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9 10:19:50
姜大明強調,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基礎,以保護耕地和節約用地為主線,以產權保護、用途管制和市場配置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土地制度。
國土資源部9月19日披露,9月14日下午,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應邀赴中央黨校,為第2期市地黨政主要領導干部任職培訓班授課。姜大明以《中國特色土地制度的主要內容和改革實踐》為題,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特色土地制度的形成和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土地制度改革實踐以及未來土地制度改革方向三方面的內容。他指出,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基本適應的中國特色土地制度框架已經形成且正在不斷豐富完善。
“土地制度是國家的基礎性制度,事關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姜大明回溯了我國土地制度發展的歷史,指出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逐步形成以公有制為基礎,以保護耕地和節約用地為主線,以產權保護、用途管制和市場配置為主要內容的中國特色土地制度。具體來看,我國逐步建立了公有制基礎上平等保護各類產權的土地權利制度,不斷完善用途管制基礎上的土地要素市場配置制度,始終堅持符合我國國情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落實促進綠色發展的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建立逐步走向集中統一的土地行政管理體制。目前,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基本適應的中國特色土地制度框架已經形成。同時,土地制度作為一項基礎性、全局性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不斷豐富完善、改革創新。
姜大明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土資源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盡職盡責保護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國土資源、盡心盡力維護群眾權益”的工作定位,堅守底線、把牢方向,積極穩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努力為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歷史性變革作出積極貢獻。一是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實施機制。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改革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制度,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二是健全耕地保護機制。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改進耕地占補平衡,推進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機制。三是推進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產業用地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建立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土地制度,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非常之策助推脫貧攻堅。四是完善城鄉土地產權制度。建立和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研究提出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后續期的過渡辦法。
講到對于下一步土地制度改革的考慮,姜大明從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深化土地產權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改革自然資源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闡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