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7-09-05 13:38:55
青海柴達木盆地分布有30多個鹽湖,鹽湖資源豐富,其中,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床,其各類資源總量達601億噸。青海到2025年,青海氯化鉀產能將穩定在85萬噸,金屬鎂產能將達到20萬噸,純堿產能將達到600萬噸,碳酸鋰產能將達到10萬噸。
記者近日從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探索符合鹽湖資源特點的高效、低碳、循環利用路徑,青海鹽湖資源開發已初步形成了鹽湖資源深度開發與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藕合發展的循環產業體系。
青海柴達木盆地分布有30多個鹽湖,鹽湖資源豐富,其中,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床,其各類資源總量達601億噸。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以“青海百萬噸鉀肥工程”項目的實施為契機,當地政府先后啟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一期、二期和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等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建設項目,推動鹽湖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目前,青海鹽湖鉀資源開發已經形成氯化鉀、硫酸鉀鎂肥、硝酸鉀和氫氧化鉀等系列產品,其中氯化鉀已建成產能達800萬噸;鈉資源開發已經形成氯化鈉、純堿、燒堿、金屬鈉和硫化堿等多種產品,其中純堿產能達到了440萬噸。
“青海鹽湖資源開發由單一的初級加工向多元化產品和精深加工轉變,由價值鏈的低端向價值鏈高端轉變,產業由分散向積聚、多產業融合和協同發展轉變,初步實現了鹽湖化工與能源化工等產業的有機融合發展。”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喬弘志說。
據介紹,以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通過推進鉀、鈉、鎂、鋰、硼等資源的梯級開發,青海到2025年,青海氯化鉀產能將穩定在85萬噸,金屬鎂產能將達到20萬噸,純堿產能將達到600萬噸,碳酸鋰產能將達到10萬噸。屆時,鹽湖產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以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