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電動汽車制造時間比燃油車少40% 電動化對就業有影響

一財網 2017-09-14 09:01:09

許健對筆者表示,目前中國進口原油占比已經超過50%,離65%的警戒線已不遠。科爾尼預計,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約40%至50%,也就是說,燃油車還會繼續存在,但存在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是時候拒絕購買燃油車了。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近日表示:“一些國家已經制定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的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我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

汽車制造商正在逐步摒棄傳統汽車的生產。沃爾沃宣布自2019年起,將僅生產電動車和混合動力電動車。捷豹路虎也表示到2020年,將實現全電動車目標。

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6年,中國乘用車銷售超過2800萬輛,而且這一數字未來幾年還將繼續上升。中國政府正在出臺政策,通過補貼等措施鼓勵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從而達到減排目標。

據外媒報道,截至2015年,中國用于補貼電動汽車研發的資金已經超過10億美元,其后還將投入更多資金。

此前,由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四部門推出的能源積分交易機制也是鼓勵電動車發展的一項重要激勵措施。主要是由政府將車企一整年內“零排放”車型的銷售情況記錄成積分,以積分為依據來考核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是否達標。若企業積分不達標,可以購買同行業其余公司的積分,或者向政府繳納高額罰款。

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羅威(Bill Russo)對筆者表示:“中國企業在洲際交易所(ICE)平臺上投入巨資,而這需要至少兩代產品周期的時間去消耗,大約在10年至14年,也就是說,中國要完全終結傳統能源汽車時代,可能也要等到2030年左右。”

由于雙積分政策的壓力,原有的合資體系正不斷被打破,外資企業與中方企業合作研發純電動汽車的愿望越發強烈。例如,雷諾日產聯盟和東風汽車上個月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eGT),以便在中國共同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

科爾尼公司合伙人許健認為,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車主要出于三大目的:其一,是為了擺脫對原油進口依賴;其二,是為了環保、治理霧霾;其三,是為了幫助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彎道超車。

許健對筆者表示,目前中國進口原油占比已經超過50%,離65%的警戒線已不遠。科爾尼預計,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約40%至50%,也就是說,燃油車還會繼續存在,但存在的空間會越來越小。

燃油車沒了,未來的加油站怎么辦?許健認為,加油站也會調整商業模式。未來燃油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充電站、加氫站和共享出行服務站。而石油公司也已經把發展的重心轉向了天然氣等清潔能源。

ICE大中華區總經理黃杰夫前兩天發了一條微博稱,如果你去和加州或者德國的人聊,會發現他們對氫動力車更感興趣,因為混合動力車比純電動車的性價比更高。

黃潔夫對筆者表示:“氫氣管道里的其實是水,中國可以通過煤或者其他物質,非常便宜地生產氫氣,而且能夠減少排放。”目前,德國已經計劃在2018年前,建立1500多個氫氣加氣站;上個月,夏威夷州也動工建立第一個氫氣加氣站,推廣氫動力汽車。

不過汽車轉向電動化,帶來的效果是雙面的。制造混合動力發動機所需花費的勞動力是傳統發動機的1.5倍,但是電動汽車的制造時間比原來減少至少40%。

另一方面,汽車電動化將對就業產生影響。在歐洲,所有的品牌計算在內,僅僅是內燃機的制造廠就有上百家,創造了十幾萬就業崗位。

責編 楊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電動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