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4 00:18:3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棄非 余蕊均 每經編輯 陳俊杰
每經記者 楊棄非 余蕊均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從 300km/h 到 350km/h,再 到4000km/h。
連日來,這3個頻繁出現的數字,勾勒出中國軌道交通產業驚人的發展速度:從300km/h再次提速至350km/h的京滬高鐵“復興號”即將恢復售票,京滬陸路通達的時間將再次縮短至4個半小時;而中國正在研制的飛行列車將進一步將速度提升至4000km/h,這意味著,屆時僅需半小時就能從北京抵達武漢。
快速增長的數字,不僅體現著軌道交通速度的變化,也揭示出軌道交通產業不斷擴大的產值。8月30日,素來被譽為“鐵半城”的軌道交通產業重鎮成都金牛區提出,到2020年,全區軌道交通產業產值(不含物流運輸業)將達到1000億元。與2016年630億元的產值相比,5年將增長高達58.7%。
金牛區軌道交通產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在新的規劃中,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及學科建設工程”被放在下一步工作的首位。其中,除申報“國家實驗室”、培養產業人才外,金牛區還將重點放在推進“三權”改革,借以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現如今,隨著成都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金牛區更被賦予“中優”的重任:通過打造“中優提質典范區”,提高城市品質,提升城市發展能級。而隨著要素的加速聚集,一個以軌道交通產業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圈也將應運而生。
沖刺千億產業打造世界級基地
8月30日,一場以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為名的工作會在金牛區召開。金牛區每周一次的企業座談會讓到場的軌道交通企業對此情此景并不陌生,但當天,他們的表情都顯得格外專注——一份為其“量身定制”的產業發展政策將最終浮出水面。
這份新政,就是當天會上發布的《金牛區軌道交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根據規劃,未來5年,金牛區將打造集研發、設計、工程、服務為一體的世界級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創新與服務基地。與此同時,到2020年,全區軌道交通產業產值(不含物流運輸業)將達到1000億元。
以區為單位發布單一產業的“十三五”規劃已非常見。而參照成都此前發布的《成都制造2025規劃》,到2020年,成都整體軌道交通產業全產業鏈規模將突破1400億元,金牛打造千億級產業的目標更可謂雄心勃勃。
金牛發展軌道交通產業十足的底氣從何而來?
因大量“鐵”字頭企業聚集而得名“鐵半城”,金牛的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優勢一直十分明顯。在中鐵二院、中鐵二局、中鐵八局等一批年營業額百億級的軌道交通產業核心企業的帶動下,自2012年以來,金牛軌道交通產業每年增長超過15.8%。2016年,產業的年產值已達630億元,占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總產值近62%。
新的利好接踵而至。2015年,軌道交通產業被《中國制造2025》明確為“重點發展的十個領域之一”,而具體到成都,完整的產業發展格局也應運而生:在其提出的“一校一總部兩基地”中,金牛區成為“一校一總部”的所在地。金牛區更將軌道交通產業列為五大特色產業之一。
“目前,金牛區已形成包括科技研發、勘察設計、工程施工、運營維護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此前,金牛相關負責人預測,未來幾年,金牛軌道交通產業產值每年同比增長將不低于10%。
現如今,全球首座綜合性、國際性的軌道交通產業園和國家級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創新與服務基地——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一期項目已建成,二期已啟動建設,已吸引了國內80余家知名企業、機構簽約入駐。
盡管還處于建設當中,企業“入駐潮”已漸成氣候。8月21日,包括法國阿爾斯通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在內的兩家企業已簽約入園,而就在工作會現場,6個軌道交通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簽約落戶于此,簽約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金牛區集聚眾多軌道交通相關企業,這對于企業發展是很好的機會,可以通過這種集聚效應,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產業。”浙大中控信息西部總部項目作為此次簽約的項目之一,浙江大學原副校長、中控集團創始人褚健說到,“這里將是我們在整個西部的研發基地和產業發展基地。”
人才支撐創新校企地協同發展
此前曾有人測算,軌道交通建設只要5年,而運營維護設備更新可達到30年。同時,軌道交通的建設投資對GDP的直接貢獻為1:2.63,若算上上下游鏈的產出,這一比值將達到1:4。因此,以技術創新為基石,軌道交通產業孕育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創新驅動發展。金牛深諳此道,這個曾以創新基因創造出交子的千年城區,正期望圍繞著聚集科研資源、以研發打破技術壁壘、打通校企地協同發展通道,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的創新集群。
科研人才與院校資源的集聚為金牛提供了創新的源泉。截至目前,金牛擁有各類人才27.2萬名,其中院士3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6名,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52名、頂尖團隊2個。同時,匯集了西南交通大學、中鐵西南科學院等1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擁有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據金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金牛共擁有50余項軌道交通產業國家級技術專利。其中,根據5月的數據,西南交通大學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總數更位居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第一位。
記者注意到,在金牛最新發布的“發展規劃”中,“世界一流大學及學科建設工程”仍被放在其下一步工作的首位。其中,除申報“國家實驗室”、培養產業人才外,金牛還將重點放在推進“三權”改革,借以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一個例子是,成都軌道交通技術產業研究院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據西南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何川介紹,產研院初期注冊資本為1.5億元,1~2年內,將“聚焦新一代中低速磁懸浮、全自動無人駕駛、智能制造等領域,打造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孵化平臺”。
而隨著金牛校企地協同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研發”也愈加成為其吸引企業前來的“燙金名片”。已承擔成都地鐵7號線的信號系統以及蓉2線有軌電車運營調度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城軌市場總監孫童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正準備把總部的研發功能轉移到金牛區來,為企業爭取更大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中優”行動提速產業鏈升級
近幾日,軌道交通成為金牛區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產業發展的新藍圖并非是他們關注的焦點——正是幾個剛修建完成的藍色地鐵站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標志著即將開通的地鐵7號線即將進入其日常生活。市民陳阿姨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我每次去女兒家都要花一個多小時時間,7號線通車后,20多分鐘就能到。”
可以說,金牛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為其城市能級的提升提供了一種可能。但同樣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提升反過來也將為金牛進一步吸引人才、助力產業發展給予支持。在其背后,是金牛在打造“中優提質典范區”中迎來的新一輪發展機遇。
早在今年4月,成都提出“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十字方針”,作為“中優”的重點區域之一,金牛的城市發展也有了新的方向:優化中心城區功能,降低開發強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產業層次,提升城市品質。
基于此,金牛“以建設人北、環交大、國賓、北部新城‘四大中優示范片區’為抓手,以構建現代商貿商務、科技服務、都市文旅‘三大主導產業集群’為核心、做強現代商貿與商務、科技研發與總部、都市文創與旅游、軌道樞紐與門戶‘四大功能’”,其目標正是推進城市綜合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區域人文魅力、城市發展活力正在不斷躍升。
先期變化已紛至沓來。一個例子是,在“人北”區域,包括荷花池在內的82個商品市場正在或已經調遷、關閉或改造。在金牛的規劃中,一個投資規模145億元,以中國西部規模最大、輻射力最強及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商品交易中心、商品集散中心與旅游購物中心為目標打造的北部新城商貿商務集聚區即國際商貿城將取而代之,成為金牛新的貿易中心。
而在成都產業新的發展浪潮中,金牛“中優”發展之路已被賦予了產業發展的重任。根據其新的產業發展規劃,商務服務業、軌道交通產業及電子信息產業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將在此誕生。可以預見的是,在金牛打造中西部綜合實力領先城區的過程中,軌道交通產業還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