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物價漲幅超預期 CPI、PPI年內首現同步走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0 23:01:28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回升至年內次高;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持平3個月后,同比超預期漲至6.3%——在打破了較長一段時期內“你升我降”的背離之后,CPI和PPI終于出現了難得的“步調一致”。

 每經編輯|馮彪    

每經記者 馮彪

8月雖已進入立秋節氣,但炎炎夏日的余威猶在。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雙雙上漲。其中,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4%;PPI同比上漲6.3%,環比上漲0.9%。

自今年1月以來,CPI和PPI的走勢還沒有出現過同步的現象,基本是“你升我降,你落我漲”。但進入8月以后,兩者不僅出現了近期少有的“步調一致”,而且漲幅也超出市場預期,像是貼上了“秋膘”——正如國家統計局所分析的,本次物價漲幅略有擴大主要是天氣等短期因素導致,但通脹壓力并不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工業品中,鋼鐵、煤炭等上游原材料行業仍是PPI上漲的主要推動力;而雞蛋、蔬菜等食品價格回升則帶動了CPI漲幅回升。不過多數市場機構分析認為,PPI向CPI傳導的作用暫不明顯,在當前通脹壓力并不顯著的情況下,不會對當前宏觀政策基調產生太大影響。

1、現象:

新漲價因素推動CPI、PPI漲幅雙雙擴大

8月份,CPI和PPI雙雙上升。

先來看CPI:8月份,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4%,同比和環比增速均創下除今年1月外的年內次高點。

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總體平穩,在2月份之后,整體均呈現小幅上升的形勢。不過,8月份CPI同比漲幅較前期明顯加速,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同比漲幅增長最快的一個月。

從基數變動和新漲價因素對比來看,如果不考慮1月和2月份春節時間點發生變化帶來的基數變動,今年8月CPI同比1.8%的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約為0.9個百分點,這也是自3月以來新漲價因素最大的一個月份。

再看PPI,在連續3個月同比漲幅持平后,8月PPI同比上漲6.3%,這是PPI在2月份之后年內第二次出現同比漲幅上升。8月PPI環比上漲0.9%,也是今年以來環比漲幅的最高點。

與CPI相似,新漲價因素對PPI同比漲幅的影響明顯增加。8月份PPI同比6.3%的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4.4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9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1.9個百分點的新漲價因素也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值。而且在8月份PPI同比漲幅中,新漲價因素占到本月漲幅的30.2%,這一比例明顯高于此前月份。例如,在今年PPI同比漲幅最高的2、3月份,新漲價因素分別僅占當月漲幅的18%和23.7%。

2、表征:

鋼鐵煤炭等原材料行業領漲PPI

不管是CPI還是PPI,推動其上漲的“火力”都頗為集中。

從分項數據來看, PPI漲幅擴大受鋼鐵、有色金屬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影響明顯;而在CPI中,雞蛋漲價帶動食品價格環比上漲、同比降幅收窄支撐了CPI漲幅走高。

從環比看,CPI中的食品價格上漲1.2%,相較鮮菜、雞肉和豬肉價格個位數的增長,雞蛋產量減少帶動的價格漲幅最為明顯。7月份時,雞蛋價格環比上漲4.0%,而到8月份雞蛋價格創下環比16.2%的兩位數增長。從同比看,CPI中的食品價格下降0.2%,降幅收窄0.9個百分點。

如果說CPI中雞蛋、蔬菜等食品價格的上漲還算溫和,那么PPI中部分大宗商品動輒兩三成的價格漲幅,造成的影響更大。

具體來說,在PPI同比漲幅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漲幅雖有所回落,但仍達到32.1%,居各行業價格漲幅之首;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上漲29.1%。除此之外,同比價格保持兩位數上漲的還有石油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再加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上述七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5.1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81.0%。

今年以來,鋼鐵、煤炭、銅等原材料行業價格“漲聲一片”。中鋼協最新一期(9月1日至8日)鋼價指數顯示,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升至118.63,比去年底上升了19.12點。環渤海地區煤炭價格在短暫下跌后,再次呈現上行態勢。8月30日至9月5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80元/噸,環比上漲1元/噸,同比上升13%。

與鋼鐵、煤炭受供給側去產能帶動價格持續上升有所不同,銅價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影響較少,但是銅價仍在走高。卓創資訊分析,銅商品從7月份上漲以來,已經延續此波漲勢長達兩個月之久,銅價從最開始的45000元/噸最高漲至53000元/噸,漲幅為17.8%,預計9月份銅價將維持在51500~53500元/噸高位震蕩。

