對美聯儲鷹派的預期并不太重。在金融市場中,利好與利空不宜由表面強弱來丈量,而應看與預期的偏差度。
本周央行雖有所釋資,但市場利率仍相對稍高,資金的緊平衡狀況仍未顯著緩解。當市場資金方面沒啥可樂觀時,此時只能去看信心了,也就是看市場平均倉位能否提升。由于市場最近倉位普遍已提升,所以這塊暫時也不能指望。如果上述所有因素均不支持股市顯著上漲,那只能指望上市公司業績顯著提升了。
最近半年報剛公布,許多業績不錯的個股已有所反映,接下來繼續表現的機會可能就小些,但大致上能為大盤提供下檔支撐。也就是說,業績水平提升雖無法推升股指過多,但一般能在下檔提供安全邊際,使股指不至于跌太多。
明日為周五,護盤資金還可能出手,所以投資者仍可持股觀望。過了本周,接下來離長假就不遠了。在10月下旬前,即使外圍形勢有些偏緊,但A股的市場環境理應會繼續偏暖。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覺得仍可持股參與,只是不必重倉。(鄭步春)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