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09-16 12:28:19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總體上保持企穩回升態勢。” 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在今天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今年1—8月,全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3.9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4%,比去年同期提高4.3個百分點。
原標題:“放管服”改革深化 減稅降費力度加大 融資渠道逐漸拓寬 民間投資總體保持企穩回升態勢
今年6—8月,國家行政學院對“大力促進民間投資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了第三方評估,從評估情況看,民營企業家總體上是滿意的,投資信心、意愿和市場預期均有所增強。
“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營商環境逐步改善。各地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審批程序不斷優化,行政效率不斷提高,針對民間投資的顯性和隱形障礙不斷減少。江蘇省明確“3550”的改革目標并扎實推進,即工商注冊登記環節不超過3天,不動產登記環節不超過5天,投資建設報建環節不超過50天。
減稅降費力度不斷加大,民企負擔有所下降。地方通過完善財稅政策,清理行政事業涉企收費,不斷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民營企業真正得到了實惠。廣東省全面推開營改增,截至今年4月底,實現企業減稅1000多億元。吉林省組織開展全省涉企收費檢查,重點檢查各類“紅頂中介”及行業協會依托行政權力、壟斷地位亂收費等九大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金融服務不斷改善,民企融資渠道逐漸拓寬。各地不斷創新融資擔保、銀企對接、基金引導等方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浙江省分別成立500億元的“浙民投”和1000億元的中國實業投資基金,支持民間投資。江西省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幫助企業融資1834億元,推廣“誠商信貸通”,使個體工商戶的商譽轉化為創業資本。
在評估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隱性障礙依然存在,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持續上漲,融資難、融資貴仍待著力解決;再如,有些政策過于原則、不易落地,有些優惠政策手續繁瑣、辦理效率低。
關于全國工商聯開展的“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工作,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黃榮表示,評估表明,雙創正在成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釋放民智民力、促進經濟行穩致遠的活力之源。
雙創深入人心,經濟社會效益明顯。一是雙創備受社會關注,創業政策位居首位,98.39%的受訪者關注或特別關注雙創,政策關注度達57.01%。二是雙創主體多元化,參與度明顯增強,79.51%的受訪者直接或間接參與雙創;東部地區更加活躍;30—39歲的青年群體是主力軍;受過高等教育的熱衷于雙創。三是雙創的經濟推動效應已成共識,作用明顯,受訪者中認為雙創增強了市場活力、創造了新經濟增長點、推動了傳統產業升級、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分別占84.69%、84.62%、78.32%、78.45%,雙創正成為增加我國經濟活力、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同時,示范基地正在成為雙創高地,起到標桿引領作用。創業投資體系初步形成,對雙創的活躍發展起到了支撐。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不斷聚合政府公共服務、雙創服務平臺、大型企業等多方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