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5 22:27:41
“限產停產是企業最怕的,任何罰款都比不上限產停產更嚴厲。”9月5日,環保部通報各地環保部門2017年7月執行《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及移送環境犯罪案件的情況,根據通報,7月全國適用限產、停產的案件增長了128%,對環境違法行為形成了有力的震懾。
每經編輯|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環保執法持續高壓,前7個月全國共實施五類案件超2萬件。
9月5日,環保部通報各地環保部門2017年7月執行《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及移送環境犯罪案件的情況,并對7月份案件數量較多的山東、浙江、陜西、江蘇和1~7月份案件較多的安徽、浙江、山東、廣東等地進行表揚。
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全國適用《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的案件總數增長92%;查封、扣押案件增長111%;限產、停產案件增長128%;移送行政拘留案件增長13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前7個月的案件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大幅增加,且限產、停產的比例也出現一定的上升。
前7個月查處案件超2萬件,限產停產案件比例達23%
田為勇介紹,今年1~7月,全國實施五類案件總數20631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622件,罰款數額達7.61億元;查封扣押案件9020件;限產停產案件4720件;移送行政拘留4715起;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554起。
其中,7月份,全國適用《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的案件總數為3416件。與2016年7月相比,全國適用《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的案件總數增長92%。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同比增長21%;查封、扣押案件增長111%;限產、停產案件增長128%;移送行政拘留案件增長131%;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增長55%。
記者注意到,去年前7個月的案件數量僅為8220件,這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適用《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的案件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同時,在全國實施五類案件中,限產停產案件的比例也出現了明顯提升,去年前7個月限產停產案件在整個案件中占比為18.3%,今年達到了22.9%。
對此,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今年以來環境督查力度前所未有,中央環保督察實現全覆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專項督查,案件增長反映了力度的加強。
“查出案件的目標是要實際解決問題,限產停產的手段比簡單罰款來得更嚴厲,限產停產是企業最怕的,任何罰款都比不上限產停產更嚴厲,對企業的活動會造成極大影響,更多動用這個手段,實際上是加大執法力度,提升違法成本。”馬軍說,總體感覺今年以來很多企業已經產生了解決自身環境問題的動力。
利用夜間實施環境違法,兩企業被抓現行
隨著環保檢查力度越來越大,違法排污行為也變得更加隱蔽,一些企業選擇夜間環境違法,試圖逃避監管。
2017年4月30日凌晨,河南鶴壁市環保局執法人員在對淇縣涉水企業進行夜查時發現,東方化工有限公司的西圍墻外有一條消防軟管直通河道,正在向河道內排放乳白色廢水。監測人員現場使用快速監測設備對水樣進行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濃度均超標。
經勘察,該公司事故池內有潛水泵等排水設施,把廠外水樣與事故池內水樣對比,水質顏色和監測濃度均明顯一致。
對此,當地公安局對該公司相關責任人作出拘留13天的行政拘留決定。之后,淇縣環保局依法對該公司作出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環保部門稱,違法企業出于經濟利益、僥幸心理等原因,總是想方設法逃避環境監管,和環保部門“藏貓貓”,實施環境違法。環保部門在強化日常監管的同時,必須加大夜查、突擊查、節假日檢查的力度,全面提高環保監管能力。
此外,2017年3月,合肥市包河區環保局調查發現,合肥易美優保潔服務有限公司和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份簽訂服務合同,負責將非凡公司餐廚污水外運至指定的污水處理廠。3月1日夜間至3月2日凌晨,易美優公司共外運7車次的廢液出廠,由該公司會計負責帶路并指定傾倒點,出廠后分別傾倒至包河區大連路、山東路上的兩處污水井,傾倒總量為92.44噸。
易美優公司以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涉嫌污染環境罪,合肥市環保局于2017年4月24日將案件移送公安部門依法予以處理,包河分局于2017年5月4日對涉案單位3人依法實施刑事拘留,目前案件已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
馬軍認為,環保檢查白天查得比較嚴,白天排污也比較容易被發現,有些企業鋌而走險利用夜間排污,未來在夜間等環保執法上需要進一步加強,強化社會監督,同時,對一定規模的企業應要求上馬在線監測設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