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8成疾病無法治愈,醫藥研發如何創新? 業內:三大因素是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3 21:37:26

“仍有80%的疾病無法治愈,需要新的治療手段和新的藥物。”面對這一問題,新藥研發和創新,成為了醫藥行業人員所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9月4日,在成都所舉行的2017年(第34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中,業內專家及多家醫藥企業高管就“新藥創新如何應對全球化”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實習生 余瑤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謝振宇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宋思艱

我國取得國際藥品規則制定發言權

“所謂的全球化開始了,帶給了我們很多機遇,也有很多挑戰。新藥創新要真正實現所謂的全球化,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江蘇恒瑞醫藥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表示。

實際上,隨著經濟全球化進展不斷加強,國家對新藥研發相關政策進行了一系列改善,醫藥研發創新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四川百利藥業董事長朱義認為,新藥研發的環境這兩年有很大的改善:第一,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新藥注冊管理、新藥定義、注冊管理的國際化;第二,包括衛計委、工信部等單位,整個國家層面對新藥研發都有具體的支持;第三,真正做原創性的創新,它的價值和成本也需要醫保支付體系去消化或者支撐。

2017年6月,經過多場談判,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為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正式成員單位。正式加入ICH后,中國在國際藥品規則的制定上取得了一定的發言權。

期待國家支付體系支持

成都先導藥物董事長李進認為,加入ICH對新藥創制是非常重要的步驟,能夠推動創新藥的發展,也為我國創新藥的出口創造了機會。

除了政府的政策變化和資金支持,李進認為,人才的聚集對醫藥研發創新影響重大。“中組部提供的千人計劃,各個省、區相應的人才計劃也起了很大作用,站在前沿的科學研究的或者國際大藥物公司、生物技術公司里面工作的有經驗的真正做原創新藥的人,也在中國各個城市聚集,起了很大作用。”他說。

對于新藥研發的環境,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提出他的憂慮。他認為,創新藥的研發需進行大量的投入,但近年來,年銷售超過一個億的創新藥并不多,做創新藥的企業和個人并沒有獲得合理的回報。

“創新藥的發展不僅是藥審中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需要國家支付體系的支持。”對此,成都海創藥業董事長陳元偉認為,我覺得我們中國創新發展得非常非常緩慢,真正的要改變的是我們的資本市場,讓投資者賺得到錢,這樣的話大家才會源源不斷的把金錢投到我們產業。

基于上述討論觀點,陳元偉總結道:“醫藥研發創新有三個重點:人才、政策環境、資本市場。”

(實習生俞瑤對本文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醫藥研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