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4 00:18:34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金喆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每經實習記者 方京玉 每經記者 金喆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姚治宇
一家去年5月才掛牌新三板的企業陷入了停產風波。8月29日晚間,凱盛股份(837235,OC)發布由主辦券商長江證券出具的風險提示性公告,稱由于公司已經停產,無人組織編制2017年半年報,故無法按照原定計劃于2017年8月29日披露半年度報告。
8月30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凱盛股份位于廣州市黃埔區的廠區。一名還留在廠區看守倉庫和存貨的安保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已經從8月19日開始放假。“(廠區)里面沒人。”
2016年5月,凱盛股份在新三板掛牌。資料顯示,凱盛股份主要從事PC電源、LED電源和工業電源的生產與銷售,三項業務共占公司2016年總營收的99.88%。
2017年8月30日上午,正值工作日的辦公時間,記者來到凱盛股份公司所在地。就在前一天夜里,凱盛股份發布的一則風險性提示,將這位資本市場新兵遭遇的困境置于曝光燈下。根據公告,其無法按照原定計劃于2017年8月29日披露半年報告。
凱盛股份的廠區內,有一棟3層樓高的磚紅色建筑,旁邊依附著一棟2層樓高的白色建筑;正常開工時,凱盛股份的生產、運營和儲存都發生在這兩棟建筑里。記者進入廠區內環視一周后發現,現場只有一名安保人員在看守倉庫,辦公樓則大門緊鎖,該建筑物前的水泥空地上,也是一片空曠。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無法進入該建筑物內部,但在其入口的一側倉庫位置,整齊堆放著一箱箱產品物料,其中一部分被塑料布遮蓋,一部分看上去像是半成品的電源線部件直接暴露在貨架上。
安保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從8月19日開始就全廠放假,里面沒有人。
8月30日晚間,凱盛股份再次發布公告,預計無法在2017年8月31日前披露半年度報告,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被暫停轉讓。目前,公司正在積極設法恢復生產,爭取在2017年10月31日前完成半年報披露工作,但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如不能在10月31日前披露半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存在被終止掛牌的風險。
凱盛股份的對面馬路上,聚集著5位年輕人,自稱是凱盛股份的供應商。最近半個月以來,他們輪流到凱盛股份門口蹲守,希望能碰碰運氣,見到凱盛股份的董事長涂道平,并討回貨款。但他們都不愿意向記者透露自己的公司名稱和姓名等信息,僅表示是“供應商中的小公司”。
其中1位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凱盛股份向供應商開出一批支票用來支付貨款,但他們在7月份前往銀行兌現時,不約而同發現這批支票出現了“跳票”問題,也就是因支票賬戶內沒有錢而無法兌現。
“出現跳票問題的都是5月份的支票,總共有100家左右的供應商,都被凱盛欠了貨款,里面被欠得最多的是一家做變壓器的公司,金額是142萬元。”該人士稱,8月15日,涂道平曾請幾名供應商吃飯,之后便“聯系不上他,打電話不接。”
他還說,自從無法聯系上涂道平后,被欠款的供應商便聯合起來,輪流在凱盛股份的廠區門口“值班”把守,已經持續了半個月。據他估算,凱盛股份拖欠的供應商貨款保守估計在3000萬元左右。
另一名與凱盛股份有七八年業務往來的供應商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凱盛每月的成品出貨額度大約在800萬元到1000萬元之間,對應的材料支出在500萬元到600萬元,而供應商被拖欠貨款的時間跨度不少于3個月。
上述供應商還向記者表示,他們每天“輪崗”的目的,不是為了見到公司的管理層,而是為了防止廠區內的物料和設備被拉走。前述供應商提到,他們與凱盛合作的時間有六七年,一直沒什么問題,即使有欠款也在兩三個月內就還了。“但這次工廠停產、董事長又聯系不到,我們也想要個結果,可能要很久吧?”
對于供應商描述的欠款情況,記者試圖向涂道平求證,但多次撥打其手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不過,一位接近涂道平的相關人士向記者否認了供應商關于涂道平“失聯”的說法,其指出,涂道平只是沒辦法向供應商交代,在躲他們。
對于供應商所稱的“保守估計拖欠一百家供應商3000萬元”等,記者從相關其他渠道得到的說法是,“具體數目在統計調查,具體數據不清,工廠停產,會計人員不在,債權債務清冊和資產負債表都做不出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