昔日的傳統行業,在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如今已成了資本市場追捧的明星。鋼鐵、煤炭、有色等周期股連續多日上漲。以鋼鐵為例,8月份,在28只上市交易的鋼鐵股中,有19只個股實現上漲,16只個股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滬指8月份累計上漲2.68%),其中凌鋼股份、安陽鋼鐵、韶鋼松山、柳鋼股份、新鋼股份、*ST華菱和南鋼股份等個股8月份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

3、原因:

供給收緊疊加需求復蘇推高PPI 

8月價格指數的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發力的結果。

對于CPI來說,漲跌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供應端。國家統計局多次提到,7、8月份的高溫多雨天氣導致蔬菜儲運成本增加,高溫導致雞蛋產蛋率下降等使雞蛋蔬菜價格上升;不過在另一方面,休漁期結束使水產品供應增加,水產品價格下降。

興業證券宏觀研報也分析,農產品對CPI負貢獻進一步收窄,在供給層面,前期壓欄的超標豬基本消化,疊加高溫多雨天氣導致調運困難,生豬供應偏緊;雞蛋供應持續減少;去年蔬菜價格基數較低。綜上所述,預計9月份農產品對CPI負貢獻有望繼續收窄。

對于工業品來說,價格上漲則受到供需兩端共同發力的影響。從供應端來看,興業證券宏觀研報分析,本次上漲可能部分受到環保督查的影響,除鋼鐵、有色和煤炭等供給側行業外,化工、造紙等污染較為嚴重的行業也上漲明顯。在督查之下,不達標企業輕則限產,重則關停,供給端收緊導致價格上漲。

今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進展快速,其中,化解環保不達標產能是重中之重,加之環保督查的開展,也有助于加快產能去化。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研究員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環保是核心的限產指標。中央督查力度也越來越強,預計接下來的督查只會更嚴,只要環保力度持續,對PPI的影響就是環比漲幅持續為正,周期股行情就具有持續性。”

另外,各級政府推動的去產能范圍也有所擴大。比如近日云南省印發通知,除鋼鐵、煤炭外,將電解鋁也納入推進去產能的領域,要求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產能,在2017年12月底前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一律提請地方政府依法實施關閉退出。

一頭是產能收縮,另一頭需求向好,由此也會拉漲價格。就拿鋼鐵漲價來說,在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看來,在眾多因素中,最為基礎的因素是連續兩年來國內需求的旺盛增長。

陳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根據統計數據測算,2016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09億噸,比上年增長2%,出現轉折性回升,今年1~7月累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提速至14.3%,7月份更是飆升至17.9%,按此趨勢推算,2017年中國粗鋼表觀消費將比上年增長8%以上,凸顯旺盛增長局面。

“正是因為有著國內需求旺盛這個堅實基礎,所以鋼鐵化解過剩產能才能產生效應。否則僅僅縮減產能,供應減量,而無國內消費增長,勢必陷入供需互為削減、聯袂下降的利空循環。” 陳克新表示。

4、傳導:

漲價行業增加 PPI傳導CPI暫不明顯

同樣作為價格變化衡量指標的CPI和PPI,在今年以來的多數月份走勢分化。今年1~2月,PPI同比快速上漲,但是CPI同比漲幅在今年2月反而出現回落,導致兩者增速差值擴大。3月以來,PPI漲幅高位回落,CPI則在低位上升,CPI同比漲幅從1%以下回升至5月的1.5%,PPI同比漲幅從2月份7.8%的高位回落至5月份的5.5%。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從中長期來看,PPI和CPI漲跌的趨勢是一致的。上半年兩者走勢分化主要是受去年基數的影響。而且兩者同比升降的支撐因素不同——PPI升降主要是煤炭、有色、鋼鐵、石化價格變動帶來的;CPI升降則更多是春節提前導致食品價格大幅漲跌帶來的。所以PPI和CPI并沒有明顯的傳遞關系。”

不過8月份的CPI和PPI同比增速終結了此前“你降我升、你升我降”的背離,實現了步調一致,兩者同比和環比漲幅均在8月擴大。

在工業生產者主要行業出廠價格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價格漲幅擴大。7月時,食品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速分別是1.3%和負0.4%,而到了8月份,上述兩指標分別升至1.4%和正0.2%。這意味著,PPI中的食品制造業價格有可能影響CPI中的食品價格。

不過,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稱,非食品價格的上漲并不是受到PPI上行傳導的影響,目前來看,PPI同比向CPI的傳導并沒有發生,未來隨著CPI高基數因素的出現,8月CPI同比1.8%可能是全年高點,之后會逐漸回落。

