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2017-08-28 13:44:17
32歲的周小姐在某健身房跑步機跑步,剛跑2分多鐘便倒地猝死。周小姐的家屬認為健身房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索賠100萬。健身房則表示第一時間就積極搶救,也馬上打了120,不應承擔賠償,但出于人道主義愿意補償5萬。你覺得健身猝死,健身房要不要承擔責任?
今年5月18日晚上,杭州九堡某健身館發生一起悲劇,32歲的周小姐上了跑步機,才跑了2分多鐘,突然倒地,再也沒有起來。據杭州市體育休閑行業協會負責人說,這應該是杭州有健身房這十多年來發生的第一起顧客猝死事件。
昨天下午2點,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原告是周小姐的家屬,被告是該健身房,家屬認為健身房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索賠100萬元。
你覺得健身猝死,健身房要不要承擔責任,一起來看看法庭里雙方是怎么辯的。
根據事發監控錄像顯示,當天18:21,周小姐上了跑步機,開始快走。
18:23,周小姐突然手捂胸口,另一只手伸過去關了跑步機,即刻人就倒下了。
旁邊也有客人在跑步,也有教練,五六個人沖過去。這時候還能清晰地看到周小姐雙手抱胸,身體劇烈起伏,這樣子持續了大約有5分鐘,后來雙手慢慢垂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有教練兩次打電話叫救護車。醫生診斷為心源性猝死。
昨天來的家屬很多,老公父母公婆還有其他親戚。周小姐是某化妝品銷售公司老總,工作不算太忙有雙休。一直以來身體很好,1米66的身高140斤,蠻壯實的。據說健身有兩年了,一直有請私人教練。
原告方告的點主要是健身房在周小姐的黃金搶救時間段里,“不作為”。
比如,周小姐開始跑步時旁邊沒有教練陪同,事發后,健身房教練打120描述錯誤,說成“摔傷”,導致誤導了急救中心的判斷和救援指導。
還有,原告方認為健身房方面沒有應急預案,沒有配備相應藥品、設備,沒有能采取急救措施的教練人員,未能在突發狀況后及時采取急救措施,而這一切“致使其錯過了黃金救援時間”。
因此,家屬要求健身房方面對周小姐的死亡損害結果承擔相應賠償,原告方算出來周小姐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等費用一共將近200萬元,健身房應該承擔50%,也就是100萬元。
被告方面首先向周小姐家屬表示慰問,但是他們表示已經“在合理范圍內盡了安全保障義務”,“所以這個事情要理性看待”。
健身房方面說他們在第一時間就積極搶救,把人放平,腳墊高,準備了葡萄糖水,又馬上打120,描述也是正確的,接下來就是按照120的專業指導做。
何況猝死是一件出乎大家意料的事情,健身房怎么可能預料到呢。“我們是健身從業人員,不是醫療人員。也沒有法律規定健身教練一定要有急救資質”,健身房方面說。
原告說,周小姐死亡是因為錯過黃金搶救時間,健身房辯駁說,我們根據警方的認定,周小姐的死因應該是自身身體原因導致猝死。
針對原告方強調的健身房沒有做心肺復蘇,健身房說“我們不是專業醫生,無法判斷什么時候要做心肺復蘇,而且后來周小姐也沒有做死亡鑒定,所以也無法判斷當時不做心肺復蘇和她最后救不活是不是有因果關系”。
所以,健身房方面認為自己不應該承擔損害賠償。不過愿意出于人道主義補償死者家屬5萬元。
最后雙方不同意調解,法庭將擇日宣判。
來源:錢江晚報
記者 肖菁 見習記者 高佳晨 通訊員 辛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