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7-09-05 23:13:17
招商證券原董事長宮少林退休時還在引以為憾的是,他在任期間未能在招商證券港股上市時,實施核心員工持股計劃。
國元證券和興業證券則幸運許多。截至今日收盤估算,國元證券員工持股計劃已經賺得55.46%,興業證券員工持股計劃時間尚短,仍取得33.03%的收益。
繼中信證券早年通過特殊渠道實現股權激勵后,A股上市券商國元證券和興業證券這兩年相繼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兩家券商的股價表現受到行業強烈關注,畢竟這關系到兩家券商員工的盈虧,也關系到其他券商推進員工持股計劃的積極性。
國元證券和興業證券不負眾望。
截至今日收盤,不考慮杠桿操作,2家券商的員工持股計劃已分別盈利55.46%和33.03%。一些國元證券員工多數后悔認購太少,不少興業證券員工則希望盈利能夠維持到明年解禁,共同點就倆字:開心!


據國元證券去年8月4日發布的員工持股計劃二次修訂稿,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為2015年維穩股市時回購的股票,持股股價為14.57元(除權除息前)。
國元證券目前股價為14.54元(除權除息后)。除去除權除息影響,且不考慮杠桿操作,該券商員工持股計劃已經賺得55.46%。
據興業證券今年8月10日發布的員工持股計劃修訂稿,該券商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股票來源同樣是2015年維穩股市時回購的股票,員工持股計劃購買這些回購股票的價格相應做除息調整為6.54元/股,截至今日浮盈33.03%。
值得關注的是,興業證券和國元證券相繼制定了中期發展目標。
興業證券去年制定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是,在2020年綜合實力進入行業前10。國元證券去年制定的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在2020年主要業務指標進入行業前20。這說明,員工持股計劃已經個人利益、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有效捆綁。
國元證券和興業證券員工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表達的一個共同觀點是,員工持股計劃在某種程度上綁定了個人利益、公司利益和其他股東利益,如果能夠放開認購限額,加大股權激勵的力度,綁定效果可能會更好。
當前國內券商進行股權激勵主要存在兩個制度障礙:
一是《證券法》第四十三條對證券從業人員持股的限制;
二是財政部2008年65號文《關于清理國有控股上市金融企業股權激勵有關問題通知》明確指出“國有控股上市金融企業不得擅自搞股權激勵,對于準備設立和已經在做股權激勵的企業,都要暫停等新政策明確后再定。
2013年3月為規范券商實施股權激勵的行為、推動證券公司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證監會下發《證券公司股權激勵約束機制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可以通過設立信托計劃等形式間接持股,也提出證券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應當符合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金融機構股權激勵的規定,映射財政部2008年65號文,但是這一規定并未正式出臺。
2015年8月底,證監會召開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專題工作會議,會議鼓勵上市券商回購股份由于員工持股計劃。正是在此背景下,國元證券和興業證券得以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實際上,在國元證券和興業證券之前,我國證券業發展20多年來,除中信證券在特殊歷史時期(股改試點期)、在特殊任務(股改)的“掩護”和特殊股東中信集團的支持下,對少數高管施行了股權激勵外,其他上市證券公司均未能在這條路上前進半步。
2006年9月6日,中信證券提出股權激勵方案:
暫存于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股票賬戶下的總量為3000萬股首次股權激勵暫存股中的2216.31萬股為公司首批股權激勵計劃的來源股,該部分股票在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實施公司首批股權激勵方案的議案》后,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賬戶內過戶至激勵對象名下;該部分股份在完成過戶后,性質為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限售期為自過戶之日起60個月。
中信證券3000萬股首次股權激勵暫存股中其余的783.69萬股,系中央及地方國資委管理的國有企業同比例出讓的股份,在取得國資委批復后,中信證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中信證券之后,盡管有廣發證券等多家券商向監管部門遞交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但一直沒有再出現新案例。這也與我國絕大多數證券公司為國資控股或者國有企業有關。
最可惜的當屬招商證券。2016年3月16日,招商證券通過了一項通過員工持股計劃認購或者在二級市場購買該司港股股票的決議。不過,這項決議最后未能成行,成為該司原董事長宮少林三大遺憾之一。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微信號:quanshangcn) 記者:弘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