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各大銀行“掌門人” 直面金融發展痛點

中新社 2017-08-25 10:47:43

24日,2017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各大銀行負責人在論壇上直言金融發展痛點。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及部分金融行為異化,對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帶來了新考驗。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坦言,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金融機構不自覺地脫離了實體經濟。在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看來,提高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需多方共同努力。

記者 王恩博

銀行業是中國金融體系的核心,隨著中國高層屢次強調金融安全,監管部門頻頻重拳出擊,各大銀行負責人日益重視解決自身及金融發展痛點。

在經濟全球化、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中國金融體系復雜程度明顯提高。尤其各類跨境、跨界、跨市場金融活動日益頻繁,在推動行業創新與市場發展的同時,也滋生了一些金融亂象和風險隱患,增加了金融體系脆弱性。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24日北京舉行的2017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指出,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及部分金融行為異化,對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帶來了新考驗。例如,一些傳統觀察視角、統計工具和管理手段開始失真失靈,金融數據覆蓋面不全等問題日益凸顯,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官方政策研判、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效果。

為此,易會滿建議金融業建立“超級資產負債表”,以全視角、全覆蓋、全口徑方式反映金融業運行狀況和風險實質。“這既是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新形勢下推動金融業加快轉型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和風險防控水平的關鍵環節。”

“脫實向虛”是當前中國金融業的突出問題之一。由于部分金融機構和一些交叉性金融領域創新過度、過快,帶來產品多層嵌套、鏈條過長、期限過度錯配、杠桿過高等問題,使部分資金在金融系統內空轉。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離開服務實體經濟,銀行業將成無源之水。”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坦言,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金融機構不自覺地脫離了實體經濟,“自說自話、自娛自樂,毫無疑問這種做法是不可持續的,對實體經濟和金融機構自身長遠發展都是有傷害的。”

在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看來,提高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需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改變銀行順周期經營行為,需要國家相機實施科學務實的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運用好各種逆周期調節工具,建立相應的容錯糾錯機制,以及調整期過渡措施;但更重要的是,銀行自身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自身能力和服務水平。

中國金融業還面臨防風險的嚴峻挑戰。從內看,經過多年發展,實體經濟部分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造成銀行不良貸款率提升、表外業務日漸龐大;從外看,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復雜,隨著中國經濟開放程度提升,金融領域易受他國政策調整形成的風險外溢效應影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銀行業責無旁貸。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商業銀行應積極擔負起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責任。與此同時,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仍呈上升趨勢,行業既要防“黑天鵝”,又要防“灰犀牛”。在此情況下,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需在促發展和防風險間做好平衡。

洪崎則指出,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風險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前科技革命正深刻改變金融業發展方式,商業銀行要想適應未來經濟金融發展要求就必須全面推進轉型變革。“改革不易甚至有風險,但我們享受了改革的紅利,未來仍將依靠改革實現突破。”

責編 陳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發展痛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