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百貨業半年報現復蘇跡象 多家上市公司增收也增利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7 16:58:55

百貨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出爐,行業出現寒冬過后的回暖跡象。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23家(不完全統計)百貨業上市公司半年報分析發現,去年上半年這23家公司中有5家凈利潤虧損,今年同期則只有3家虧損;同時,有8家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占23家企業的35%。

但與此同時,百貨業上市公司仍較普遍地面臨毛利率較低且繼續下滑的壓力。

此外,部分百貨業上市公司業績向好主要依靠非零售板塊業務收入的增長,例如,東百集團和友阿股份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新增房地產銷售的收,而重慶百貨參股的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金融)上半年分別取得營業收入和凈利潤12.66億元和1.34億元。

 每經編輯|王琳    

每經記者 鄢銀嬋 實習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百貨業迎復蘇跡象

據商務部重點流通企業監測數據,2014至2016年,我國百貨業的銷售額增長率分別為4.1%、3.4%和1.3%,增速逐年放緩。

而在今年7月3日,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在介紹上半年我國零售業發展情況時表示,上半年我國百貨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2%,增速同比加快1.1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在統計的23家已發布半年報的百貨業上市公司中,有10家企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8家企業凈利潤下滑。但是,相比去年同期有5家企業(蘇寧云商、中百集團、商業城、友好集團、南寧百貨)凈利潤虧損,今年上半年則只有3家虧損,分別為友好集團、津勸業和南寧百貨。

與此同時,在23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分別為通程控股、茂業商業、漢商集團、新華百貨、東百集團、蘇寧云商、鄂武商A以及友阿股份。其中,東百集團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7.38%和809.72%,蘇寧云商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21.64%和340.71%。

但也有幾家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分別為昆百大A、津勸業和南寧百貨,其中津勸業營收和凈利潤更是分別降幅達26.52%和3938.72%。

面對業績壓力,今年上半年仍存在百貨公司關店現象。例如,重慶百貨繼續對部分低效場店進行了關停,但關店現象較去年明顯下降,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范圍百貨與購物中心業態關閉56家門店。

“百貨業回暖在去年年底至今年一季度就已經有所顯現,上半年百貨業各家上市公司的中報業績也都還不錯,延續了之前復蘇的狀態,這主要是源于來自線上零售業的沖擊較之前有所減弱,而線下百貨業自身也進行了一些轉型,但轉型中也有做得不好的企業。”某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說,這種復蘇能持續多久還很難持樂觀態度。”

毛利率繼續承壓

盡管整體業績有向好跡象,但百貨業仍面臨諸多困難。

財報顯示,部分百貨業上市公司仍存在毛利率下行的壓力。例如,漢商集團盡管凈利潤增長36.43%,但其毛利率僅為1.65%;蘇寧云商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835.9億元和2.92億元,凈利率僅為0.35%,且蘇寧云商表示,盡管期間費用得到進一步壓縮,但公司整體毛利率仍略有下降。

不過也有公司取得了毛利率的持續改善,在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22.11%的情況下,重慶百貨毛利率也達到17.8%,較上年同期增長4.74個百分點,財報披露,重慶百貨主要通過控制各業態庫存總量、加快商品周轉頻次、控制采購成本達到縮減成本的目的。

此外,記者發現,部分百貨業上市公司業績向好主要依靠非零售板塊業務收入的增長,例如,東百集團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新增房地產銷售的收入,而百貨零售收入較上期下降13.53%;友阿股份房地產板塊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250.05%,零售板塊收入占整體營收比重則較上年同期下降10.33個百分點。

也有企業向金融業進行了布局。重慶百貨自從2015年投資0.9億元參股成立馬上金融后,在去年和今年,又對后者進行了兩輪分別為3.2億元和2.66億元的增資,目前重慶百貨占馬上金融30.615%的股份。半年報顯示,馬上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分別取得營業收入和凈利潤12.66億元和1.34億元。

“百貨業要真正迎來暖春,第一是要愿意從業態上去進行調整,第二則應該從國企改革入手,例如進行管理層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前述券商研究員表示。

(實習生王倩亦對此文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鄢銀嬋實習記者王琳每經編輯陳俊杰 百貨業迎復蘇跡象 據商務部重點流通企業監測數據,2014至2016年,我國百貨業的銷售額增長率分別為4.1%、3.4%和1.3%,增速逐年放緩。 而在今年7月3日,商務部流通發展司負責人在介紹上半年我國零售業發展情況時表示,上半年我國百貨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2%,增速同比加快1.1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在統計的23家已發布半年報的百貨業上市公司中,有10家企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8家企業凈利潤下滑。但是,相比去年同期有5家企業(蘇寧云商、中百集團、商業城、友好集團、南寧百貨)凈利潤虧損,今年上半年則只有3家虧損,分別為友好集團、津勸業和南寧百貨。 與此同時,在23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分別為通程控股、茂業商業、漢商集團、新華百貨、東百集團、蘇寧云商、鄂武商A以及友阿股份。其中,東百集團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7.38%和809.72%,蘇寧云商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21.64%和340.71%。 但也有幾家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分別為昆百大A、津勸業和南寧百貨,其中津勸業營收和凈利潤更是分別降幅達26.52%和3938.72%。 面對業績壓力,今年上半年仍存在百貨公司關店現象。例如,重慶百貨繼續對部分低效場店進行了關停,但關店現象較去年明顯下降,據聯商網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范圍百貨與購物中心業態關閉56家門店。 “百貨業回暖在去年年底至今年一季度就已經有所顯現,上半年百貨業各家上市公司的中報業績也都還不錯,延續了之前復蘇的狀態,這主要是源于來自線上零售業的沖擊較之前有所減弱,而線下百貨業自身也進行了一些轉型,但轉型中也有做得不好的企業。”某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說,這種復蘇能持續多久還很難持樂觀態度。” 毛利率繼續承壓 盡管整體業績有向好跡象,但百貨業仍面臨諸多困難。 財報顯示,部分百貨業上市公司仍存在毛利率下行的壓力。例如,漢商集團盡管凈利潤增長36.43%,但其毛利率僅為1.65%;蘇寧云商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835.9億元和2.92億元,凈利率僅為0.35%,且蘇寧云商表示,盡管期間費用得到進一步壓縮,但公司整體毛利率仍略有下降。 不過也有公司取得了毛利率的持續改善,在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22.11%的情況下,重慶百貨毛利率也達到17.8%,較上年同期增長4.74個百分點,財報披露,重慶百貨主要通過控制各業態庫存總量、加快商品周轉頻次、控制采購成本達到縮減成本的目的。 此外,記者發現,部分百貨業上市公司業績向好主要依靠非零售板塊業務收入的增長,例如,東百集團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新增房地產銷售的收入,而百貨零售收入較上期下降13.53%;友阿股份房地產板塊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250.05%,零售板塊收入占整體營收比重則較上年同期下降10.33個百分點。 也有企業向金融業進行了布局。重慶百貨自從2015年投資0.9億元參股成立馬上金融后,在去年和今年,又對后者進行了兩輪分別為3.2億元和2.66億元的增資,目前重慶百貨占馬上金融30.615%的股份。半年報顯示,馬上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分別取得營業收入和凈利潤12.66億元和1.34億元。 “百貨業要真正迎來暖春,第一是要愿意從業態上去進行調整,第二則應該從國企改革入手,例如進行管理層股權激勵、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前述券商研究員表示。 (實習生王倩亦對此文有貢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