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6 14:15:42
江西銅業副總經理吳育能表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
每經編輯| 張韻 徐杰
每經實習記者 張韻 每經記者 徐杰 每經編輯 姚治宇
9月16日,江西銅業副總經理吳育能在“第七屆中國有色金屬現貨期貨互動峰會”上表示,2016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238萬噸,同比增長2.5%,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銷量5181萬噸,同比增長5.3%。2016年,在8381家規模以上的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中,1397家虧損企業虧損額269億元同比下降50.2%,行業經營效益提升。
“但有色企業在創新驅動發展中面臨結構、技術、管理、人才等挑戰。”他表示,我國有色金屬呈現整體“中間大、兩頭小”,資源保障能力嚴重不足,部分冶煉產能過剩,整體加工能力過剩,但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產品短缺,依賴進口。
由于處于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結構不合理和產能過剩問題制約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全行業重點企業研發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不到1%,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
吳育能認為,未來要大力研發滿足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交、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