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4 00:18:4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上周A股沖高震蕩,滬綜指全周累計漲1.07%至3367.12點,深綜指周漲2.42%至1956.35點。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兩綜指分別漲2.16%、3.03%。
由全周情況看,資源股、次新股強勢,創業板相對稍強,滬市一些權重股表現稍弱,特別是銀行股、保險股。券商股上周雖然仍保持強勢,但進一步上沖動能似不太足。
上周五盤后證監會發布了新一批IPO核準情況,數量環比增1家達到8家。這個分寸掌握得較好,給次新股炒作之風提出了警示,同時又顯得比較溫和,對板塊以及大盤的影響均屬于中性。
個人感覺,本周次新股大概率會按原先節奏走,但主力操盤風格將進一步分化,部分個股可能漲得較好,但積累漲幅較大的次新股容易沖高回落。投資者對次新板塊可以跟風,但應始終記得機會與風險并存。在創業板方面,既然并購重組管得已不如以前那么緊,那么下行空間基本已被封堵,投資者可趁回調時擇優質品種介入。
ICO監管目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有報道稱,原先定于9月2日召開的一個區塊鏈盛會被有關部門叫停。這條消息可能會對區塊鏈個股構成一定沖擊,但對大盤或許會有些利好。以A股的立場來說,ICO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個潛在的資金分流渠道。
本周市場可能維持相對強勢,但上漲過快不太可能,技術面及政策面對此均有限制。
在技術面上,前幾天股指沖破了本輪行情通道的上軌,但由量能看明顯不是有效突破,拉回通道內再度確認是大概率事件。此外,9月A股迎來解禁高峰,限售股數量全年最多,解禁市值僅次于今年2月和12月,為年內第三高。
由政策面看,在未來一個多月時間內,管理層最樂見的必然是“股市平穩或平穩中有所上漲”,任何大漲大跌都可能招來些隱性干預。
由經驗來看,9月份部分商業銀行頭寸可能會比較緊,但我覺得不太可能對股市、債市造成過大沖擊。由近期人民幣升值情況看,未來降準的概率實際上已有所增加。上周五美國公布的8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太理想,這進一步降低了美聯儲年內再次加息的可能,該因素使得我國貨幣政策的外部壓力減輕,客觀上有利于降準的實施。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