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中國紅利”告別雨露均沾:邊緣化品牌過生死關

經濟觀察報 2017-08-28 08:34:13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今年前7個月,國內乘用車市場以同比1.5%的微增長收場,在這種弱市場下,“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馬太效應更加明顯,一些處于不利競爭地位的品牌掙扎在了生死線。在這個長長的名單上,甚至出現了諸多意想不到的企業的名字。

豪華品牌當中的長安標致雪鐵龍DS、東風英菲尼迪,合資品牌當中的東風悅達起亞、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長安鈴木、東風裕隆,自主品牌當中的江淮、力帆、海馬、北汽、一汽、華晨、眾泰、寶沃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銷量滑坡,甚至是“銷量腰斬”“斷崖式下滑”等糟糕的情況。

而一些逐漸處于市場邊緣的品牌已經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比如DS、長安鈴木、東風裕隆等等,其中包括了頗多的合資品牌,這種局面是很難想象的,為什么會這樣?

困局背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無論是豪華品牌、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今日的困境都絕非一時一日造就。

以豪華品牌DS和英菲尼迪為例,兩者都早早投入國產,剛開始的兩三年依托新品牌新產品的刺激而迅速發展,但是當新品效應過后便踏上下坡路。從直觀的層面看,產品不給力是造成上述兩個品牌競爭下滑的關鍵。DS在華發展五年,共布局DS5、DS5LS、DS6和DS4S四款國產車,其中僅DS6是SUV,且推出時間較晚,錯失SUV這一高增長的市場;英菲尼迪進口車與國產車共布局10款,但成立三年來一直只有轎車Q50L和SUVQX50兩款國產車,國產產品過少導致目前其國產車表現甚至不如進口車。

產品之外,是更深層次的企業戰略導向失誤。DS和英菲尼迪都在國產前期用力過猛,DS在2015年試圖在銷售網絡、銷量方面實現“倍增”,而英菲尼迪則在品牌營銷方面大筆燒錢,贊助多項電視娛樂綜藝欄目,雖然在短期內刺激了品牌發展,但正是這些透支體力的行為造成了如今后勁不足的局面。如今兩個品牌都陷入以價換量、經銷商退網等麻煩之中。

合資品牌當中的韓系、法系今年均慘遭失利。但這二者的失利不能簡單歸因于日系車、德系車甚至自主品牌的合力夾擊,其自身產品布局和營銷服務的不足是導致落后的關鍵。實際上,二者的危機于去年已經隱現。比如,韓系車以往憑借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和先進的營銷脫穎而出,但隨著這些優勢不再,加上其被人詬病已久的“多代同堂”的產品格局,韓系車的老本逐漸吃光。而法系車尤其是東風雪鐵龍則是由于過于小眾的產品設計、較少的SUV產品、不合理的定價導致市場失利,另外營銷手段單一、公司股東層面分歧也是重要的因素。

數量最多的自主品牌陣營兩極分化最為嚴重,除了吉利、長城、廣汽、上汽、寶駿等少數幾家企業保持正增長外,其他自主品牌幾乎都出現下跌局面,包括一汽奔騰、一汽夏利、東風風神、東風風行、北汽紳寶、北汽幻速、江淮、力帆、海馬、眾泰、華晨等等,甚至連自主品牌老大長安以及曾經的自主旗手奇瑞也不例外。

業內普遍認為,自主品牌過往兩三年的高增長主要源于SUV的風口,由于比合資先一步行動加上較高的性價比優勢,自主品牌依托SUV快速上位,但是隨著合資品牌也布局SUV自主品牌的優勢不再,消費者不再單一看重性價比,而是青睞于高品質的產品,部分自主品牌如眾泰慣用逆向開發策略、缺乏自主創新的產品便遭到冷遇。

反觀增長迅速的自主品牌爆款產品,如哈弗H6、傳祺GS4、吉利博越、上汽RX5等,無一不是這些自主車企遵循正向研發設計優勢,集中力量打造出的高品質產品。

出路

處于邊緣的品牌還有沒有出路?它們是否面臨退出市場風險?從行動上來看,各家品牌都在展開積極自救,沒有誰甘愿自行放棄市場。

以往曾是邊緣品牌但如今已起死回生的品牌就是很好的標桿。比如入華多年一直低迷的豪華品牌謳歌,自從與廣汽合資以后上市SUV車型CDX,通過降低產品售價、不再強調豪華而更多強調高端的方法,在今年取得不錯的增長。

合資品牌當中也有廣汽三菱、東風雷諾等“起死回生”的例子,這兩個品牌均推出頗有競爭力的SUV產品,如廣汽三菱的歐藍德、東風雷諾的科雷嘉和科雷傲,通過這些車型這兩個品牌為自身找到立足之地。今年上半年廣汽三菱銷量達到5.18萬輛,同比增長151.5%,其中歐藍德占據超過一半的銷量;而東風雷諾依靠科雷嘉和科雷傲兩款國產SUV,共銷售3.75萬輛,同比增長357.2%。

目前看,各個邊緣品牌都開始展開自救行動,不論是在具體的營銷策略上,還是在深層次的企業架構調整上。以東風裕隆為例,東風汽車采取“撤人不撤資”的形式,即東風只維持資金投入,而在產品研發、銷售、人事等具體運營方面均由裕隆集團全權操盤。同時,東風汽車和臺灣裕隆集團宣布增資8億元支持合資公司發展。

未來,裕隆集團還將斥資人民幣6億元成立100%持股的“納智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產品方面將會推行510計劃,即未來五年每年將至少投放一款全新車型,在2022年前,投放至少10款車型,最早今年10月將會推出一款小型SUV車型。

同樣是在今年6月,長安汽車與PSA集團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增資36億元繼續支持長安PSA的發展。從2018年開始,DS將在中國市場每年投放一款新車,PSA集團將不斷加強DS產品在新技術上的運用,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首款純電動汽車,預計將于2019年投放。另外,雙方還計劃在輕型商用車領域合作,短期內在皮卡領域展開合作。

對更多的自主品牌而言,作為各汽車集團主攻的業務板塊,不得不面對SUV的風口不在、購置稅優惠取消的局面,需要思考市場的下一個增長點又在哪里,而自身的優勢將從何而來。業內普遍的觀點是,車市淘汰賽將加速,市場將進入以質量代替數量競爭的新階段,而這需要自主品牌潛心研發,打造出真正具備競爭力的爆款產品。

 

責編 楊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汽車品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