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0 23:57:07
隨著9月8日批復文件的下發,整個市場翹首以盼的新品種、首批公募FOF(基金中基金)宣告正式面世,公募基金正式步入“FOF時代”。在這其中,華夏基金聯手國際知名的FOF/MOM管理人羅素投資集團,搶飲公募FOF“頭啖湯”——華夏聚惠穩健目標風險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從多只上報的FOF產品脫穎而出,成為首批獲批的公募FOF基金。
FOF在海外的發展歷史已有數十年,過去10年間,海外FOF的規模增速更是駛入了快車道。例如美國的FOF總規模,從2002年的689.6億美元上漲至2015年的17216.2億美元,漲勢驚人。相比之下,近10年來,國內FOF僅存在于私募、券商資管等產品中,但不論規模還是形態的發展演變都顯得平淡許多,業內人士也將這段時期稱為國內FOF的1.0時代。
隨著公募FOF的正式面世,一段全新的旅程就此展開。在公募老牌勁旅華夏基金看來,FOF不是簡單地把幾只基金綁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產品,而是投研體系升級換代的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認為,FOF需要進入2.0時代”。
那么華夏基金是怎么理解“FOF2.0時代”的?會對公司乃至整個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又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公募FOF大幕開啟厲兵秣馬跑步入場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國內公募基金數量達到4419只,“選基難”已成為困擾廣大投資者最直接的問題。Wind數據顯示,2012~2015年,排名前20的基金,第二年有90%均跌出前20,50%左右甚至進入后1/2行列,所以“看業績選基金”的法則也不是萬能的。
作為成立已逾19年、公募“老10家”代表之一的華夏基金深諳個中挑戰。華夏基金表示,FOF可為投資人提供簡單便捷的“一站式”選基金,還具有大類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風險的功能。
華夏基金認為,公募FOF的重要意義是填補了中國資產頻譜的不完整性,增加了中等收益風險組合的投資品種。華夏基金FOF產品的核心理念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們去捕捉貝塔,選擇最適當的投資經理捕捉阿爾法,從而實現在大類資產配置、底層資產選擇兩方面提升投資業績。”簡單來講,華夏基金旗下FOF讓基金經理成為FOF持有人的投資顧問,讓普通投資也能享受高凈值人群或機構投資者才能享受的專業投顧服務,省去擇基、資產配置和基金后期管理的煩惱,享受更專業、合理的資產優化配置服務。
華夏基金還強調,FOF不是一只簡單的公募基金,而是需要整個投研體系的升級換代來支撐產品的管理運作。為此,華夏基金從研究體系設置、產品線的規劃與管理、單一基金的定位、基金經理考核等角度做了系統性調整。如今,已建立了齊全的底層資產,還讓基金經理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深耕領域,保持鮮明的風格特征。此外,華夏基金還基于19年的投資管理經驗、多位資深績優基金經理的實操經驗,基于對宏觀、政策與估值的跟蹤、定位和判斷,構建了MVP資產配置模型,更精準地輔助FOF投資決策。
成功搶飲“頭啖湯”將推出“目標風險”系列FOF
據了解,此次獲批的華夏聚惠FOF主要采用目標風險投資策略。目標風險是海外市場一種非常重要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特點是有著明確的收益風險特征和風險控制措施。據悉,華夏基金主要從產品波動率角度,設計了5%、7%、10%、15%、20%五檔(R1~R5)目標波動率的FOF產品,相信繼華夏聚惠FOF之后,未來還有更多的產品面世。
按投資標的是否為管理人直接管理的基金,FOF分為了外部FOF、內部FOF、混合FOF。所謂內部FOF,即投資的基金集中于該公司基金的FOF。據了解,多家產品線齊全的大型公募此前明確表示將優先考慮采用內部FOF形式。華夏基金表示,在行業內領先的完整產品線,讓他們在做內部FOF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旗下FOF也不排除會納入外部基金;其選擇基金的最基本原則是,為組合挑選最合適的基金,最大可能為FOF持有人創造收益。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華夏基金旗下基金數量已過百只,類型包括股基、債基、混合型基金、貨幣型基金、QDII基金等。其中包括多只行業基金,如醫療、消費、軍工、制造、科技、大宗商品、國企改革等。投資風格上,除了全市場型產品,還包括大盤價值、穩定成長、新興成長和周期等多個特征鮮明的風格產品。
華夏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從產品層面來說,FOF通過分散風險的方式,實現組合投資目標,這個目標就要求控制整個產品的風險。“首先,通過內部FOF的方式可以比較充分地盡調;其次,管理人一般對自家基金的理解會比外部更深;第三,相較外部FOF,內部FOF的費用也會降很多。綜合來看,產品線布局全面的基金公司,做投資內部基金的FOF確實會有一些優勢。不過,外部會有很多有特點的基金,且有的公司自身產品線也不全,如果完全不考慮外部產品的話,其底層產品線可能出現缺失、投資標的也不完整。”
據悉,華夏基金專門負責FOF業務的資產配置部相關人員,此前已完成幾輪外部基金經理的調研,為納入外部基金也做了充足準備。
多維度籌備推動投研體系升級換代
對于華夏基金來說,公募FOF的籌備過程不光是推出新產品那么簡單。正如華夏基金所言,公募FOF是投研體系升級換代的一項系統工程,“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FOF2.0”。
2016年6月,監管層起草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幾乎就在同時,敏銳的華夏基金開始籌備資產配置部,并在當年10月正式成立。目前,該部門包括宏觀、策略、股票、固收、量化等不同投研背景的人員,足見華夏基金對FOF業務的重視程度。“(資產配置部)專門負責公司FOF投資管理、投資策略和投資標的研究,同時協調配置全公司的研究投資資源,希望以更專業的方式為投資者提供服務。”
除了研究團隊的構建組織外,華夏基金還在基金風格的規劃與管理、單一產品的定位、產品線的全方位布局等維度積極準備,“為了明確產品風格,防止風格飄移,我們從研究體系設置,產品線規劃,基金經理考核各個方面做了系統性的調整”。
華夏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公募FOF的投資范圍主要是國內的公募基金,國內的公募基金評價體系目前仍以簡單的同業大排名為主,有時會出現基金經理為了追逐短期排名放棄固有風格的情況,這也可能導致FOF投資者在選擇底層基金產品時,面臨投資目的和投資效果不一致的情況。目前,華夏基金三分之一的公募權益產品已改為相對基準的超額收益考核體系,這就保證了基金產品風格特征的明晰,為FOF投資者以及廣大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很好的配置工具。
除此之外,2016年10月,華夏基金與全球領先的MOM/FOF管理人羅素投資通過創新型研究小組,就資產配置、基金研究等方面開展了深度合作。華夏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與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FOF管理人合作,對于華夏基金FOF體系的構建、邏輯和業務理解都有很大幫助,“要吸收這些優秀經驗并基于國內情況做一個調整,將海外經驗進行本土化落地,才會有一個更好的適應性,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FOF管理能力”。文/芮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