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8 01:17:5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春有百花秋有月。”說的是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的平泉縣。“平泉”因康熙皇帝見平地涌泉,興贊“圣地平泉”而得名。歷史上的平泉,是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馳騁逐鹿的地方;如今,它卻是國家級貧困縣之一。
為了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平安證券將河北省平泉縣作為實施國家脫貧攻堅工程的重要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模式下,企業對類似貧困地區的幫扶往往止于救濟式扶貧,這其實并不能徹底改變貧困人口的根本面貌。如何將簡單的“輸血”轉為自身“造血”,扶貧方式需要創新。在這點上,平安證券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尤其是這兩年,通過不斷探索,他們走出了一條金融扶貧創新之路。
精準扶貧+多點幫扶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為了實現精準扶貧,平安證券根據平泉縣現有的資源特色、產業基礎推動產業扶貧,對于具體產品則進行消費扶貧。
平安證券選取了以食用菌、杏仁和白酒作為重點扶貧產品。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要求,在2017年2月底報送中證扶貧系統,上架了多款扶貧產品。同時,平安證券積極發揮平安集團的協同優勢,將多款扶貧產品,通過平安集團內的壹錢包、前海金星等內部渠道,進行上架銷售。
除了消費扶貧,在“扶智”上,平安證券總經理兼CEO劉世安表示,“平安證券還將進行資本市場、金融證券、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交流;以及整合平安證券相關資源進行公益扶貧。”
在產業扶貧方面,平安證券則將重點放到了“產業整合”和“產業化經營”上,支持平泉縣開展引資、產業鏈整合、企業重組與并購等,并提供服務。深化農業、旅游、工業等領域合作,助推企業產業化經營,推動平泉縣經濟發展。
在劉世安看來,“與其他行業相比,證券公司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建設者,有一定的特殊之處。可以通過組建金融扶貧工作小組、選派金融專家顧問駐點等方式,與貧困地區以及當地企業建立長效的幫扶機制,發揮專業優勢幫助縣域內企業規范公司治理,以產業扶貧為主導,提高貧困地區利用資本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在平泉縣之外,平安證券的幫扶對象還涉及新疆、云南、廣西等多個地區。
近日,平安證券在幫扶新疆麥蓋提縣消費扶貧上,再次助力他們走出困境。據悉,今年6月,麥蓋提縣連遭暴雨冰雹襲擊,當地重要農產品刀郎土瓜的對外運輸受到影響,致使瓜果囤積,為解決這個棘手難題,平安證券積極與當地相關人員聯系,購買了價值19萬元的1450箱刀郎土瓜,通過公司采購、員工關懷,以公益收入方式支助他們。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非國家級貧困縣層面,平安證券還聯合平安集團,在廣東省結對幫扶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連塘村和洋頭村。
不止于此,平安證券已在全國共對口援建3所希望小學,分別是云南保山市施甸縣酒房鄉平安希望小學、廣西桂林市興安縣湘漓花橋小學、河北承德市興隆縣前葦塘小學。其中2016年,平安證券出資50萬元,捐建河北承德市興隆縣前葦塘小學。
“造血”扶貧創新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除了“一司一縣”的精準幫扶,這兩年,平安證券通過債券、資產證券化、無息貸款等金融產品及服務,為貧困地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方式更是創新不斷。
“當地的大型商業街、飯店周邊都沒有停車場,基本都是路邊停車。后來在聊這個事情時,對方也正好有建大型停車場的想法,也都覺得比較符合當時的現狀。”平安證券產業扶貧項目相關負責人回憶道。
他所提到的這個產品,其實就是2016年12月,平安證券作為主承銷商,幫助廣安交投集團,以非公開方式面向機構投資者成功發行了13.4億元廣安市主城區停車場(一期)工程項目收益債券,期限7年,發行利率為5.39%。
據該負責人介紹,平安證券做這個項目其實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個產品是企業債的一種,也是當時剛剛出的項目收益債,當時在全市場比較少見,并沒有太多公開信息,我們也是憑項目經驗往上做,算是幫當地做了基礎設施建設。”
除了廣安交投項目,平安證券還在2016年成功發行國內首單可續期綠色債券——北控水務綠色公司債。發行規模為28億元,票面利率為3.68%,募集資金全額用于綠色產業項目的投資。該項目具備“可續期債券”和“綠色債券”雙重創新債券特點。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不僅從進場到申報僅歷時1個月,且榮登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首期綠色公益榜,發行金額排名市場第5名。
可以看出,平安證券在2016年的金融扶貧創新上閃光點頗多;進入2017年,他們的創新腳步依然未停。比如擔任主承銷商和計劃管理人,助力貴陽公交成功發行綠色債“平安-貴陽公交經營收費收益權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總規模達26.5億元,該綠色ABS期限8年(4+4),資金主要用于貴陽公交綠色產業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項目不僅是當時發行規模最大的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之一,且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公交類資產證券化項目之一。
對于這個項目的不易,相關負責人也感慨頗多,“公交集團承擔著公眾服務職能、長期面臨政策性虧損行業特點,原本主要依賴當地財政補貼。但為破解融資難題,貴陽市公交集團董事長、財務總監等相關負責人,積極創新響應,為推動資產證券化項目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創新融資、推動企業發展過程中始終秉持綠色節能的環保理念,利用資產證券化募集資金落實發展綠色產業項目,成為貴州省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實踐。”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鴻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