雖說PPI向CPI的傳遞暫未顯露,但在工業品內部漲價的傳遞現象則較為明顯。除了上游原材料價格之外,部分中下游行業價格也開始上漲。

新華社記者采訪發現,僅8月份,全國大部分紙廠進行了3至4次提價,包括瓦楞紙、白板紙、生活紙、新聞紙、銅版紙在內的原紙,每噸上漲300至900元不等。其中用來做紙箱的瓦楞紙和白板紙價格漲幅最大。

國家統計局也稱,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產品價格環比上漲,比上月增加10個。

5、影響:

通脹未明顯抬頭 暫不影響宏觀政策

盡管8月PPI和CPI漲幅雙雙擴大,不過市場機構對此表現平靜,基本沒有出現通脹繼續增加的預期。

中國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分析,物價總體上漲,相對收窄了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空間,也將對宏觀經濟穩定產生一定的壓力,但由于短期物價漲幅擴大有限,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宏觀經濟政策方向和節奏。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展望未來,供求缺口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原因在于銀行對“兩高一剩”行業限貸、環保督查、供給側去產能。這意味著中上游工業品價格和企業盈利水平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高位。

不過,任澤平也表示:“考慮到基數效應,PPI同比增速預計后期會震蕩走低,年末PPI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3.5%左右,但大幅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考慮到豬周期在底部、上游向中下游成本傳導、歐美經濟復蘇外需向好,四季度CPI雖難以挑戰通脹,但可能略高于市場預期。”

