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0 23:11:13
9月10日,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啟幕,會上工信部副部長羅文表示,中國已經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電信運營、物聯網服務等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同時,2016年全球具備聯網及感測功能的物聯網市場規模為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美元,連接在物聯網上的傳感器等終端設備數量將超過手機,成為最大類別的連接設備。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則表示,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三者結合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核心是聯,其本質是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是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也是空中樓閣。制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的制造業是Made?in?Internet,且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查道坤 吳凡
9月10日上午,位于太湖畔的江蘇無錫國際博覽中心人流涌動,由工信部、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啟幕,作為中國物聯網發展的起源地,無錫物聯網發展備受全球業內人士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獲悉,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2016年全球具備聯網及感測功能的物聯網市場規模為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美元。
超過千億美元的市場,無疑吸引眾多關注。作為互聯網行業的大咖,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會上表示,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三者結合才是真正的未來。
每經記者 查道坤 吳凡 江蘇無錫 攝影報道 每經實習編輯 任芷霓
在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5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設有物聯網通信和平臺支撐企業館、智能制造主題館、全國物聯網成果展示館、智慧交通主題館和智慧生活主題館等5大展館,這是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無錫的展會現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本次博覽會吸引了來自中、美、英、法、德、日、意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企業522家,IBM、微軟、愛立信、惠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科、華為技術、諾基亞貝爾等世界500強公司以及以及阿里巴巴、騰訊、浪潮等知名企業都云集于此。
在本次展會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VR、無人機、大數據、網絡安全、智慧物聯等創新產品。其中,中國移動聯合愛立信展示了全世界第一例通過5G技術測試的無人機。微軟展示的HoloLens全息眼鏡是融合CPU、GPU和全息處理器的特殊眼鏡,通過圖片影像和聲音,讓用戶在家中就能進入全虛擬世界,以周邊環境為載體進行全息體驗。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無錫物聯網博覽會活動內容更豐富,嘉賓層次更高,展示規模更大,技術更前沿,產品更高端。
對此,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表示,“我們舉辦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的初衷,就是為物聯網的大發展、為‘未來場景’的實現搭建一個大平臺,集聚全球物聯網領域的最優質要素,借助各方面力量,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推動物聯網時代早日到來。”
李強指出,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必定和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相伴隨,使跨界融合成為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典型代表,其快速發展和應用,將現有產業領域和要素資源,經過相互滲透、融合或裂變,整合連接到一起,實現產業價值鏈的延伸或突破,使產業邊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的趨勢特征更加彰顯,物聯網作為全新的連接方式,千億連接量必定催生新一代的巨無霸企業。
“在數百億連接量的PC/移動互聯網時代,產生了像IBM、微軟、BAT這樣的千億美元級的企業;而物聯網將實現千億量的連接,這可是一個極具想象力的市場,也一定會誕生出新一代的巨無霸企業。”李強如是表示。
對此,無錫一家物聯網企業的副總經理蔣華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無錫已經形成了我國物聯網發展的中心,目前在技術能力,以及資金方面具備實力的物聯網企業,并不在少數,其中有些企業已經是行業的獨角獸,未來不排除出現一家巨無霸的物聯網企業出現。”
據統計,作為中國物聯網的發源地,目前無錫物聯網企業超過2000家,去年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今年上半年物聯網產業營業收入增長近25%,無錫企業累計牽頭和參與制定的物聯網國際、國家標準52項,承接的物聯網工程遍及30個國家400多座城市,無錫已經成為全國首個物聯網全域覆蓋的地級市,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物聯網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
至于中國物聯網當前發展,工信部副部長羅文表示,中國已經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電信運營、物聯網服務等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中國已在全球最大、技術先進的移動通信網絡上部署了超過1億臺機器到機器的物聯網終端。物聯網產業規模從2009年的1700億元躍升至2016年超過93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5%。
同時,2016年全球具備聯網及感測功能的物聯網市場規模為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美元,連接在物聯網上的傳感器等終端設備數量將超過手機,成為最大類別的連接設備。目前,全球40%的運營商在部署機器到機器物聯網業務應用,每天有550萬新設備加入物聯網。預計到2021年,全球280億臺連接設備中將有近160億臺物聯網設備。
諾基亞東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申繼真于9月10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實際上,目前中國的物聯網跟全球相比,已處于一個領先的優勢。
申繼真認為,“整個物聯網分四層,一個是智能終端跟傳感器;二是連接,連接網絡的大連接;三是一個面向物聯網的一個運營平臺;第四就是百花齊放的面向和各行各業深入生活的應用”。
她稱,“以連接為例,目前我國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的布局窄帶物聯網,已經具備了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的能力,此外在應用這一領域,整個中國實際上是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四大區域發展格局,無錫、杭州、重慶運用配套政策,成為推動物聯網發展重要基地,培育重點企業帶動作用顯著。以無錫示范區為例,截至2016年擁有互聯網企業近1300家,從業人員超過15萬人,構建了比較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博覽會上,李強在發表講話中透露,上個月底,無錫市的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首次超過手機用戶數量,并且還在不斷增長。
對此,蔣華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物聯網目前還未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不過隨著技術方面的完善,以及國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很快技術將應用到市場,方便大家的生活,無錫當地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首次超過手機用戶數量,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也給了物聯網企業巨大的信心。”
就全球發展而言,近年來整個行業技術創新空前活躍,物聯網窄帶物聯網芯片、信息傳感器等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推出,有力推動物聯網的應用普及。并且,隨著物聯網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應用的拓展深化,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不斷融合,催生車聯網、智慧城市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
申繼真認為,“未來走到物聯網時代和大數據時代,所有的行業都必須實現一個數字化的能力,數字化的轉型,也就是說物聯網將推進各行各業走向數字化,制造業走向數字化的服務”。
不過,物聯網的高速發展,亦存在諸多挑戰。對此,羅文表示,中國物聯網處在起步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核心技術能力依然薄弱,行業應用規模不足,層次偏低,成熟的商業模式仍然缺乏,標準體系特別是跨行業標準仍有待制訂和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形式依然嚴峻。未來將通過完善物聯網協同創新體系,推動物聯網規劃應用等手段推動中國物聯網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則表示,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三者結合才是真正的未來。物聯網的核心是聯,其本質是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是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沒有互聯網的制造業是沒有希望的,沒有制造業的互聯網也是空中樓閣。制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的制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且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