本輪漲價,受供給端產能收縮影響明顯。不過,隨著價格上升,企業生產意愿復蘇同樣明顯。供應增加將是價格整體穩定的基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鋼材產量同比增速2.7%,是今年1~2月之后的新高點,7月發電量同比增長8.6%,創下今年來的最高增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立群認為,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表明,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趨向平穩、而去產能等工作持續深入的背景下,企業的發展空間不斷增大,未來PPI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現在整個生產資料的供給能力很大。只要市場的價格信號有一些刺激,相關生產增加的潛力比較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PPI在今年后幾個月漲幅小幅回落是大概率事件,整體而言,目前不存在明顯通脹壓力,不會對貨幣政策等宏觀政策造成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馮彪 8月雖已進入立秋節氣,但炎炎夏日的余威猶在。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雙雙上漲。其中,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4%;PPI同比上漲6.3%,環比上漲0.9%。 自今年1月以來,CPI和PPI的走勢還沒有出現過同步的現象,基本是“你升我降,你落我漲”。但進入8月以后,兩者不僅出現了近期少有的“步調一致”,而且漲幅也超出市場預期,像是貼上了“秋膘”——正如國家統計局所分析的,本次物價漲幅略有擴大主要是天氣等短期因素導致,但通脹壓力并不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工業品中,鋼鐵、煤炭等上游原材料行業仍是PPI上漲的主要推動力;而雞蛋、蔬菜等食品價格回升則帶動了CPI漲幅回升。不過多數市場機構分析認為,PPI向CPI傳導的作用暫不明顯,在當前通脹壓力并不顯著的情況下,不會對當前宏觀政策基調產生太大影響。 1、現象: 新漲價因素推動CPI、PPI漲幅雙雙擴大 8月份,CPI和PPI雙雙上升。 先來看CPI:8月份,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4%,同比和環比增速均創下除今年1月外的年內次高點。 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總體平穩,在2月份之后,整體均呈現小幅上升的形勢。不過,8月份CPI同比漲幅較前期明顯加速,同比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同比漲幅增長最快的一個月。 從基數變動和新漲價因素對比來看,如果不考慮1月和2月份春節時間點發生變化帶來的基數變動,今年8月CPI同比1.8%的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約為0.9個百分點,這也是自3月以來新漲價因素最大的一個月份。 再看PPI,在連續3個月同比漲幅持平后,8月PPI同比上漲6.3%,這是PPI在2月份之后年內第二次出現同比漲幅上升。8月PPI環比上漲0.9%,也是今年以來環比漲幅的最高點。 與CPI相似,新漲價因素對PPI同比漲幅的影響明顯增加。8月份PPI同比6.3%的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4.4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9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1.9個百分點的新漲價因素也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值。而且在8月份PPI同比漲幅中,新漲價因素占到本月漲幅的30.2%,這一比例明顯高于此前月份。例如,在今年PPI同比漲幅最高的2、3月份,新漲價因素分別僅占當月漲幅的18%和23.7%。 2、表征: 鋼鐵煤炭等原材料行業領漲PPI 不管是CPI還是PPI,推動其上漲的“火力”都頗為集中。 從分項數據來看,PPI漲幅擴大受鋼鐵、有色金屬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影響明顯;而在CPI中,雞蛋漲價帶動食品價格環比上漲、同比降幅收窄支撐了CPI漲幅走高。 從環比看,CPI中的食品價格上漲1.2%,相較鮮菜、雞肉和豬肉價格個位數的增長,雞蛋產量減少帶動的價格漲幅最為明顯。7月份時,雞蛋價格環比上漲4.0%,而到8月份雞蛋價格創下環比16.2%的兩位數增長。從同比看,CPI中的食品價格下降0.2%,降幅收窄0.9個百分點。 如果說CPI中雞蛋、蔬菜等食品價格的上漲還算溫和,那么PPI中部分大宗商品動輒兩三成的價格漲幅,造成的影響更大。 具體來說,在PPI同比漲幅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漲幅雖有所回落,但仍達到32.1%,居各行業價格漲幅之首;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上漲29.1%。除此之外,同比價格保持兩位數上漲的還有石油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再加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上述七大行業合計影響PPI同比上漲約5.1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81.0%。 今年以來,鋼鐵、煤炭、銅等原材料行業價格“漲聲一片”。中鋼協最新一期(9月1日至8日)鋼價指數顯示,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升至118.63,比去年底上升了19.12點。環渤海地區煤炭價格在短暫下跌后,再次呈現上行態勢。8月30日至9月5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80元/噸,環比上漲1元/噸,同比上升13%。 與鋼鐵、煤炭受供給側去產能帶動價格持續上升有所不同,銅價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影響較少,但是銅價仍在走高。卓創資訊分析,銅商品從7月份上漲以來,已經延續此波漲勢長達兩個月之久,銅價從最開始的45000元/噸最高漲至53000元/噸,漲幅為17.8%,預計9月份銅價將維持在51500~53500元/噸高位震蕩。 昔日的傳統行業,在價格上漲的帶動下,如今已成了資本市場追捧的明星。鋼鐵、煤炭、有色等周期股連續多日上漲。以鋼鐵為例,8月份,在28只上市交易的鋼鐵股中,有19只個股實現上漲,16只個股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滬指8月份累計上漲2.68%),其中凌鋼股份、安陽鋼鐵、韶鋼松山、柳鋼股份、新鋼股份、*ST華菱和南鋼股份等個股8月份累計漲幅均在20%以上。 3、原因: 供給收緊疊加需求復蘇推高PPI 8月價格指數的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發力的結果。 對于CPI來說,漲跌變化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供應端。國家統計局多次提到,7、8月份的高溫多雨天氣導致蔬菜儲運成本增加,高溫導致雞蛋產蛋率下降等使雞蛋蔬菜價格上升;不過在另一方面,休漁期結束使水產品供應增加,水產品價格下降。 興業證券宏觀研報也分析,農產品對CPI負貢獻進一步收窄,在供給層面,前期壓欄的超標豬基本消化,疊加高溫多雨天氣導致調運困難,生豬供應偏緊;雞蛋供應持續減少;去年蔬菜價格基數較低。綜上所述,預計9月份農產品對CPI負貢獻有望繼續收窄。 對于工業品來說,價格上漲則受到供需兩端共同發力的影響。從供應端來看,興業證券宏觀研報分析,本次上漲可能部分受到環保督查的影響,除鋼鐵、有色和煤炭等供給側行業外,化工、造紙等污染較為嚴重的行業也上漲明顯。在督查之下,不達標企業輕則限產,重則關停,供給端收緊導致價格上漲。 今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進展快速,其中,化解環保不達標產能是重中之重,加之環保督查的開展,也有助于加快產能去化。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研究員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環保是核心的限產指標。中央督查力度也越來越強,預計接下來的督查只會更嚴,只要環保力度持續,對PPI的影響就是環比漲幅持續為正,周期股行情就具有持續性。” 另外,各級政府推動的去產能范圍也有所擴大。比如近日云南省印發通知,除鋼鐵、煤炭外,將電解鋁也納入推進去產能的領域,要求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產能,在2017年12月底前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一律提請地方政府依法實施關閉退出。 一頭是產能收縮,另一頭需求向好,由此也會拉漲價格。就拿鋼鐵漲價來說,在蘭格鋼鐵經濟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看來,在眾多因素中,最為基礎的因素是連續兩年來國內需求的旺盛增長。 陳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根據統計數據測算,2016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為7.09億噸,比上年增長2%,出現轉折性回升,今年1~7月累計,全國粗鋼表觀消費提速至14.3%,7月份更是飆升至17.9%,按此趨勢推算,2017年中國粗鋼表觀消費將比上年增長8%以上,凸顯旺盛增長局面。 “正是因為有著國內需求旺盛這個堅實基礎,所以鋼鐵化解過剩產能才能產生效應。否則僅僅縮減產能,供應減量,而無國內消費增長,勢必陷入供需互為削減、聯袂下降的利空循環。”陳克新表示。 4、傳導: 漲價行業增加PPI傳導CPI暫不明顯 同樣作為價格變化衡量指標的CPI和PPI,在今年以來的多數月份走勢分化。今年1~2月,PPI同比快速上漲,但是CPI同比漲幅在今年2月反而出現回落,導致兩者增速差值擴大。3月以來,PPI漲幅高位回落,CPI則在低位上升,CPI同比漲幅從1%以下回升至5月的1.5%,PPI同比漲幅從2月份7.8%的高位回落至5月份的5.5%。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從中長期來看,PPI和CPI漲跌的趨勢是一致的。上半年兩者走勢分化主要是受去年基數的影響。而且兩者同比升降的支撐因素不同——PPI升降主要是煤炭、有色、鋼鐵、石化價格變動帶來的;CPI升降則更多是春節提前導致食品價格大幅漲跌帶來的。所以PPI和CPI并沒有明顯的傳遞關系。” 不過8月份的CPI和PPI同比增速終結了此前“你降我升、你升我降”的背離,實現了步調一致,兩者同比和環比漲幅均在8月擴大。 在工業生產者主要行業出廠價格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價格漲幅擴大。7月時,食品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速分別是1.3%和負0.4%,而到了8月份,上述兩指標分別升至1.4%和正0.2%。這意味著,PPI中的食品制造業價格有可能影響CPI中的食品價格。 不過,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稱,非食品價格的上漲并不是受到PPI上行傳導的影響,目前來看,PPI同比向CPI的傳導并沒有發生,未來隨著CPI高基數因素的出現,8月CPI同比1.8%可能是全年高點,之后會逐漸回落。 雖說PPI向CPI的傳遞暫未顯露,但在工業品內部漲價的傳遞現象則較為明顯。除了上游原材料價格之外,部分中下游行業價格也開始上漲。 新華社記者采訪發現,僅8月份,全國大部分紙廠進行了3至4次提價,包括瓦楞紙、白板紙、生活紙、新聞紙、銅版紙在內的原紙,每噸上漲300至900元不等。其中用來做紙箱的瓦楞紙和白板紙價格漲幅最大。 國家統計局也稱,在調查的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產品價格環比上漲,比上月增加10個。 5、影響: 通脹未明顯抬頭暫不影響宏觀政策 盡管8月PPI和CPI漲幅雙雙擴大,不過市場機構對此表現平靜,基本沒有出現通脹繼續增加的預期。 中國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分析,物價總體上漲,相對收窄了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空間,也將對宏觀經濟穩定產生一定的壓力,但由于短期物價漲幅擴大有限,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宏觀經濟政策方向和節奏。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展望未來,供求缺口將在很長一段時間維持,原因在于銀行對“兩高一剩”行業限貸、環保督查、供給側去產能。這意味著中上游工業品價格和企業盈利水平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保持高位。 不過,任澤平也表示:“考慮到基數效應,PPI同比增速預計后期會震蕩走低,年末PPI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3.5%左右,但大幅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考慮到豬周期在底部、上游向中下游成本傳導、歐美經濟復蘇外需向好,四季度CPI雖難以挑戰通脹,但可能略高于市場預期。” 本輪漲價,受供給端產能收縮影響明顯。不過,隨著價格上升,企業生產意愿復蘇同樣明顯。供應增加將是價格整體穩定的基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7月鋼材產量同比增速2.7%,是今年1~2月之后的新高點,7月發電量同比增長8.6%,創下今年來的最高增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立群認為,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也表明,在國內外市場需求總體趨向平穩、而去產能等工作持續深入的背景下,企業的發展空間不斷增大,未來PPI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現在整個生產資料的供給能力很大。只要市場的價格信號有一些刺激,相關生產增加的潛力比較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PPI在今年后幾個月漲幅小幅回落是大概率事件,整體而言,目前不存在明顯通脹壓力,不會對貨幣政策等宏觀政策造成影響。
CPI PPI 價格指數 通脹 宏觀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